张公者/文

一、汉字起源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汉字出土实物,最早就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是完整的、成熟的文字体系。在此之前,没有发现可靠的出土实物证明汉字在甲骨文之前就已经成熟存在。

江湖体字帖(字体与书体)(1)

商 · 甲骨文 《祭祀牛骨刻辞一》

200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希伯尔特博士在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发现一枚石质印章,经过测定,认为此石印制作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石印所刻的“字”,非常像汉字。如果这枚石章是汉字的话,那么,关于汉字的起源地以及起源时间等诸多问题都将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这方石质印章距今四千多年。

战国时期,《荀子》《韩非子》等书认为汉字是仓颉创造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序》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距今近五千年。因此,有说汉字起源于五千年前。

二、字体与书体

1、字体

字体有一定的规范与标准,有约定俗成的写法。比如:楷书、草书,都属于字体。

江湖体字帖(字体与书体)(2)

春秋 · 金文 《越王勾践剑铭》

2、书体

书体是书写者在书写字体时所形成的某一家风格,比如:颜体、王字。

3、先有书体,后有字体

甲骨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甚至有百数十种者。

而随着文字的流通、交流,逐渐淘汰,慢慢形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关于某一个的“标准写法”。

下面是东汉前各个时期曾颁布的标准字体:

周宣王太史籀作《籀文》十五篇;

秦始皇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七章,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七章;

西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

江湖体字帖(字体与书体)(3)

三国 · 皇象 《急就章》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

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十五篇 等。

4、字有五体

字体有五种:真书(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

江湖体字帖(字体与书体)(4)

三国 · 钟繇 《宣示表》

5、书体丰富

自汉末魏晋以来,文字的书写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品,便形成了书体,书写者有自己的风格。诸如:锺繇、二王父子,唐代更是出现了欧、虞、褚、颜、柳等多家风格各异的书体。书法史便是由各时期具有风格的代表书法家及作品形成的。

江湖体字帖(字体与书体)(5)

唐 ·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6、字体书体异同

字体属文字学范畴,书体属艺术范畴;

江湖体字帖(字体与书体)(6)

元 · 赵孟頫 《宗阳宫贴》

字体强调标准、规范,书体推崇个性、风格;因而不能完全用字法来衡量书体中的“错字”;

字体有限,书体无穷;

到汉末魏晋时期,字体的真、草、隶、篆、行书的创造已经完成了。此后,汉字未有新字体出现。

而书体的创造永无止境,一代一代书法家在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出新的书体而使得中国书法灿烂辉煌,永昌千秋;

(根据讲座整理)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