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我的父母都给了我很大的影响,没有我的父母我就不会在 这里。因为他们为我牺牲了很多东西,给了我机会接受最好的教 育,参与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有“冰蝴蝶”之称的关颖珊,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如是 说。曾获得五次世界花式滑冰赛冠军,一次奥运银牌和铜牌的 她,还担任过美国的公共外交大使,但她把一切成就与荣耀都 归功于父母。

关颖珊在洛杉矶出生,父母是香港移民,开餐馆营生。五岁 时,因去看冰上曲棍球比赛,点燃了她学习滑冰的兴趣;七岁时, 第一个滑冰比赛冠军让她和父母看到了一个美丽的未来。为了实 现梦想,父亲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就叫醒她,开车载她去滑冰场练 习。还特别聘请教练,让她接受更专业的训练,昂贵的费用使她 母亲必须再去兼职,后来更是陪她到冰之城堡国际训练中心照顾

她的生活起居。虽然辛苦,但望女成凤的他们却甘之如怡。

父母辛劳的付出终于得到成果,子女不仅出人头地而且表示 感恩,这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华人梦”。看看别人,想想自己, 如果你因“我就是没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失望,甚至心生怨忒,那劝你再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我特别要感谢我的父亲,因为他没有逼我继续上学,没有 叫我去补习班,没有叫我去计算机班,也没有将他一生未完成的 愿望,要我去替他完成,才使我有机会画漫画,感谢爸爸!”

这是知名漫画家蔡志忠在获颁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奖,上台致 词时所说的一段话。以《大醉侠》《六祖坛经》《孔子说》《庄子 说》等漫画风靡全国、日本与东南亚的蔡志忠,同样为他的成就 感谢父母,但感谢的却是他们没有为他做什么。

蔡志忠的父亲是小公务员,母亲是位农妇。他四岁时,到彰化街上看到有人画电影广告牌,觉得很神气,于是梦想将来当个 画家,回家后开始无师自通,东画西画。读初一时,更自编脚本, 画成作品,投稿到台北的漫画出版社。初二暑假,他接到漫画出 版社的聘用通知,鼓起勇气对正在看报纸的父亲说他想去台北画 漫画,想不到父亲头也没抬,淡淡地说:“那你就去吧!”

于是第二天,他带着两百块台币和一个皮箱,只身到台北, 开始他传奇的漫画人生,最后终于出人头地。但他的学识、技巧 和创作,可以说都来自自修。

二十多年后,媒体好奇地问蔡爸爸当年怎么会放心让儿子 “离家出走”,蔡爸爸淡淡地说:“我给他们自由,事情只要认真做, 就好!”但就是这样让蔡志忠感恩一辈子,因为没有父亲的放手, 就没有今天的他。蔡志忠后来有感而发地说:“我们恨父母,都是 因为他们硬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感谢父母,都是因为他们没替我 们做什么,让我们自由。”一个成功的人在回顾自己的过去时,都会对父母心存感谢。

不管父母当初为他们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都可以成为激励自己 奋发向上的动力。只有一事无成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 父母。

W上

傅雷家书感悟自己与父母相处(给青少年的74封信之40-感谢父母的两种方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