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武汉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

国内最长的地下空间走廊

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个地下空间

被誉为“超级地下城”

武汉最大地下城(全球最大超级地下城)(1)

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效果图

5月6日

长江日报记者走进项目工地

探访这座“立体城市”是如何建设的

10个标段同时施工

上午9时,记者来到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项目的6A标段,现场分成不同区域,分别进行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总监肖飞正在巡视现场,不时提醒施工人员。“6A标段基坑,最深开挖处达25米。深基坑施工,尤其要注意安全。”

武汉最大地下城(全球最大超级地下城)(2)

施工现场工人操作钢筋打箍机对钢筋进行调丝、弯箍筋等加工。记者刘斌 摄

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项目,位于光谷高新大道与高新五路之间,主要沿光谷五路、神墩一路、望月路等道路下建设,总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相当于72个标准足球场,工程开挖量700万立方米,可填满7个“水立方”

4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后,为了实现年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的既定目标,项目的10个标段正在调整施工工序、全力赶工。

负责1、2、3、5、6A标段的总工程师李必军介绍,地下空间设计为地下2层,局部含有夹层,主要用作商业、公共走廊、停车场、物流中心、综合管廊、地铁站及轨道区间等。

“一标段、二标段进展较快,主体结构早已完工,目前正在做主要道路排水设施,之后进行道路回填。“李必军说,三标段的土方开挖达85%,5月2日进行第一块底板垫层浇筑,约400多平方米,做完垫层,再做砖胎模、防水基层处理;五标段目前在打桩,还有15天可完成桩基施工。

武汉最大地下城(全球最大超级地下城)(3)

施工现场作业 人员对项目外围护栏进行加固 记者刘斌 摄

与地铁11、19号线“无缝对接”

早上,记者乘坐地铁11号线到达光谷五路站,而11号线光谷五路站至光谷六路站的区间,就是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项目的一部分。

据了解,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整个项目的地铁部分包括4站4区间,与11号线、19号线可实现“无缝对接”。其中,11号线已于2018年10月通车,光谷五路站、光谷五路站至光谷六路站区间位于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一标段,车站和区间的上面便是未来的商业体。

武汉最大地下城(全球最大超级地下城)(4)

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效果图

李必军说,一标段当初施工时,和地铁集团积极配合,组织11号线东段铺轨,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封洞。未来,等到地下空间建成后,乘客可以从商业体直接进入地铁站乘车,也可出地铁站后,到地下空间逛街,十分方便。

武汉最大地下城(全球最大超级地下城)(5)

施工现场工人加紧吊运钢筋 记者刘斌 摄

地上公园,地下商场

据了解,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的地面,还有一座在建的新月溪公园。交通、商业、管廊这些城市功能,都转移到地下,地面设置绿化景观、广场和公园等,十分适合市民逛街游玩。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复合多样的功能为有限的地面空间拓展出地下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容量和土地价值。地下城市与地上城市互补融合,共同构成完整的立体城市空间集功能体系。

“核心区的中轴线是一条城市主干道,道路等级高,车流量大,使两侧高密度开发地块人流连通能力降低,对地面城市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割裂。地下空间的设置,特别是公共交通走廊的设置是本项目的意义所在。”

该负责人说,利用公共资源为中心城核心区提供不受环境、天气、交通影响的人流导入路径,在人行通道上消解了城市东西向沟通的不便,使道路两侧融为一体,不仅将周边私有地块进行连通,而且将文体设施纳入到核心区的步行体系中来,整合城市公共资源,构成步行及公共设施的城市骨架。

地下空间不受地上天气变化及地面环境的影响,在寒冷、雨雪天气都可以为城市提供舒适、现代、综合、一体的使用感受。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张婵娟 王皎宇 摄影:记者刘斌 视频:制作范芃 审看郑慧 编辑:李杏 校对:刘永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