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社公

古人的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牛头社公)(1)

乡里有个农人,遭逢太平军战乱,匆忙间来不及逃走。乱军们向他索要白银,他不肯给,乱军拿刀刃架在他脖子上威胁他,已快砍进一半,他吓得灵魂出窍,飘飘荡荡地随风飞扬。有两个鬼卒拉着他向西而去,说是去拜见社公。他心想社公一定是穿着方袍大袖,须发雪白,拄着拐杖,老态龙钟的样子。之后到了一座官署前,原来和人间的衙门一样。农夫正在徘徊时,社公已经坐上大堂,叫着农夫的名字让他跪下。他抬头斜眼偷看,见社公生着一个牛头,穿着红鞋黑袍,面目十分狰狞凶恶。社公对农夫说:“本来今天你的阳寿已尽,但念你中年患病时曾发誓全家戒食牛肉,所以免你一死。你马上就要醒转回阳,回去要告诫全村人,要大力爱惜牛的生命。”

农夫连连磕头拜谢,依仗着自己胆大,就向社公询问说:“你是怎么变成这么个大力威武的样子来吓唬平民百姓的?你这副尊容太吓人了。”社公说:“我本是明代洪武年间一头脱缰的牛。有一天偶然驼着小主人到西廓门外闲走,那儿芳草如茵,我一边走一边吃草。忽然一阵腥风吹来,声震林木,一只白额虎吼叫着扑过来,想抓我背上的小主人吃掉。我每天受到主人的饲养之恩,不忍心让他绝了后,一时间怒满胸膛,急中生智,把小主人放在路边,竖起双角和老虎誓死搏斗。虽然老虎凶猛无比,但我也不胆怯,打斗了半天,终于把老虎打死了,可我也被伤得体无完肤。我看见主人走来,抚拍他儿子醒转后,才合上眼睛死了。主人念我护主有功,就请求官府上报,对我加以表彰,阴间的管事也认为我很有道义,纷纷写奏章推荐我,才获得上天的任命,封我当这的社公,在这已经受一方香火几百年了。所以如今我还是生着两只尖角,还请你别害怕。”

农夫把社公的一番话记住了,走出衙门后果然醒了过来。他偷偷渡过湖泊,伤口也逐渐愈合了。回乡后就在一户农家帮佣为生。后来听说太平军战乱被平定,就又回到西廓门外寻访社公祠,可是已经被倾毁了,只有一块记载着牛搏虎的石碑还倒在路边的野草丛中。农夫把碑上苔藓剥去,阅读碑文,只见字写得很古怪,详细地记录了事情的经过,还确认是明太祖的笔迹。

委宛使者

古人的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牛头社公)(2)

云南有位姓曹的举人,继承了祖上三代的荣华富贵。家中藏了很多书,牙签锦套装饰的书册,有几十万卷之多,还建造了有十几间房间的大楼,其中放满了书籍,但他还是四处搜寻书籍,孜孜不倦。他自己给书楼题名为“书海”,还编写了十几卷《书海目录》,目录的前言写道:

我远祖的藏书处大多称为“书仓”,从古至今,只要看到喜欢读书的人都很羡慕。千仓万箱,书籍之多犹如豆粟。但要说到书海,其中可以扬波涛,吐蜃气,接纳万千江河,汇集万千山谷,真是一望无际。这么说来,“仓”与“海”就不能相提并论了。我在书海中以身为船,以手为桨,以目为帆,以气为风,以口为指南,以心为船中之客,每天遨游。书目不过是大海巨浪之中的小波澜。如有想跟我一起畅游书海,那么还请他不要仅以这书目猜测书海,从而小看了它,这样才能在我的书海中漫游。

人们认为他有书癖,对他又是羡慕又是忌妒。如果想找他借几本书,那可真是千难万难。

古人的志怪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牛头社公)(3)

有一天,曹举人正坐拥书城,忽然看见一位须发雪白,穿戴着红袍青帽的老人一脸严肃,拄着拐杖慢慢走来。曹举人问他是谁。老人回答:“我是委宛使者。”曹举人以为他是得道仙翁,就赶紧诚惶诚恐地下拜,向他求教成仙的修炼方法。老人说:“我并不是得道仙长,只是个守书神,在你们家待了已经百来年了,为你们驱赶各种蠹虫,自认为还算尽心尽职的。但年底,你们却连一炷香火、一只猪蹄也不来祭祀,可真叫人伤心。这次来是告诉你,你的书海快要枯竭了,我也要走了,所以才不惜向你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曹举人问他:“你是因为任职的年限到了,另外有接任替代你的人才来告别的吧?”老人生气地说:“是你家货(卖)书人到了,不用你为我祭祀,送我上天。”说完,老人就渐渐地隐灭了。曹举人满脑疑惑,不懂是什么道理。

过了一会儿,丫鬟来报喜说:“姨奶奶刚生下一个男孩。”曹举人听了,恍然大悟,对男孩十分厌恶,就给这儿子取名为货,字勿货。这孩子天资聪明,十七岁时就中了秀才,可是却喜淫,不务正业。曹举人死后,更是放荡纵欲,先是变卖家中的珠宝,后来就变卖田地房产,到最后就卖书,不到二十年时间就把“书海”中的书卖得一本不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