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春天,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在人民大会堂门前下了车。

老人下车后摸了摸兜,如孩童一般地笑了笑。

整理完自己身上的衣服,老人健步向会场内走去。

这位老人正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

李先念是来参加每月例行的政治局会议。

不过今天这场会议,李先念却还偷偷决定一件自己准备了好久的事情。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

李先念

视线回到会议室,李先念来到自己的位置上缓缓坐下。

身边的老友们也在互相探讨着今天的会议内容。

李先念到了不一会,一身中山装,身材挺拔的毛主席也来到了会议室。

众人一阵寒暄过后,毛主席正式开了今天的政治局会议。

同时毛主席也顺手将揣在兜里的香烟,放到了身前的桌子上。

随着会议的进行,众人的讨论也愈发激烈。

李先念看到毛主席将烟盒下意识地拿到了手里。

李先念和毛主席相处多年,他知道毛主席快要抽烟了。

而自己今天计划的事情也要开始了。

只见李先念缓缓地从兜里掏出来一支雪茄,点上火。

一口一口悠然自得地抽了起来。

雪茄独有的香气,很快顺着烟雾飘向了毛主席这里。

正准备抽烟的毛主席闻到香气回头就看到了,正在旁边抽雪茄的李先念。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2)

毛主席

李先念见毛主席看向了自己,突然笑了笑将雪茄递向毛主席。

用有着浓重湖北口音的话说道:“主席,来试一试这个吧!”

毛主席接过李先念递来的雪茄,在李先念的指导下点上了火,抽了起来。

毛主席抽完第一口,缓缓吐出了一股烟雾,把雪茄拿在手里看了半天。

转身对李先念笑着说道:“你有这么好的烟,怎么不早告诉我?”

李先念听完主席的话,也是哈哈大笑回答道:

“现在也不晚,现在也不晚!”

那么李先念为什么要特意在毛主席身边抽起雪茄呢?

这一切还要从毛主席当初和香烟结下不解之缘说起。

“吃百家饭,抽百家烟”

虽然不知道毛主席最早什么时候接触到香烟。

但是毛主席在长沙参加革命的时候,就已经常常香烟为伴了。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越来越严峻,我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毛主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3)

毛主席抽烟的照片

为了缓解压力,让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毛主席经常借助香烟,来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

早期革命时,毛主席生活中主要抽的是当地农民教给他卷的一种旱烟,也叫作“生烟”。

这种烟需要抽烟的人自己制作,毛主席就从当地人的手里买一些种好的烟叶子。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4)

毛主席抽烟

拿回到自己的家里,将烟叶放在院子里晾晒到泛黄。

再一点一点地用刀切碎成烟丝,放在能随身携带的小铁盒里。

等到想抽的时候,毛主席就拿出一张纸。

从铁盒里倒出来一些烟丝放在纸上,慢慢地把纸卷起来搓成一个锥形。

再点燃纸卷抽起来。

这种方式卷出来的香烟,没有任何的过滤装置。

烟叶中所蕴含的各种物质,直接被吸入了体内。

这使得这种旱烟劲道十分地大,提神的功能特别显著。

同时对身体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不过对于毛主席来说,抽这种旱烟能够让他更加地贴近人民群众。

能够更加切身地体会到,老百姓的生活和需要。

也正是毛主席这种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做事方式。

让老百姓更加地亲近、相信共产党。

随着解放战争的打响,国共两军的交战也开始变得频繁起来。

经常有从国民党军队手里缴获的香烟,被送到毛主席手里。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5)

上个世纪40年代的555牌进口香烟

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抽到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地新式香烟。

其中甚至还有一种来自美国,名叫“555”的进口品牌香烟。

这种香烟以烟劲极大和烟味厚重而出名。

就算是常年抽烟的老烟民,也没有几个能抽习惯。

但是毛主席一听到这种香烟的特点,立刻拿起来抽了一根。

抽完之后毛主席开心地对身边人表示这种烟够劲,够提神,很适合他。

战争年代,毛主席经常没有固定的吃饭地点,就只能借着当地老乡的地方做顿饭。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6)

毛主席

所以毛主席经常调侃自己说:自己这一路走来,其实全靠人民群众的帮助。吃百家饭,抽百家烟!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内部处于一个百废俱兴。

各个方面都在高速发展的阶段。

每天需要毛主席处理的公务十分的繁多。

但是在进行这些重要的建设工作时,又需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

毛主席就将自己抽的烟,再次换成了“555”牌的铁罐装香烟。

借助这种劲道大的烟,给自己提提神。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7)

国产的熊猫牌香烟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逐步开展,国产的香烟品牌逐渐兴起。

毛主席也开始用“熊猫”和“中华”这两种牌子的国产香烟,彻底替换掉了进口香烟。

毛主席的日常工作中,最离不开的就是去全国各地出差。

这时毛主席抽的烟,就变成了各地的本土特产烟。

有一次毛主席去武汉开会,就买到了一种自己特别喜欢的“珞珈山”牌香烟。

这种烟味道非常好闻,而且价格十分便宜,性价比很高。

毛主席特意从当地买了几条,带回去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抽。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8)

工作中的毛主席经常点燃一支香烟

这段时间也是毛主席抽烟最厉害的时期。

身边的人发现毛主席,有时候一天甚至抽三包香烟。

不过毛主席从来没让别人为自己的烟买过单。

每月好几十块的烟钱,都是从他自己的工资和稿费里支付的。

毛主席抽烟的地点也很随意。

有时候在自己的书房,一边写文件一边抽。

有时候在自己的卧室,一边看报一边抽着香烟。

毛主席还有一个有趣的小爱好,就是经常在游泳的时候,喜欢抽上一口香烟。

一边漂浮在水面上,一边慢慢地把烟抽完。

毛主席虽然抽烟很频繁,但却很节俭。

毛主席抽烟一直都是用火柴点烟,因此经常兜里揣着一个火柴盒。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9)

老式带磷边的火柴盒

但与别人不同的是,毛主席划火柴都是从火柴盒两侧磷边的边缘划起。

这导致经常一盒火柴用完了,火柴盒两侧的磷边中间还是崭新如初。

为了之后继续使用这些火柴盒,毛主席特意把它们保存起来。

等着之后可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有一次这些火柴盒被工作人员看到了,工作人员想将这些空盒扔掉,却立刻被毛主席阻拦了。

毛主席耐心地对工作人员说道:

“火柴盒是木材做的,丢掉它就是丢掉木材,我们国家还很穷,浪费不起啊!”

正是在毛主席这种勤俭节约精神的影响下,国家的全部资源都用来支持社会主义建设,让新中国得以高速地发展起来。

李先念巧“献”雪茄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不复年轻时那般健康。

再加上常年熬夜工作,导致毛主席经常感冒。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0)

李先念

1968年6月的一天,连续一周的高强度工作。

让毛主席再次患上了重感冒,毛主席只能躺在床上静静地养病。

卧病在床的毛主席,依旧十分想抽烟。

但是这次的重感冒比往常都要严重。

毛主席一抽烟,就会引起剧烈的咳嗽。

直到病好,这个一抽香烟就咳嗽的毛病,却没有太大的改善。

这让毛主席这个常年以烟为伴的人十分不适应。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1)

如今的四川什邡

此时在北京组织军委内部工作的李先念听到了这个消息。

他突然想能不能找到一款让毛主席抽起来不咳嗽,还对身体没那大伤害的香烟。

经过一段时间的搜集和试抽,李先念将目光锁定在四川什邡烟厂生产的一种雪茄身上。

四川什邡烟厂制作的雪茄被誉为世界三大名牌雪茄之一。

从事雪茄生产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什邡烟厂也曾为中央生产过专门给领导人们抽的特供烟。

但是当时生产的特供雪茄味道较淡,而且老一辈人都抽习惯了传统卷烟。

因此毛主席并没有过多地接触过雪茄。

李先念选完烟厂后,便派人让什邡烟厂专门生产一种掺有中草药的雪茄烟。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2)

雪茄制作过程中的卷烟叶

李先念决定生产的这种雪茄,对于整体的制作技术要求极其严格。

首先要选取高质量的烟叶,进行最初的加工工作。

去除掉不能用的部分,剩下的拿多种香料进行蒸湿。

然后用特殊的花茶进行漂制,这个步骤最为关键。

甚至细微到根据天气的变化,要采用不同的手法。

最后就是将成型的烟叶进行晾晒和烘烤,然后打包装盒。

10支1包,装进烟盒,派人送到北京。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3)

李先念

待四川什邡烟厂将雪茄生产好后,李先念最先开始了这种新型雪茄的试抽。

当李先念抽到这种雪茄的第一口,便感觉到与其他香烟的不同。

入口十分柔和不刺激,而且雪茄的香味十分浓郁。

随后李先念自己又抽了一个月后,在这种雪茄未出现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决定找机会把这种雪茄推荐给毛主席。

不过之前就说过毛主席向来节俭,所以如果直接将这种新型雪茄送给毛主席,他一定不会接受。

十分了解毛主席的李先念,立刻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在毛主席想抽烟的时候,自己点上这根雪茄。

这样毛主席一定会好奇地尝试一下,自己也刚好可以把这款雪茄推荐给他。

每个月毛主席都会出席的政治局会议,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李先念实行自己计划最好的选择。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4)

毛主席抽雪茄

就这样,出现了文章最开头李先念在毛主席身边抽雪茄的那一幕。

而毛主席果然也被李先念手里的这支新型雪茄所吸引。

在李先念的推荐下,毛主席彻底喜欢上了这种抽起来不会咳嗽,而且香味十分浓郁的雪茄。

这种四川什邡烟厂生产的雪茄,不仅抽起来十分舒适,对于烟口的设计也非常巧妙。

这款雪茄的封口装置采取的特殊包法,让一支雪茄在如果没有继续抽吸的情况下,会自动熄灭从而减少火灾发生的隐患。

不过在常年外出的经历下,毛主席还是发现了这款雪茄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这款烟在春季的时候十分容易受潮。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5)

毛主席

每当毛主席前往海边或者云雾较大的山区时,这些雪茄基本上都会受潮导致无法点燃。

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得知这种情况后,也开始寻找避免雪茄过湿受潮的办法。

很快,一个有过在烟厂工作经验的人想到了好办法。

借助烟厂利用灯泡晒烤烟丝的办法,制作出一个小的“晒烟车间”。

他们用木头打造出一个箱子,在箱子的内部安装上一个小的白炽灯管,再用铁丝网把灯管罩住。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6)

能放置药物的香烟过滤嘴

这样一个迷你的晒烟车间就制作完成了,毛主席的雪茄放在这个小箱子就再没受潮过了。

毛主席的医生看到他改抽雪茄,便推荐了一种过滤烟嘴给毛主席。

毛主席看到设计巧妙的烟嘴,也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保健医生专门采用了一种,可以在滤嘴里放置过滤用药物的烟嘴。

可以将一些有过滤、润肺功能的中草药放在烟嘴里。

在使用这样的烟嘴抽烟时,就能减少一部分烟草对毛主席身体的伤害了。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7)

毛主席

此时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突然灵光一现,将之前存放雪茄的木箱,单独打出来一个隔断。

把烟嘴、用来消毒的酒精、镊子和过滤药物一起放到了木箱里。

这样以后毛主席想抽烟,直接拿这一个木箱就搞定了。

坚持戒烟,终告别烟瘾

虽然李先念推荐的这款雪茄比较温和。

但毕竟也是烟草,仍然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晚年的毛主席身体状况十分不好,血压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数值。

眼睛、咽喉等部位也是存在病灶。

咳嗽已经成了毛主席生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动作了。

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毛主席终于下定决心开始戒烟。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8)

晚年的毛主席

开始戒烟的毛主席,为了减轻自己对于香烟的念想。

便重新拾起了一个当初自己没什么烟抽时的习惯。

每当毛主席想要吸烟的时候,就从烟盒里拿出来一支卷烟,叼在嘴里但不点燃。

不时地抽一口没点燃的卷烟,假装自己真的抽了一口烟。

后来毛主席感觉一直叼着烟的动作不太合适,便将叼着烟改成用手拿着烟。

想抽的时候就把烟放在手里转两圈,然后再把烟放在鼻子前猛猛地吸一口气,借此来缓解想抽烟的感觉。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

身边永远有个茶杯的毛主席

有时候身边人看毛主席想抽烟想的难受,便宽慰毛主席实在熬不住的话就抽一根。

但是每当毛主席听到身边有人这么说,都会咧嘴一笑地说道:

自己已经彻底戒烟了,往后的日子也不会再抽烟了。

在毛主席慢慢地坚持下,居然成功戒掉了已经长达六十多年的烟瘾。

不得不让人叹服于其惊人的毅力。

成功戒烟的毛主席为了继续保持工作时的效率。

便重新拾起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喝浓茶。

毛主席喝浓茶除了像其他人那样,泡茶时多放茶叶以外。

还格外地喜欢喝已经隔了夜的浓茶。

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1969年李先念抽雪茄)(20)

参加会议也不离浓茶的毛主席

这种隔夜茶味道极重,一般人喝一口都会受不了。

但是毛主席却每天起床,都要喝上满满一大杯再进行其他的事情。

毛主席曾经喝过的茶种类也很多,像是毛峰、铁观音、正山小种、大红袍、碧螺春等茶,毛主席都品尝过。

不过最终晚年毛主席最喜欢的却是茶味清爽,味道浓郁的西湖龙井。

只要是毛主席在工作,他的桌子上一定放着一杯泡好的、热气腾腾的龙井绿茶。

有时候一天光毛主席自己就要喝掉满满两大热水瓶的开水。

一个月能泡上整整四斤茶叶。

结语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毛主席生活用品的时候,发现毛主席虽然热爱烟、茶,但是其相关的用品却特别少。

跟抽烟有关的除了毛主席自己攒下的火柴盒以外,就只有那一个手工打造的小木箱。

在喝茶方面毛主席自己用的茶具更是十分地少。

只有几个当初去景德镇时,烧窑师傅帮忙烧制的兰花茶杯。

可以说毛主席在自己仅有的两个爱好抽烟还有喝茶上,都是十分节省的。

毛主席从不对抽烟喝茶的环境做过多的要求,只要能抽、能喝就好。

毛主席身上这种朴素务实,勤俭节约的精神,同时感染了身边的人。

让每一位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人都受益匪浅。

如今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快五十年了,但是毛主席那种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会被永远传递下去。

你们又知道哪些毛主席的事迹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