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国战频繁,苍生寥寥,纷争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横空出世,如闪耀的群星一般照亮历史的夜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世主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列子全文?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列子全文(超越生死界限直达天人合一)

列子全文

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国战频繁,苍生寥寥,纷争不断。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横空出世,如闪耀的群星一般照亮历史的夜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世主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兵家等。和其他各家学派讲究入世不同,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往往都是肆意洒脱的隐逸人士,如神秘莫测的老子,逍遥自在的庄子,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道家代表人物。

然而在老子和庄子之间,道家其实还存在过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那就是列子。

列子,名御寇,是战国前期郑国人。他活跃在老子之后,庄子之前的时间段,因此他的思想是在老子思想上的继承发展,同时又对后续的庄子产生了的一定的影响。

在列子的思想中,最为耐人寻味的是对生死的认识。如果说儒家的死亡观塑造的是崇高的忠义之士,那么道家的死亡观造就的就是超然物外的隐士形象。而在先秦道家诸子之中,列子是最具理想主义的那一个。

老子思想中对生命意义的阐述都归结为一个“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冥冥中存在的“道”塑造了万事万物,因此万物生长发展的最终意义也将是回归于“道”之中。死亡则是“道”运行的一个阶段而已,它把人们从纷繁复杂的俗物之中,从对名利的追求之中抽离出来,回归到虚静,合于自然。

庄子则认为,人的生死和四季轮转、昼夜转换一样,都是自然的安排。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时间的流逝对于生命而言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并且庄子还进一步提出了“生死齐一”的理论,认为生和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比来看,老子更加关注人与宇宙的融合,而庄子则侧重于时间对人带来的困顿。

而列子和老子、庄子不同的点在于,列子更加重视对死亡的超越和解脱。他追求主观的审视生死,通过消解生与死之间的界限,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具体来讲,人不要过度的拘泥于自己所存在的时空,而是要使精神脱离于形体,进入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在天地自然之间的自在畅游。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突破生命存在的枷锁,达到精神的永存。

也就是说,列子为我们构建一个永生永续的框架,这种永存并不是指肉体的不朽不灭,而是精神层面的超脱。

在道家思想中,即使是天地也会有腐朽消灭的一天,宇宙之间唯“道”永存。人的肉体自然也不可能永远存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知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死而不亡指的就是精神的永存。

正因为这种超脱生死的理想主义观念,在《列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实现精神层面超越死亡的奇人异士。

有一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叫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典故其实就是出自《列子·天瑞》一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大致意思是,杞国有个人因为担心天地崩坏,自己将要死亡,所以寝食难安。这是一个知道天地宇宙运行道理的人来开导他,说天是由“气”构成的,怎能会掉下来呢?杞人就说,天真的是气构成的吗,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来人回答说,日月星辰只是诸多“气”中能够发光的而已,就算掉下来,你也不会受伤。

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理念是,天地损坏这种未知的事物不应该是我们该忧心的,“道”化生了万物,当然有毁坏的可能,但具体什么时候谁有说得准呢?就像生前不知死后的经历,死后也不知道生前的经历,如此以来就不必将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情放在心上。

《列子》书中还记录了一类神人,这类人能够在物我二者之间往来畅游,不被生死所束缚。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不畏不怒,愿悫为之使;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敛,而己无愆。阴阳常调,日月常明,四时常若,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谷常丰;而土无札伤,人无夭恶,物无疵疠,鬼无灵响焉

大意是说,在河海洲中的列姑射山上,居住着神人,神人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形体就像处女一般,心境如同深沉的渊泉,波澜不惊,无情无欲、忘怀是非、心神宁静,完全融入天地自然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心无顺逆的境界。正因如此,这类神人不会受到生死的影响,因为他们已经忘却了生死,生死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他们心中。

这是列子所杜撰出来的具有高度抽象性的人物形象,其实所反映出来的是他思想上追求的最终境界,即超越生死,实现天人合一,真正做到了不生不灭,永远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