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差钱》属于赶工出来的一部好作品。

据说当年创作时间只有12天,因为之前的小品《送蛋糕》由于突出男女关系,尺度略大被下马了。于是赵本山带着之前合作了两年春晚的编剧徐正超、新手下尹琪,加班加点赶了一个这个出来。

不差钱春晚(不差钱在2009年春晚是什么地位)(1)

《不差钱》的戏剧结构其实挺弱,灵感来源是编剧之一的徐正超在饭店的见闻,一个食客给了服务员小费,让他一会儿点菜的时候,凡是贵的东西都说没有。后来被放大成了一个小品。而原先被毙掉的《送蛋糕》,其实要在喜剧效果跟剧情复杂程度上,都远高于这部,后来被拿到赵本山的老地盘辽宁春晚播了,效果极佳,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视频。

但《送蛋糕》的正面意义并不大,也只能对标《不差钱》这样纯娱乐 才艺表演的展示类喜剧,才有可比性。像反骗的《卖拐》、讴歌改革开放的《昨天今天明天》,讽刺乡村官商勾结的《拜年》,内涵都是《不差钱》、《送蛋糕》这类作品所无法企及的。这也是赵本山后期小品的一个尴尬之处,表演水平依旧很高,但思想上的高度已经不存在了。

不差钱春晚(不差钱在2009年春晚是什么地位)(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差钱》算是春晚小品的一个分水岭了。

在这一年之前,“小品王”换过人,但没有换过的是效果。从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这第一代“小品王”表演了吃面条开始,一直到90年代初,他们的小品都保持了很高的水平。80年代末,赵丽蓉亮相春晚,在90年代中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品王,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至今都是经典。

赵本山在99年,陈朱二人退出春晚、赵丽蓉小品效果有所下降的这一年和宋丹丹一起,成功塑造了“白云黑土”这两个角色,昨天今天明天的小品类一等奖实至名归,01年的卖拐更是使铁三角深入人心,凭借着“白云黑土”和“大忽悠”这两个系列,赵本山成为第三代“小品王”可以说实至名归。

不差钱春晚(不差钱在2009年春晚是什么地位)(3)

但是随着高秀敏去世,范伟和宋丹丹相继退出春晚,赵本山的两大招牌系列小品不得不彻底结束,他开始选择给徒弟当绿叶这条路。如果说白云黑土系列里赵本山和宋丹丹两人各占一半的包袱的话,09年到11年的春晚小品中很显然赵本山本人是没多少包袱可以抖的,主要的笑点都是靠他的徒弟表演的。

所以不少朋友当年看春晚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这不是以前的赵本山小品了,这小品的主角不是赵本山,而是小沈阳。但是在笔者看来,小沈阳跟他师父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只是那一年春晚其他的小品更不行,矮子里面拔高个,《不差钱》就算相对好的了。

不差钱春晚(不差钱在2009年春晚是什么地位)(4)

然而,后面两年赵本山带徒弟的春晚小品还不如不差钱,明显是在走下坡路,以至于赵本山本人在他最后一次上春晚的小品的结尾部分都在自我吐槽“不想看赵本山那张老脸,太俗”,第二年赵本山因病没能上春晚,至此也就告别春晚了。

赵本山之后,虽然也有以沈腾为代表的开心麻花这一优秀的新鲜血液注入,蔡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小品的话题度,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整个小品的“画风”都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论是沈腾还是蔡明,恐怕都难以成为没有比较大争议的第四代“小品王”。而这一切的起点,可以说就是2009年除夕夜,赵本山带着小沈阳登台表演了《不差钱》。

对小沈阳来说,不差钱是一部出道即巅峰的作品。2009年,小沈阳横空出世,当时甚至有视频将小沈阳与周星驰相提并论,可见这部作品的巨大影响,同时可见春晚舞台的巨大影响力。随后,小沈阳开启了影视歌多栖的演艺道路,只是似乎没有出现《不差钱》这种影响力的作品。

不差钱春晚(不差钱在2009年春晚是什么地位)(5)

对于赵本山来说,这部作品则代表着赵本山时代的余辉,虽然其后还有诸如《就差钱》、《相亲》等优秀作品,但赵本山在这些作品中已经不是最大的笑点输出者。

有人说《不差钱》是赵本山江河日下的开头。其实也不准确,但有一点是对的,就是他开始老态毕现,而且逐渐将自己的戏份削弱,就像《长江七号》中的周星驰一样。

但无论怎么说,《不差钱》已经是现在春晚舞台难以见到的精品了,将来恐怕很难出现质量相对接近的作品。赵本山的传奇年代已经过去,只剩下无尽的怀念。

不差钱春晚(不差钱在2009年春晚是什么地位)(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