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典故的成语故事纸上谈兵(邯郸成语故事纸上谈兵)(1)

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将秦军将要进攻的上党十七座城奉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贪图利益,派相国平原君赵胜接收。秦国听说赵国接收了上党,到口的肥肉被赵国吃了,非常愤怒。秦昭王派白起率五十万大军进攻上党,想要夺回那十七城。

这时廉颇率兵已经来到上党,在长平关(今山西省高平县)与秦军相遇。廉颇见秦军势大,锐不可挡,就决定依据长平的险要地形深沟高垒,固守不战,以长期消耗秦军。

秦军路途遥远,运粮困难,一连发起多次进攻均毫无进展,战争进入相持状态。这种状况延续了三年。秦将白起无计可施,粮草供应困难,进退两难。

这时有人向白起献反间计,白起立即派人到赵国邯郸散布谣言说:“廉颇年老,胆子也越来越小。他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只会按兵不动。如果让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早就把白起吓跑了。”

赵括的父亲赵奢,人称马服君,是赵惠文王时期的一位大将,战功显赫。

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由于出身在将军之家,受到父亲的影响,从小便熟读兵书,与人说起行军布阵,总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赵奢对儿子这种聪明有自己的看法,他对夫人说:“这个小子自以为熟读兵书,只知道夸夸其谈,纯粹是‘纸上谈兵’,哗众取宠罢了。须知两军交战,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千万人的性命,慎之又慎还怕出错,在他的眼里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他将来不做将领是赵国的万幸,万一命他为大将带兵作战,赵国必然会毁在他的手上。”

赵奢临死前嘱咐他夫人说:“你要千万牢记,我死之后无论如何不能让赵括为将!”

谣言传到孝成王耳朵里,他开始不太信,后来谣言传的越来越多,他又联想到廉颇出战三年未立尺寸之功,便信以为真。立即派人命赵括为将,去接替老将军廉颇。

赵括的母亲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进宫去拜见孝文王说:“夫君生前曾有遗言,我的儿子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统兵打仗,他若为将肯定会给赵国带来无穷的祸患,请大王务必明鉴!”

但孝成王仍坚持让赵括为将。赵括的母亲无奈,跪地哭着对孝成王说:“大王,我的话不能被大王采用,老妇有一个恳求:赵括如果战败,那是他罪有应得,不能连累我们家人。”孝成王说:“这个可以答应你。”

赵括到了长平,立即改变了廉颇深沟高垒、坚持不出的持久战战略,准备进攻秦军。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他设计引开赵军守护粮道的军队,派精兵截断了赵军的粮道,接着又切断了赵军的水源。经过四十多天战斗,赵军死伤五万人,其余四十万人投降后被秦军坑杀,赵括也被乱箭射死。

成语“纸上谈兵”便源于赵括用书本理论去指挥作战,导致全军覆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