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临帖习字养成规矩、灵感、恒心、责任心等创造型人才品行素养。汉字的“书画同源”,它具有文字与图画的两重性;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人性求善,汉字包含了真善美;科学讲规律有序,艺术讲情感张扬;只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才能引发创造力。看图识字与书法临帖,从汉字字形与书写技巧中,不仅领悟字形结构,掌握书写要领,规范汉字拆分、笔顺、根顺,而且从汉字构形的主从、收放、疏密、避让、呼应、平衡,无不体现出丰富的东方思维、哲学理念和创造精神。

从汉字识字教育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视角,就汉字与脑科学,写了《汉字是科学心智文字》一文;就汉字与思维科学,写了《汉字联想解义提升思维想象能力》一文;现就汉字与行为科学,拟写《汉字临帖习字炼就创造型人才品格修养》一文。仅就这连续的三篇文章,把高效科学地学习汉字的要领,简洁地提取出来,供有志于开拓汉字创造教育的教师参考。

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十分重视汉字的临帖习字训练,它包含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一是只有通过临帖习字的实践,才能领悟每个汉字的字形结构,掌握书写要领,规范汉字拆分、笔顺、根顺,而且从汉字构形的主从、收放、疏密、避让、呼应、平衡,培养丰富的东方思维、哲学理念和创造精神;二是从行为科学来看,这种规规矩矩持之以恒习字行为,临帖习字养成规矩、灵感、恒心、责任心等创造型人才品行素养。古人曰:“书同其人,文同其人。”从其人写的字和文章,可映射出其人的品格和修养。连字都写不成形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懂规矩,没有耐心、恒心和责任心的人。所以,古时重视科举以书写文章来选拔人才是很有道理的。

字帖每日一练(炼就创造型人才品格修养)(1)

临帖习字训练,通常是临模著名楷书四大家的字帖,也称四大楷书,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

1.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

最,法度严谨,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号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2.颜真卿(709-784),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

3.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4.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善篆、隶、楷、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笔法圆熟、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膽巴碑》。

近代世人,尤其学校教育常以柳公权楷体字为楷模,后又以赵孟頫楷体字为拓展。柳、赵两人,一为习字为人格修养之最,一为习字为多面修养之基。

柳公权:他曾经利用为皇帝讲解书法的机会,向皇帝阐述做人的道理。在他看来,写字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是统一的,只要为人正直,则笔下的书法也有清正刚廉的气息。他们认为,书法不但使人身心愉悦,还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柳公权的楷书内紧外松,结体挺拔,及其讲究线条的质量。启功先生曾数十年如一日的临写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只为了得其骨力,可见柳公权用笔功力的深厚。

赵孟頫:元代最卓越的书法家,他出身高贵,一生经历宋元之变。他的书法婉丽流美,与其他三位楷书名家的刚健风格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赵孟頫以书法修养为基,成为一个非常全面的艺术家,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

字帖每日一练(炼就创造型人才品格修养)(2)

临帖习字训练的准备:除准备好字帖之外,还要准备好“文房四宝”,指的是书房里必备的笔、墨、纸、砚,具体指毛笔、黑墨、宣纸、砚台。文房四宝最有名的精品是:浙江吴兴的湖笔、安徽歙县的徽墨、安徽泾县的宣纸、广东肇庆高要的端砚.。对于学生来说,为方便使用,可用现成的墨汁和大楷字本。

临帖习字训练,通过长时间的习字练习,持之以恒,可养成规矩、恒心、责任心等好的习惯品行。首先是写字姿势要,坐正、心静、注目、匀气、举臂、运腕。按柳公权说法“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所以,习字要专心致志,不可浮躁。书圣王羲之《书论》曰:“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最终,通过临帖习字,迖到灵感、领悟和修养。

汉字临帖习字炼就创造型人才品格修养,关键在于通过认真实践,临帖过程中与古人对话,领悟字中精髓和要领,练就做人做学问的修养,只要持之以恒必能炼成正果。

本文只是就习字的入门技巧提示些要点。习字一定要有规矩,首先要弄清楚汉字的组成结构,汉字“书从画出”,从图画推演成文字后,就形成以笔画为最小组成单元的拼形文字 ,其结构模式为“笔画——单体字(字根)——合体字‘。

笔画为汉字最小组成单元,古时唐朝张环瓘作《永字八法》称:笔画分为侧、勒、努、趯、策、捺、啄、磔八类。后来的汉字学者,不用这些生疏字,而提出笔画可称《札字五笔》,即分为横、竖、撇、点、折五笔。又由于汉字在书写过程中,要求字形布局均衡、美观,写字要连贯和笔画的先后顺序要维持最短路程,因此造成五笔派生出的一些变形笔画。笔画“横一”,规范笔势是从左到右,但当处于左侧最末一横时,为迎向右侧的起笔,就把它写成上挑的笔势“提”,如“打/手丁”,左侧的手称“提手旁”,如“珏/王玉”,左侧的王称“斜玉旁”。笔画“竖丨”,规范笔势力是从上到下,但当竖笔处于字的中间或右侧,为了迎向下一笔,往往写成“竖勾亅”,如“水”的中间一竖,如“到”的右侧一竖。笔画“撇丿”,规范笔势是从右上到左下,但有时“撇”处于字的起笔位置,就形成“短撇”,如“舌”“禾”。笔画“点丶”,规范笔势是从左上到右下短促的一点,但当处于字的最后一笔时,为了张扬字的气势,把点顺势延伸,就成了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一“捺”,如“木”字最后一笔是“捺”,但当处于字左侧最末时是“点”,如,“林”“和”的左侧末笔都是一点,另外要强调的是汉字整体布局,要字有核心,所以处在不同位置的点的笔势,都形成由周围向中间的聚合状,如“永、前、兴、涼、凉、魚、氺、飞”。汉字文化就十分讲究藂合、迎合和呼应。笔画“折”包括“横折弯フ”和“竖折拐レ”,当横起笔后折向下方的称“弯フ”,连续几折的称复弯,如"了";当竖起笔后折向右侧的称"拐レ",连续几折的称复拐,如"乚"或"与"字的第二笔。

字帖每日一练(炼就创造型人才品格修养)(3)

按《辞海》用字统计,笔画横约占30%、笔画竖约占19%|、笔画撇约占16%、笔画点约占17%、笔画折约占18%,可见汉字中笔画横要占据约三分之一,一个字中往往有好几个横笔,如“華”字有六横,在写字时这些横笔的布局就十分重要,一般都要选一个长横挑大梁,维持字型的稳定和美观。汉字的平均笔画约10.135画,9画的字最多,成正态分布,笔画最多的“爨”30画。

据科学出版社《汉字信息字典》对7786个正体字的汉字部件统计:由三个部件构成的汉字有3139个,占40.34%;由两个部件构成的汉字有2650个,占34.04%;由四个部件构成的汉字有1276个,占16.391%;由单部件构成的单体字有323个,占4.149%;由五个部件构成的汉字有323个,占4.149%;其余由六、七、八个部件构成的汉字,总字数比例不到1%。汉字部件组合类型:左右组合的字有5055个,占64.933%;上下组合的字有1643个,占21.16%;包孕组合的字有715个,占.184%;单体结构的字有323个,占4.149%。

综上所述,汉字是由五种笔画构成323个单体字,再由这些单体字,组合成合体字,其组合型式,可分为左右组合、上下组合、包孕组合,通过组合构成庞大的汉字体系。左右组合字型如:信/亻言、辞/舌辛;上下组合字型:息/自心、寺/土寸;包孕组合字型:困/囗木、医/匚矢、间/门日、房/户方、达。辶大、式/弋工。上述323个单体字是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所以也称为字根,包括有确定字义的成字字根,和笔画、编旁冠盖等只表示汉字属性的非成字字根。后来汉字学家郑易里从统计学,从323个字根中,选出使用率较高的170个定为基本字根,发明了汉字新的检索系统和计算机通用字根输入法(郑码)。

成字字根(单根字): 一二三四七八九十千甲乙丁小大人入女母儿子立文永心身骨皮自己页目艮耳口甘言舌牙齿髟長长手寸又巴攵止之走足鱼贝虫也马鹿牛羊豕虎龍龙鸟隹习毛革非爪日月夕方山金木水火土石川巛雨春西包欠穴門门户巾食行車车舟病亡尸鬼辛气示王玉臣氏者半爿片生田由申耒辰丰甫栽瓜禾不米白臼酉糸几凡同工业厂广力刀匕弓矢至殳斤丘戈弋而且尤其厶

非成字字根(偏旁冠盖): 扌亻彳讠犭豸饣忄氵冫礻衤阝廴辶刂艹宀冖冂凵屮丬灬彐肀乛。

字帖每日一练(炼就创造型人才品格修养)(4)

汉字临帖习字的训练要领。按王羲之《书论》曰:“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柳公权也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所以,在汉字临帖习字前,先要用心观察所习的汉字,从它的组成字根、字的组合类型,通过联想掌握该字的字义;第二步就要想好如何下笔,从第一笔开始,按书写路程最短的规律,依次排出笔画的书写程序;这两步就是把字先分解出字根,再分解出笔画,并心中掌握了笔顺,才可进一步下笔。“用笔在心,心正笔则正”“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就是指要用心的设计好所写的字,它的整体结构布局和每一笔的位置和走向,还包括按字义写出字的气势,和该字在整篇文字前后呼应协调平衡。

认真地临帖习字,从模仿到熟练,从熟练到领悟,达到得心应手,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意。事实上,习字是汉字识字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每一个汉字都是古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先民的生活常道与实践经验,传达着前人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是后人汲取智慧与灵感的源泉。汉字集智慧结晶、事物形体、故事情景于字形中,生动明确。汉字又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浓缩,字形结构,主从、收放、聚中、平衡、疏密、避让、呼应,无不渗透东方思维、哲学精神。所以,汉字可以成为“源头活水”,成为创造力的源泉。

认真地临帖习字,从技巧上讲,就要训练运腕的功夫,用心设计,运腕下笔,才能写出一片好字。古人曰“书同画出”“书同其人”,汉字如同一幅画,又像一个人,所以每个字像画一幅画,尤其是人物画。一般来说要“横平竖直、上紧下松、撇捺舒放、边框收拢”,每个汉字像人一样,长着两条长腿,有一个秀长的身段,字的重心在黄金分割点上(6.218)。如“大”“人”,每个字又像一幅画,横平竖直、上紧下松,字形规范端正,形义完全匹配,如“真“十分具体,”善“人人赞口羔羊跪哺,”美“装饰着羊头的人为美。撇捺舒放、边框收拢,就指字的收放有序,视觉效果最佳,如”国“”家“两字,”家“字撇捺尽量舒展占满字格,像人跳舞手脚放开,”国“字的方框尤其左右两边,就要往里收拢一些,像人的姿势要收些腹才美观,这样写出来的“国家”两字放在一起才感觉大小一致,美观得体。汉字临帖习字,除上述要写字规范端正外,还要把字写得有灵气和创意,要有静有动,有紧有松,有平有坡,体现出每个书法家的风格和修养。也反映出先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对上下向佈局是上紧下松,对横向佈局是前紧后松,好像治家过日子一样,一般字前半边,即左侧安排得比较紧,留下较宽松的空间给右半边书写施展,如“朋”“昍”林“。就是居中对称的字,在书写的时候也是左侧紧一些,如”回“字在写字时中间的小口更靠近左边一点,另外整个字的横画有“人往高处走”,从左到右有向上坡走的感觉,字的态势在平衡中有灵动。这点就要在临帖习字中用心地去领悟,也是最能发挥自己创新的契机。

汉字临帖习字运腕落笔技巧十分重要,要学会灵巧运用毛笔笔锋的功夫,尤其在处理横画和转折时,横画要有头有尾,转折要峰回路转,体现出古人处事有始有终,善于灵活应对的智慧。书法家十分重视横画的运腕功底,对笔画较多的字,往往要选择一个长横,在字形结构中起到挑大梁的作用,汉字在演化到隶书时,横画就写成“蚕头燕尾“,到楷体时,去掉隶书的张扬,横画写成“藏头护尾”,体现出古代文人的含蓄和内练。

汉字临帖习字如同与古人对话,领悟中国书法的形与神所体现的美,书法所推崇的中锋用笔,敦厚、中和、不露不怯,笔到神到显露出稳重、刚健、飘逸的神采,字形结构里隐含的人文精神,凝结成先圣的东方思维、哲学思想。所以,通过坚持临帖习字,习以成性,持之以恒,兴趣导向,人文教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终能学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精神和品格。

用科学的创新驱动思路来推进汉字教育改革,融进脑科学、信息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探索汉字教育为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潜在功能。事实上,正确而科学的汉字教育,可以构建创造型人才的正四面体智能结构:知识(底面)、兴趣(一侧)、智能(一侧)、品格(一侧),综合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作者:张泰昌,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为什么不能写,却要去画?

如何真正有效的开启“识字启蒙、汉字思维、快速识字”训练?

如何实现从“汉字思维、快速识字”到“大语文”无缝化链接学习

认字不代表识字,不一样的识字卡片,不一样的汉字启蒙!

#书法爱好者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汉字师认证课程,让你成为一名专业的汉字老师、海外汉语老师、一位汉字启蒙师!

想了解详情,请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99

了解识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可以关注本号,私信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