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几千年传承研究记载:“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是人存在的根本,女性的气血虚实平衡,决定着女性的皮肤和身体机能!凡是女子疾病,多与气血亏虚有关。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会导致月经不调,经期不规律,手脚冰凉,宫寒,不孕,提前闭经,面色暗黄,灰暗,黑点沉着,粗糙,皱纹,皮肤松弛等等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在女人的身体里面,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河"。这条河就是女人气血流动形成的"内循环"。内循环畅通,女人的经、孕、产、乳期功能正常;内循环受阻,则会导致经、孕、产、乳期功能异常。

随着冬季到来,天气越来越寒冷,很多女性手脚可能会有开始冰凉,抵抗力下降等,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补气血了。气血充足不仅有助女性美容养颜,还是决定着女性的健康与活力,气推动血液循环,血滋养着维持生命的身体各器官。女性冬季进补应从调整入手,调和好机体内外平衡,使身体保持在一个气血通畅的状态下,然后再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补。女性生理特点不同于男性,女性以血为贵,冬令进补的关键在调血,但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进补方案。

人参

气虚的女性如何补?

气虚的女性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倦怠,也就是全身精神不佳,体力不济。

进补原则:气虚的代表补品为人参,包括西洋参、白参(生晒参)、野山参、红参(朝鲜参、高丽参)等。一般来说,气虚而稍偏热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肝炎、更年期综合征者服用西洋参为宜。单纯气虚者可服用白参(生晒参),气虚较严重者可服用野山参,因为野山参补气的功效显著。气虚偏寒者应用红参(高丽参)进补,红参有补气温阳的功效。气虚的女性在秋冬季节应该多吃萝卜、大枣、排骨汤等补气的食物;在药补上,可以喝由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配制的“四君子汤”。

女人养气血的方法(冬季女性如何养气血)(1)

羊肉、牛肉

怕冷的女性如何补?

有些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每逢冬季特别怕冷,医学研究认为,女子由于经期、孕期、产褥期或患有贫血、胃肠病及久病体虚等,机体抵抗力降低,抗寒能力差,故冬季特别怕冷。另一方面,营养缺乏、低血压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引起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手脚冰冷。

进补原则:历代医家认为,多吃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鹌鹑、大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桂圆、栗子等温热的食物,有助于御寒。为了预防或减轻冷感,应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从事久坐或久立工作的妇女,应重视工间活动,多做手、脚和腰部的运动。

女人养气血的方法(冬季女性如何养气血)(2)

贫血或血虚的女性如何补?

血虚,患者经常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症状。

进补原则:血虚的代表补品为阿胶、当归。阿胶被称为“补血圣药”,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等功能。中青年女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比较高,约占20.6%。因为经常食用的乳类和蛋类含铁都比较少,致使体内造血原料不够;而月经致使女性每月都会失血,因此更容易发生贫血。

对贫血或血虚的女性来说,补铁是最重要的,可以多吃一些动物肝脏、瘦肉、大枣、枸杞、蜂王浆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及木耳、海带、核桃仁等含蛋白质和铁等造血原料丰富的食物,有条件者可以多吃一些海参、鲍鱼等。

对于患有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的女性,可选用人参、当归、川芎、黄芪等中药,也可选用乌鸡白凤丸、阿胶补血浆等中成药。日常生活中多吃海参、鱼虾、红枣、猕猴桃、葡萄、桂圆、芝麻、菠菜等食物。

身体瘦弱的女性怎么补?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反之,则身体消瘦,肢软乏力。防治体瘦先要排除甲亢、肝病、肾病以及肿瘤等多种慢性病。

进补原则:很多身体瘦弱的女性都存在挑食和偏食现象。因此,首先应改掉不良习惯,增加膳食摄入量,膳食应丰富多样,多吃碳水化合物。此外,高蛋白食品、蔬菜和水果一样都不能少。平日里可多吃些健康的零食,如花生、奶糖等。胃肠功能较弱的瘦弱女性,可选择鸡、鸭、鱼及动物肝脏食用。体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故饮食上宜多食甘润生津之品,如牛奶、鸡蛋、鳖(甲鱼)、海参、银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