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种智慧(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1)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其恕乎!《论语》新学“卫灵公”之二十三, 摄影/萝卜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是否有这样的一个词(或字或句),可让人终身修养,去作为一生能修习的话语?!

孔子说,那就是“恕”这个字了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别强加于别人去做,哪怕这事你认为一万个应该,但某人认为不应该而不想去做,你就别去强求。

《论语》“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说,夫子一生之道,忠恕而已。

“忠”,忠于己心,忠于己事以及他人之事,实事求是,做自己。

“恕”,“如心”,如自己心。“如心”,不过还是不违己心,做自己。

(起心动念,全在自己,既然某人自己都不走心,没想法,别人再强求又有何用?)

某人的格局大,除了表现在他能将心比心外,更是在他知道与别人用心之不同后,仍能包容与宽恕,别人与自己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论语》“学而”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他老人家在修己之时,还能兼顾他人,甚至更注重他人所想,这个包容力与宽容度不是一般的大!

“恕”,就是人生的修炼!

我们不仅要有自知之明,还要有知人之明。

我们不仅要管(修炼)好自己,还要能不把自己的标准套在别人的头上。

我们要有更大的包容力,让人家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这是孔子师徒都认为一辈子值得做的事情,现在想想,何尝不是我们所谓现代人可全力尝试的修为?!

如果一个人,真有那种宽容度,真有那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通情达理之水平,肯定除了自己外,周围人也会受益吧?!

你的“恕”能让自己解脱多大的“束缚”,你的人生境界,就能有多大的宽容度!!

一生修行的本身,全在你自己,而是否修行的有成果,全在你需要去自己用心领悟!

萝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