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长三角发展令人瞩目?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长三角发展令人瞩目(瞰见长三角②牵一)

长三角发展令人瞩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长三角41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发现,在长三角六大都市圈中,除了中心城市上海,GDP增速最高的舟山和增速处于末端的苏州均属于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数据可以看出,因上海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受阻,上海周围地区与其关系紧密的城市也同样受到影响。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将上海科教资源优势与长三角其他城市较强的生产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跨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内联紧密

近日,长三角地区41市经济运行数据陆续公布,舟山GDP以8.7%的增速位列长三角内第一,苏州仅有0.3%的增速,在地级市中仅高于连云港。舟山和苏州共同隶属于上海大都市圈。

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上海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来,与上海关系紧密的城市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上海大都市圈9个城市中只有舟山(8.7%)、宁波(2.9%)和湖州(2.6%)GDP增速超过2.5%。南京都市圈中除了安徽省四城,仅有扬州以2.7%的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以江苏为例,上海不少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在苏州、无锡。浙江省委、省政府除了大力推进浙江企业生产与上海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之外,还非常重视浙江高校建设,着力扩大自身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曾刚指出,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看,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城市大多与上海关系比较松散。受自身疫情和外部区域经济关系的影响,上海倚重的高端产业环节受影响较大,城市经济发展受冲击,并间接影响了上海周边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增长。

此外,苏州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6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0.3%,是长三角地区除连云港外GDP增速最慢的地级市。其中,苏州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5073.4亿元,下降0.6%;第三产业增加值5824.3亿元,增长1.0%。据苏州市统计局数据,从四大产业创新集群来看,1-6月,高端装备制造总产值2535.45亿元,同比降低2.9%。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长江经济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杨昕表示,苏州上半年增速缓慢主要是由于二产的负增长,因而下半年主要精力放在恢复稳定第二产业生产方面,特别是非重点行业和传统制造业方面。

长三角都市圈之间需优势互补

下半年,上海该如何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

“我认为,上海市政府在封控解除之后很快发布的若干文件能够充分说明下半年的努力方向。”杨昕表示,在谈到都市圈发展的时候,都更加强调如何提高都市圈内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协同,以提高效率为首要目标。此外,未来需要在继续关注效率的同时,提高安全性的设计。

曾刚认为,上海还需要在人工智能与数智中心等方面“下功夫”,目前来看,这两方面与别的城市互利合作机制尚待建立、连通性有待提高。在推动新型设施建设过程中,应该秉持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要将上海科教资源的优势与其他城市的生产优势紧密结合起来。

“还要将上海5个新城建设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之中,在5个新城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要鼓励国内外以及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企业参与上海新城投资建设。”曾刚建议道。

此外,2021年12月国家印发了《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这是长三角第一个从国家层面支持苏浙沪地区对安徽的帮扶措施。

曾刚指出,上海等中心城市的园区管委会可以在被帮扶城市中多建设一些园区分园,帮助企业降低企业迁移成本、经营成本,提供优质的公共管理服务,协助企业发展。“对很多希望外迁的企业来讲,最重要的是在新的园区能够享受优质的公共管理,而不仅仅是投资优惠。要帮助当地园区管理人员提高服务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企业留下来安居乐业,进而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共同富裕。”

“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合肥都市圈还以重点产业合作项目为抓手,推进合芜产业创新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合淮产业走廊等产业轴、产业带发展,提升合作园区共建水平。在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总部位于上海的雷利科技已经深深扎根,从这里大批量生产的智能微电机远销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合肥市发改委总设计师张卫东公开表示,合肥都市圈各市围绕安徽省的十大新兴产业,结合各自的产业基础,共同组建了七个都市圈的专项产业联盟,协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

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吴秀龙表示,合肥作为中心点,蚌埠突出传感器芯片,滁州突出了封装与测试行业,马鞍山也在打造功率半导体及封装测试,芜湖重点在打造汽车电子以及第三代功率半导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打造整个安徽省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政协委员陆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城市群内部不同核心城市构成的都市圈之间,都市圈内部核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之间,都应该形成功能有差别、量级有梯度、优势有互补的差异化发展格局,这是中国未来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一个比较美好的、可以展望的前景。

【瞰见长三角·2022上半年经济数据解读】

出品: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新闻部、上海新闻中心

统筹:李博 卜羽勤

撰文:许秋莲 赵子健 陆爽(实习) 潘家传(实习)

本篇采写:许秋莲

编辑:李博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