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名操,字孟德。小字(或小名)阿瞒。西高穴铜印字形近"喿"字,极可能是该字,即曹操的操右边的字,是"操"的省偏旁字,"操"的古字,印字"喿"同"操",两字是通假字。区别于历史上其他名带“喿”(操)者。通过此印,进一步明确了其主人的身份。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1)

曹操有拆字的爱好。上述印,去其名左旁,近两名字形,在两名字形间变化统一,会不会就是他本人设计书写此印字的?这会是他第二件传世书法?

印面(正方形,边长2.5CM):

下图出自文物出版社《曹操高陵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2)

该印橡皮泥印:

以下两图出自蔡运章先生《曹操高陵出土铜印考略》: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3)

该字蔡运章先生根据印面绘形为(此处有放大):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4)

看上图,该印上圆为一口,上圆下两边各有一略小的长扁口,这三口合为喿字上的品字。品下面是东汉时木的写法--“上八、下小”(见后附字图形图),略有变化:木一横为八字,原在“小”上或两侧,现外移下垂)。

曹操名“操”字,印面作“喿”字,“喿”与“操”字,有何文字上的关联?原来,,印章用的“喿”字,是“操”的古字,“喿”同“操”。古代文字,无偏旁的字往往是早期字,古字,因本字字义兼职过多,后加不同偏旁造别字分离之,如时(老写,右为寺)、持、待、痔等,古文都为寺,古代用寺字时,或分别就有时、持、待、痔等义。早期字和加偏旁的后期字,是形成通假字的重要原因。“喿”即是“操”的早期字,或叫古字、古文。喿字的后来分离字除操外,还有躁、噪等。

“喿”是 “操”、“噪”、“躁”等的早期字、古字,与其通假,既有文字发展理论的依据,也有出土文物、古代文献等应用实例的相互佐证、支持。

喿-操。

1.西高穴2号墓出土“喿”字铜印,该出土文物已证明,“喿”与“操”两字相通。

西高穴2号墓,已被其它系列证据证明墓主人为曹操。该印发现于后室墓主人身边附近,证明身份作用明显。

墓主人名操,印面字为“喿”,印字“喿”相比少偏旁,吻合了其作为“操”字的早期字、古字的特征。

2.郭店楚简《唐虞之道》:“治之至,養不喿;乱之至,滅賢”(治理的最高境界,连不肖之人都会得到治养;乱到极至时,则是连同毁灭贤德之人)。该十一字原简文如下: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5)

此用喿,通操的“品德、节操”的意思,“不喿”指不肖,此用喿如操,证明喿是操的古字。

此外,,下列用喿字,应当或不排除解如操字、用喿如操、喿为操古字: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第42-44简:“凡甬(注:即用)心之喿者,思为甚。”(其后接:用智之疾者,患为甚。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用身之弁者,悦为甚。用力之尽者,利为甚。目之好色,耳之乐声,鬰陶之气也,人不难为之死。)

此处,“凡用心之喿者”的“喿”字,本人作如下释解:用之即如用“操”字,即同劳神操心之操,操也有急迫之意,此处用“喿”字,即也如同用劳神操迫之操,或不作躁字解。

郭店楚简《语丛四》:喿世(注:世--大)之富,不足以出亡(注:亡--出走)

此喿,即通操的掌握、拥有的意思,或不作噪字解。

张家山汉简:“急喿之”。

此喿,用如操,指拿下、掌控。或不作噪字解。

喿-噪。睡虎地秦简《日书》甲《诘咎》:击箕“以喿之”,此“喿”字用即如“噪”字。“噪”是后来分离的子字。

喿-躁。郭店楚简本《老子》乙简十五:喿胜苍(寒),青(静)胜热。此“喿”字用如“躁”字,即躁动,运动。“躁”是后来分字。

喿是操的早期字。两字可列为通假字。喿比操,字形更简单。视之有返朴(古)归真之感。

说文解字称:操,喿声。操、喿两字声一致,形有别,省操为喿。说文说,喿为鸟群鸣也。喿下的木,代表树木;喿上的品,代表鸟群。喿比操更少了人为操作、纷扰的一面,多了绿色、自然、自由、清静无为、生动活泼的一面,那种像鸟群一样无拘无束在树林间鸣唱、和谐自由自在的生活令人向往。而西汉杨雄《方言》称,在赵魏这些地方,叫臿,为喿。而在汉代,臿是用具,包括的范围很广,人们同时也未免是这种社会的用具....

“操”及“喿”的部分字例及资料介绍:

新版汉语大字典附有操字的部分古字例: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6)

见上字图第四字例(东汉校官碑立于公元181年,藏南京博物院)操字右部。

见上字图第三字例(鲜于璜碑立于公元165年,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操字右部。

见东汉《王舍人碑》(公元183年刻;1982年出土于山东平度,现藏平度市博物馆)操字右部: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7)

见东汉《肥致碑》(立于公元169年;1991年出土于河南偃师,现存偃师市商城博物馆)操字右部: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8)

喿音、义等(见新版汉语大字典):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9)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10)

古代其他操、喿字例:

(以下图出自 《楚文字编》、《汉印字典》)

曹操临死前说出11个字(曹操高陵西高穴铜印疑是)(11)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操:重读之,曰节操,曰琴操,皆去声。

操,七刀切。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喿:(就喿为鸟群鸣也注)此与集同意。俗作噪。方言假喿为,锹、臿字。

汉代,臿的范围广,包括多种工具类,挖土类,水利类,有关饭具类,有关针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