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二代好难翻身吗(论穷二代如何翻身)(1)

文 : 傅炳文

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触动主要有两个:一是自己已过不惑之年,当初和自己一起从一个贫穷破落的小镇上长大的伙伴们都已经各有各的人生际遇各有各的成果,反思这些人这些年走过的路,颇有感触。

另外一个是想起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同宿舍的整理书架打算卖废品,我从纸箱子里随便捡起一本书翻了翻问:这个这么好,为什么要扔?同宿舍的有点诧异地看着我:这本书好么?我怎么读了啥感觉没有呢。那是阿忆博士写的一本青春期的心灵鸡汤,里面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让我觉得如醍醐灌顶。现在想来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那个室友父母都是大学老师,从小长在大学校园里,身边一直不乏有阅历有智慧的师长指导;而我的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所以很多出身好的孩子觉得理所当然的道理都没有人告诉过我。当我看到书里写“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多交几个年长的朋友”我就觉得为什么没有人早点告诉我这个呢?

后来我在大学做家教的时候,不挑钱、不挑孩子,而是有意选有见识的家长;写论文的时候不选最有名的而是选最愿意花时间指导学生的教授。这些“贵人”没有人给过我金钱上的帮助,没有人帮我找工作,但是我从他们身上耳濡目染得到的东西对我后来人生的几个关键选择起了非常大的影响,让我的人生道路顺畅许多。

所以我现在想,如果我写一篇文章,这里面有一句或是几句话,能让一个穷孩子受到启发,能让他的人生旅途少走一些弯路,那就是功德一件。当然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极强的天分,唱歌比得过周深、演戏比得过肖战、跳舞比得过王一博,属于锥子在裤兜里藏不住的那种,有老天赏饭吃的资本,那你也许不需要看这片文章;反之如果你资质普通,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辈都是老老实实的打工族,或者农村种地的,或者小县城做工的,自己也没有高学历,那么本文所讲的就可能对你有帮助,你和你的下一代翻身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作者因为长期从事理工类工作,文笔已经粗疏,就直接用大纲体了,见谅。

一、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

从你意识到自己是个穷二代起,最重要的就是搞明白你和你所羡慕的那些孩子们相差在哪里,这些差距中有什么是你可以努力缩小的,什么是改变不了的,以及如何应对。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三位学者,分别是 印度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 法国经济学家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和美国的迈克尔·克雷默。 前两者合作了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书中给了一个例子,我们可能都以为穷人就是吃不起饭的人,所以常常倾向于直接为贫困人口提供粮食,尤其是主食。但实际上当穷人有了更多的钱时,他们并不会用于购买更多的主食,而是选择购买更美味的食物或者买一台电视机这说明穷人在物质稀缺的情况下很难做出理性判断和充分的自我控制,穷人最缺的不是资源,而是运用资源的能力。当然,资源也是缺的,但这世上,能向王思聪一样爸爸给两千万练手的毕竟是极少数,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拿到几万元的小额贷款,能不能利用好,能不能给自己挣出一个温饱到小康的生活,到闯出一份事业,取决于运用资源的能力。

最近有一个讲述锦鲤女孩的文章很值得一看大意是那个因为中了价值一亿的支付宝大奖而被称之为“中国锦鲤”的信小呆现在“没钱没工作,刷爆信用卡,查出抑郁倾向”。 因为中了这个号称“比考上1000次清华概率都小”的大奖,信小呆被举国关注,如果她有足够的见识、会思考,她本可以把这次意外获奖的流量变现,做旅行博主或是微博大V;但她自身不懂运营,又不情愿与专业团队分成、合作,最后一无所成。再或者,如果她能懂取舍,或者身边有人提醒她这种”优惠卷“式的获奖(主办方不厚道啊)本质上是一种钓鱼消费,不能流量变现就根本不要碰,早点转让出去,那她至少现在还有个本分的工作,不至于欠债。这其实就是一个因为”没见识“而导致机会来了也抓不住的例子,更别提给自己创造机会了。

那么,对穷人子弟来说,爸妈都只是营营碌碌为仨饱一倒操劳一生的,从哪里获得使用资源的知识和技巧呢?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从青少年起就寻找并追随有能力的人。比如给一个正直并成功的老板做助手,哪怕就是倒水扫地拎包这种(这里强调正直的意思是:给黑社会老大做小弟这样的事还是免了,那条路更不是一般人能走的)。总之一定要在你踏入社会的头几年里尽量创造条件接触比自己强很多的人,只要你老板的发财之路不是写在刑法里的。就像红楼梦里小红对凤姐说的,“跟在二奶奶身边,也学个眉眼高低出入上下的”。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像成功人士观察、学习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则,明白金钱是怎么在整个社会上流转的,明白为人要正直到什么程度,善良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要装傻,什么时候要奋进,什么时候要坚持,什么时候要放手。只有向强者、成功者学习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狭隘视野,弄清楚“路子该怎么走”。在开始独立生活的最初几年,观察、学习强者和能人做选择,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在以后漫长而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你会发现,一个正确的选择轻易胜过你十年的努力。

二、战略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16-17岁到25岁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是不断学习,把富二代家庭的孩子在饭桌上听爸妈讲的的那些为人处事的经验和生意经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学。参加工作后应该每一到两年就换一个工作,一边多接触不同的人(一定要是在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一边找感觉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如果你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月入5000,一个是一线城市金融街写字楼里的餐馆跑堂的,月入3500, 那么应该去打餐馆工。因为在流水线上,你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而在餐馆里打工,点菜上菜的时候听客人聊聊楼市和股市,听听白领们“谄媚上级打压下级黑死同事”(引用网络语,非作者价值观)的故事,最最次,学学自己饭店的老板怎么拿捏手下员工,怎么应对工商税务质检消防的各路神仙,饭店的采购怎么沟通进货渠道乃至偷拿回扣,都比在流水线上打工长本领!这段时间只要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攒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试水,弄清自己适合干什么。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要选择接触复杂的人和事的工作。如果在工厂,宁愿跟在厂长后面端茶递水,也不要在车间做一颗螺丝钉。如果试过两三份这样的工作之后发现自己实在不适合与人打交道,那么应该在22岁左右转去学一门技术,类似去蓝翔开挖掘机那样的。我有一个老乡中学毕业后就在4s店打工,做人擦车洗车这些。因为人勤快活络,被常来维护车的某酒厂厂长赏识,带去了工厂;后来因为在酒厂干得也好,又被送去农业大学进修;现在40多岁,是某酿酒公司的专家了。可见你就是打劳力工也要打在给有钱有能力的人服务的地方!

第二个阶段是25到35岁,这期间的任务是探索并确定一个方向。比如做餐饮业,这个时候应该有目的地对前堂、后厨、采买以及员工管理等进行学习,每一样都应该干过至少半年。要选择产业链有纵深的行业,选本行业成功的企业去工作,看人家的成功经验是什么。30岁以后机会好的话可以找人和伙了。如果确定在汽车修理行业,这段时间应该去精修技术了。如果是美容理发,这段时间应该是别人发廊的骨干,并且有自己的一批熟客了。

第三个阶段是35岁左右开始,技术和经验都有了,可以尝试自己干。各行业有各行业的门道,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穷人家的孩子,除了特别的机缘,最可能翻身的途径就是年轻时凭体力赚钱,中年凭技术和经验赚钱,老了(有一定可能)凭资本养老,走打工--合伙人--自己当老板的路子。然后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专心学习、朝阶层跨越努把力了。

三、重视搭建自己的社会安全网络

越是穷孩子越要尽早主动结识能够帮助自己、给自己以指导的“贵人”。 可能不是一个在你没钱的时候能借给你钱的人,但是有人生经验有阅历能够必要时告诉你“这个人说得比做得多不可深交”或是“不要怕,我敢保证两年之后你现在的难堪不会有人记得”。自己的原生家庭如果不给力,那么就要重视选择自己的朋友、同事、和配偶。特别是配偶,将会对你的后半生起最大影响。其中一个标准就是:如果自己发生意外,你放不放心这个人有能力养大你的孩子和适当照顾你的父母。这不是一个道德选择,并不是说夫妻一方去世了,另一方就一定该负有那样的责任。这只是一个假想问题。核心是你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想象一下那个人是不是有担当,是不是可以和你共同扛过人生的风雨。可能在你们决定结婚的时候,他/她正巧没有工作或是没有钱,但这个人有骨气,能上能下,你相信他/她不管是端盘子还是做保洁也一定会不放弃自己的家庭责任。这个假想问题能够帮助你避免选择配偶时最大的坑。另外配偶的家风如何,父母亲长是否关爱下一代,是否同情达理,还是总是互相指责抱怨,这些都对你后面几十年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个人的社会安全,不仅来自于人际关系,还来自于一套始终坚持的办事原则。比如说,用正规的方式把一件事一次性办好,其实是最省钱的办法。但是穷人因为穷,往往会选择最省钱的短期决策。比如为了省下几百块打疫苗的钱,最后得了乙肝,然后看病花更多的钱变得更穷。穷人要想翻身,必须主观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克服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思维定势。你没有办法像有钱人那样给自己买几百万的医疗保险,但一定可以每三个月换一把新牙刷,好好刷牙,以避免日后花上千块钱拔牙镶牙。怎么知道什么是“正规方式”?——像有钱有知识有资源的人学习。幸好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壁垒比过去小得多。虽然资源条件不一样,但是能做到多少做多少,总是比不做要强。

四、关于吃苦

然后我想说说关于吃苦。穷人免不了要吃苦,但是很多人对吃苦这件事有误解。觉得我和六个人一屋睡上下床,每天就十块钱伙食费,还不算能吃苦吗?其实受累、受苦、和吃苦是有关联但不同的三件事。很多人以为自己在吃苦其实只是在受苦,是在被动地忍受某种改变不了的不理想状态。

真正的吃苦是卧薪尝胆的决心、能忍胯下之辱的勇气、和放下一切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举个例子。我有两个老乡,A和B。A是大专生,被招进了一家广告公司跑业务。三个月试用期满,也拉到了几笔业务,在打算给转正的时候人事部的随口说了一句:呦,你大专毕业呀,我们这里最次也是211本科。就因为这一句话,A第二天就没敢再去上班。因为觉得自己学历低在一线城市受歧视,后来回了老家,试过各种工作,始终挣着半死不活的3000块。

而B 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搬过砖跟过车,受过各种捶打。后来也去一广告公司应聘。招聘的人直接把简历摔还给他,说“我们这里最次也是211本科”。 B说我什么都不要,不要保底工资,不要五险一金,你就给我一打名片和一份空白合同就行了。后来B的业务果然做得很好。再后来B在北京开了一家专门做照明工程的装修公司,全国都有业务,还把某前公司的女副总拐走了做老婆,儿子送私校,在北京扎了根。所以真正的吃苦,是心里有目标,眼中有路,为此能忍下别人的白眼,能承受住暂时失败的打击,能挑战自己内心的懒惰和胆怯,能不害怕、不退缩地把一件事情做好,不论在这之前要承受什么。

另外一个例子。老乡C从北方到南方某地谋生,在一家安装安保设备的公司工作,因为不会说当地方言而受到同事的排挤。一年后被辞了。他抱怨说工友们不讲普通话,导致他听不懂工作安排,老板不喜欢他。有朋友这样开导他:排斥和自己某方面大不相同的人是人之常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自己不努力融入,难道指望别人主动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从你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自己因为不会说方言被排挤到现在有三四个月了吧?这三四个月期间你可曾想办法学说当地的话?请卖菜的老婆婆帮忙录下来自己一句句练行不行?三个月的时间如果花心思的话即使不会说,听总也差不多了。如果你花三个月能听得懂同事的交流,老板的指令,老板即使因为别的原因要裁掉你,至少心里也是佩服你的吧?也可能会愿意给你另外介绍个地方的吧?或者最次的情况,预计到自己被裁,能不能硬气点,最后那句“谢谢、再见”用方言来甩到老板和同事的脸上?

如果一个人能够主动吃苦,吃该吃的苦,那他被动的受苦就会越来越少。

五、关于避免掉坑

穷人的孩子因为抗风险能力低,难以承担试错成本,就尤其要避免选错路掉坑里。很多时候,你做十件对的事也不如少做一件错的事对自己的人生影响大 。如何避免掉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不做自己不懂的事,如果一定要做的话,看圈内专业人士怎么做。 注意,是怎么做!不是怎么说!比如一家近视眼手术矫正中心,不管他们如何宣讲近视眼手术的原理多么科学、设备多么先进,如果你发现准备给你做手术的医生是戴着眼睛的,那么你心里就应该打鼓了。毕竟,自己的身体是最诚实的。再比如,其实全世界的金融学教授都知道论十年以上的长期投资,100个基金经理大概只有4-5个可以跑赢大盘的,而且赢得也不多,更别提普通人了。教授们和基金经理们给自己人的建议都是“买大盘就好”。但是每个基金经理都忽悠你去买他的产品(要不然他们去哪里赚管理费!)眼看着一茬茬的韭菜前仆后继主动被割。(事实上关于“只买大盘”这件事有证据确凿论述严谨的经典教材阐述,但是这样的书总是没有“炒股秘籍”卖得好)。自己不懂的事尤其要看专业人士怎么选择。那么怎么找到专业人士呢,那就要看你在第一、二、三条上的积累了。找不到专业人士挨不到那个圈子的边的话,那就不要碰这件事!!!

再讲一件真事。在我的同学圈里,有做到500强财务主管去纳斯达克敲过钟的,也有送外卖的。有一天送外卖的同学说家里拆迁分了几十万,想存起来吃利息,在群里问应该存哪里。做财务主管的同学给的建议是:所有钱分成12等份,每个月存一份,花一年的时间把所有钱转到四大行的一年定期里。这样不仅可以安全地吃利息,还可以每个月都有一笔钱到期,以应对或者家里有人生病或者有更好的投资机会。

对于一个自己不懂的事物,一定要想方设法寻找专业人士的一件,否则的话,宁可缓一缓也不要急于动作,避免掉坑里。(这个例子也说明混圈子的重要性。如果这个送外卖的同学因为过于自尊敏感或是其它原因不愿意和财务总监同学打交道,那他就得不到这样有用的信息,可能就上了p2p的当了。)事实是能力强的人手指缝里漏下的一点资源信息都可能让你受益好几年。

六、关于自信

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够随意挥霍的资本,就要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把每一份工作做好,哪怕是你打算下个月就辞职的。你把一件事情做好,(哪怕是洗浴中心给人洗脚,也要做成最受客人欢迎的哪一个,也许就会有哪个贵人觉得你勤快踏实带走到他的企业呢),你在每一次成为最好的过程中,自信心会增长。这种自信心慢慢会成为你气场的一部分气场强大了,会在无形中影响人,将来创业的时候会更大可能有人信重你,追随你、帮助你。你过去和现在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在给你将来的事业大厦添砖加瓦。而你现在每一次放任自己的退缩和懒惰,“算了吧,我不适合干这个”,“这个没前途,费那么大劲干嘛”,都会让你自己的气场越来越小,影响力越来越小,都是在给自己的将来拆台。即使你在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要怀着决心和热情,把它做好。做好再辞职,“老子不干了,是因为我要去走另外一条更好的路了,不是因为我干不了!”

最后想说如果你努力过了,也只是混个温饱,那么也请尽力珍惜你温饱的生活,把你能把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带孩子一起玩耍,和爱人和言细语地说话,把一个简单的菜摆出好看的样子。毕竟,如果你自己都不会自己好一点,没有人会对你更好。毕竟,再过四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时候,已经“你一堆,我一堆,分不出谁是谁”了(冯巩语)。在活着的时候,专注做自己能做的事,该做的事,就是有担当,是好汉。看不起你的人,是他们浅薄。

七、一部小说引发的多说几句

有一部已经火了两三年了的网络小说《魔道祖师》以及依此改编的电视剧《陈情令》,里面的主人公魏无羡英俊潇洒武功高强,人品个性至臻至善,一腔热血待天下,救了无数的人,最后却遭小人构陷无辜惨死。我觉得他的身世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有有德行和智慧的师长扶持的重要性。他有以一敌三千的本事,却没有看透世情的眼光,在金陵台上当场让当时的仙督金光善丢面子下不来台,遭人怨恨忌惮,导致最后被截杀。他想要救已成为仙督家奴隶的自己曾经的救命恩人,完全可以私下讨要,以自己对修仙界对仙督有用为筹码;再或者联合有正义感和能说得上话的另外几家(比如蓝家、聂家),摆事实讲道理,光明正大地为自己争战功的酬劳,金银财宝权力都归别人了,自己要几个战俘到身边大佬们真的在乎吗?可惜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师傅都早死了,他一个赤子丹心的少年,空有一身精才绝艳的本事,就因为只知道正面和人硬刚,最后下场悲惨。诚然作者就是要写这样一个令人痛彻心扉的故事,但是如果有人能教他一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也可以留得长身更好地”除奸扶弱“啊!我和朋友说了自己的观点,朋友笑话我说,你这是想要二十岁的人有四十岁的阅历,怎么可能?不是完全可能,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啊!如果少年能认识到自己缺什么,能放下自己的傲气,不是宁折不弯,而是遇事换一种处理方法,肯圆缓些肯给自己找助力,比如他如果实话实说聂大就一定会欣赏他,蓝大也会愿意帮他,江澄也在可争取之列,他也不需要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就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啊。

所以越是家境不好缺乏社会支持的孩子越需要及早弄明白整个社会的运行规则和人生的大步骤,才能路子走得顺,因为不会有人时时在你身边提醒你替你擦屁股。少年的时候要放下自己的自卑或者自傲,虚心学习,为此可能需要忍受许多的辛苦和屈辱,把每一份经历都当作学习的机会,就不会被束缚在暂时的困境里,终有一日会厚积薄发,不说一定干成什么大事业,强过父母的境遇总是有大可能的。如果有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在打工的时候被老板辱骂训斥,不是萎靡不振(”天哪!这世道为什么如此不公,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或是负气而走(”这么欺负人老子不干了!“),而是能理智地想:我一定要尽快把这家的核心技术学到手业务搞熟悉,将来自己当老板一定不这样带队伍,那这篇文章就没有白写了。

再多说两句。又看到一篇小说,是阿草太太写的《魔道祖师》的同人文《逐日》。小说里出身邪恶大反派家族的但是无辜的小孩在不记事的时候就被名门正派的师傅收养,但后来长大的时候真实身份败露,被同门因偏见所不容,自己家人都早已在大清洗中死光,然后又不得不离开养大自己的师傅,在谈到没有了家族荫蔽和师长照护自己一个孤儿如何在江湖上安身立命的时候,他说:“要会赚钱,要有武力自保,要好好学习有一技之长,知道合作与靠山的重要性”。我看了,再次感慨,自己十七岁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认识!当然,小说主人公是后来开宗立派名扬天下的人物,悟性自然不是普通人可比;可是,如果我十七岁的时候能有这么系统、透彻的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那现在的境况肯定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分析一下:

“要会赚钱” -- 穷人家的孩子就更别想什么“有情饮水饱”了,也别觉着研究什么哲学问题能拯救世界了,先修身齐家再说。

“要有武力自保”--要重视身体健康,不要扮酷或是大意养成什么吸烟之类的对长期健康有害的不良习惯。

“要好好学习有一技之长”-- 趁年轻进入一个进入壁垒高的行业,学一门不容易被替代的技术。比如说,服装厂车衣服就容易被替代,而理发这么个性化的就很难使机器,如果不得不进服装厂打工就要想办法到销售或者至少也是制样组里去。

“知道合作与靠山的重要性”-- 不多说了。在你刚踏入社会的头几年,谈恋爱不重要,挣钱只要够基本生活就行,重要的是学习和交靠得住的朋友。这个时候如果同龄人嘲笑你穷,嘲笑你单身狗,家里埋怨你挣钱少,要能受得住别人的眼光、耐得住身边的寂寞,要有信心你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最终会在十年二十年后让你能超越和自己同样出身而过于关注短期目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