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
缤纷的春日即将把接力棒交给热情的夏姑娘,小长假期间,五四广场游人如织。“五月的风”矗立海边已25年,挺拔的身躯,腾空而起的“劲风”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熊熊火炬,为碧海蓝天增添了一抹耀眼的红色。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五四运动103周年,在青岛,我们行走“五四”之路,寻找五四印记,并走入各大场馆,寻觅五四展览和活动,重温惊心动魄的往事。
1
山海关路11号
失去良机,王正廷据理力争
山海关路11号,欧式别墅,建于1934年,中国建筑师陈其信设计。初为民国时期外交部长王正廷所有。
这是八大关一栋别墅的介绍。王正廷是谁?他与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这要从头说起。
1897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强行侵占青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找到了实现其扩张野心的有利时机。“欧战爆发后,英国希望日本参战,出动军队清除德国在东亚的海上势力,以保障其在东亚的经济利益。日本遂以实施《英日同盟条约》义务为借口,于1914年8月15日向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立即撤退在日本和中国海面上的全部军舰,不能撤退者立即接触武装;德国在9月15日以前将全部胶澳租借地无偿无条件地交给日本,以备将来交给中国。日本将德国答复的期限限定为8月23日中午之前”,青岛市档案馆的《图说五四运动与青岛》中详细记录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前因后果,此时的中国还没有意识到日本的图谋,是年8月18日,北京政府电示驻日公使对日“声明本国政府申谢日政府真诚友好之意”。
然而,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
其实,德国早就担心日本对胶澳租借地采取军事行动,在建设青岛时,就备下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在日本递交最后通牒之前,德国驻华代办就向北京政府私下表示:德国可以以获得补偿为条件,将胶澳租借地直接归还中国。日本知悉消息后横加阻挠,北京政府未敢接受德国的建议,青岛丧失了避开战火的线生机”。
良机不再,国土难收。
1914年8月23日,德国对日本最后通牒未作答复,日本遂对德宣战。11月7日,德军投降,日英联军攻占青岛。
战事结束后,英军随即撤离青岛,而日本则绝口不提撤兵之事。“1915年1月7日,北京政府正式照会日、英两国政府,声明取消特别中立外区域,要求撤走在此区域内的外国军队。对此,日本政府极为不满,借机抛出了其早已酝酿的‘二十一条’要求,不仅企图长期霸占胶澳租借地,还要攫取关系中国民族命运的要害利益,在独霸中国的侵略道路上迈出置中国于死地的关键一步”。
尽管中国无数次交涉,日本就是不交出青岛,一次次挑战着中国人的底线。
经过四年多的战争,一战终于走向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就清楚地知道,逼迫北京政府签暑《民四条约》,毕竟是强盗行径,缺乏公理和道义支撑。所以不但与英、法、俄、意缔结支持其图谋的密约,还通美国承认其在华优越地位。“即使如此,日本政府仍感到不足,遂诱使北京政府于1918年与其缔结山东问题的条约,谋得第三重保障。这些卑鄙的政治阴谋为中国收回青岛设置了重重障碍,直接导致巴黎和会中国关于青岛问题的外交失败”。
这是日本寺内内阁玩的手段,为确保其在山东的利益,以借款为诱饵,与段祺瑞政府进行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称日军会从胶济铁路沿线撤往青岛,且各地所设民政署一律撤销,胶济铁路护路警察,日本人只担任教官,胶济铁路中日合办,不过大站须聘用日员。全权大使章宗祥当即表示“欣然同意”。“换文中的内容表面上是日本人退让,实际上铁路等设施仍在日本控制之中,中国‘欣然同意’,将来无法向国际机构提出申诉,这就种下了巴黎和会上的一大祸根”。
“日本之占(山东),此不仅有害于中国,并且危机世界之治安。许日本在山东有特殊之地位,不啻增加日本在中国统治之权,向使日本一方面开采山东之矿产,一方面使用山东四千万之华民。其为害于世界,不亦大于德国多多耶”。——《远观周报》访谈(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五号)(摘自《五四事件回忆》)
这段话出自浙江奉化人王正廷(1882年~1961年)。
1919年,作为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全权代表之一,王正廷坚持拒签对德和约,获得国内舆论好评。“他和顾维钧应该并称‘双雄’”,石源华在《王正廷:曲折多奇的外交人生》一文中,不赞同不少人对巴黎和会“褒顾贬王”的倾向:“在以往的论述中,认为王正廷遇事退缩,作用远不及顾维钧,但他比顾氏更为强硬”。这一点,从王正廷在北京政府下令签约的紧要关头之时可以看出,他甚至违背禁令,通电国内揭露北京政府的训令内容,表示“誓必死争”,痛陈一旦签字,则中国“气馁势孤,永劫不复”,激起国内舆论激烈反响,最终实现中国拒签和约。
所以,王正廷回忆称:“我一生有一桩得意事,就是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正因为王正廷表现不俗,所以后来接收青岛时,由他来全权负责:1922年3月,王正廷以鲁案善后督办的身份,主持接收山东权益。鉴于和青岛缘分深厚,他于10年后,在荣成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建造别墅栖息,将青岛这个曾为“他乡”的城市,变成了“故乡”。
2
五四广场
还我青岛,来自五月的呼声
五四广场,站在雕塑下,一种凝聚感和厚重感油然而生。五月的风,是青岛的标志性雕塑,建于1997年,作者是黄震,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达500余吨,是我国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
聆听海风吹过,“还我青岛”的呼声由远及近。
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巴黎和会上的代表们有底气据理力争?
五月初的北京,同样正值春夏之交,鲁迅先生在日记中记了一个“昙”字。在亲历者们不同的记录中,有相同的天气,晴朗,有风,有云。
巴黎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传来,群情激奋,尤其是爱国的学生们,号召救国。
于是,1919年5月3日,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了全体学生临时大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北京师范大学)、法政专门学校、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他们决定联合各界一致力争,通电巴黎专使,坚持不在合约上签字,通电各省于5月7日国耻纪念举行游行示威运动。
5月4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13校代表,在法政专门学校开会决议下午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
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
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火烧赵家楼。随后,军警出面控制事态,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学生游行活动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之后,上海、天津等地学生、工人纷纷响应,并引发了工人大罢工。
青岛,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3
龙江路11号
老校长,曾经的五四闯将
龙江路11号,杨振声故居。1930年,他来到青岛,受命担任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广揽名师,离他住处不远的老舍故居、梁实秋故居等,都见证了一个大学的群星闪耀。
而杨振声与青岛的缘分,其实早在他在北京上学时就已注定。
“五月四日是个无风的晴天,却总觉得头上是一天风云。各校的队伍向天安门会城五千多人的示威洪流,青年们还是生平第一次参加这样声势浩荡的群众运动。这洪流首先卷向东交民巷,向帝国主义者示威”,在《回忆五四》中,杨振声写道。
站在队伍的前面,山东大汉杨振声的呼喊着异常响亮,而它们“像火山口里喷出的烈火,燃烧着每个青年的心”。在回忆中,他还原了“火烧赵家楼”的经过。冲破警察的包围,打进大门,“失算在于忘记堵住他的后门,学生前门进去,曹、陆后门溜掉了。章宗祥逃跑不及,群众打了他个半死。搜索到下方,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
一场大火让警察有了“杀人放火”罪名捕人,王统照等中后部学生“不明所以”地混乱撤退,杨振声等几个带头的学生断后维护秩序,不幸被捕。“当时还是无经验,若大家整队而入,整队而出,警察是捕不了人的”,杨振声在回忆录中总结了这次教训。
五月七日,被捕学生出狱,可是刚出来不到半个月,杨振声又被捕入狱了。这次当然也与五四运动有关。1915年5月7日,是日本为“二十一条”提出的最后期限,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作国耻日。这同时也是山东问题争端的症结所在。杨振声所在的学生联合会出了一份《五七周刊》,以小报的形式进行演讲分发,结果刚没出几期就被扣留。杨振声等四个学生要求警察总署办归还,交涉中,警察总监吴炳湘软硬兼施,后恼凶成怒,将杨振声等人扣留到一间阴湿发霉的小屋子里去。“我们被隔绝于此,成天躺着,两眼望着那小小的纸窗,它透进了外面的光明,可是遮住了外面的一切!”
一星期后杨振声被释放,同年11月便出国留学。
1924年回到祖国,投身于教育事业,历任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教授。1930年任国立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校长,任职期间,民主办学,广罗人才,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一时间学者名流云集,人才济济,灿若群星,迎来国立青岛大学第一个黄金时代。
4
观海二路49号
“五四”之日,他笔下的众生相
观海二路49号,正在改造的王统照故居,曾经迎接了大批文人学者。
王统照(1897年~1957年),字剑三,他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更是青岛新文学的拓荒者。
1927年4月,他举家迁到青岛观海二路49号。“他喜欢青岛淳朴的民风,这里比较安定。他在观海二路买地,自己出钱盖了49号这一圈房子。那时那里住户不多,买地很便宜,他还在后面的观海山建了一个望海亭,能看到海,现在已经没有了,让日本人给毁了。”青岛文史专家、青岛大学教授刘增人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统照曾在青岛居住30余载。而他在来青岛之前,曾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游行的队伍中就有他的影子。王统照的三儿子王立诚曾说,参加“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运动,对父亲影响至深。出生于相州镇首富之家,王统照没当纨绔子弟,而是鹤立鸡群地在文学史上崛起,确实与五四运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1946年五四节前三日,在青岛,他写下了回忆文章《“五四”之日》,该文章载于1947年5月4日、5月5日的《民言报》文艺节特刊。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国大学的学生,年轻的王统照涌动着热血,只是站在队伍中间,他甚至都不知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王统照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平民的反应:“学生们这一大片!喊得什么?”一位老人问车夫。车夫大声道:“您老耳朵不听用了,没听见这是要‘誓死收回青岛’‘打倒卖国贼’吗?青岛!青岛在山东,是咱中国的!……”“青岛是好地方我走过的,那还是光绪末年,德国人修的铁路那时到了济南,日本人又夺了去!可要怎么收回来啊?”车夫愤愤地道:“有汉奸里应外合便不好办,学生们这是要先与汉奸算账!”火烧赵家楼之后,巡警抓人,游行队伍立刻大乱,人们拥挤推搡,差点发生踩踏事故,现场遗落的各种物品更是杂乱不堪,“我亲眼看见一位的大褂把正襟缺了,一位的两只脚却穿着黑白不同的鞋子”,而在队伍中间的王统照甚至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只能跟着后退,结果“覆卧地上幸未被踏……并且下唇还被小石块碰了一下,微微作痛”。
晚上回到宿舍,“有个原患十几天伤寒的同学,因病没有在场,他突然从卧床上一跃而起,‘我的病也好了!——我后悔没到天安门去!’”他们聊得群情激扬,就“连雇的厨役也抹着白围裙立在门侧,凝神倾听”,“暗夜沉沉的京城也被‘赵家楼’的时间映放出一片曙光。同时,这片东方的曙光射遍了全中国。从是日起,揭开了中国史的‘新’页”。
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青岛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