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欧阳修也是史学家尽管唐代建立史馆制度,掀起了第一次官修史书的高潮,但要论哪个朝代的史学成就最高,还得数宋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聊一聊宋代谏官的地位及意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聊一聊宋代谏官的地位及意义(走上巅峰的宋代史官)

聊一聊宋代谏官的地位及意义

壹 欧阳修也是史学家

尽管唐代建立史馆制度,掀起了第一次官修史书的高潮,但要论哪个朝代的史学成就最高,还得数宋代。

公元960年,赵匡胤结束唐末以来的五代乱世,建立了大宋王朝。与唐代相比,以文立国的宋代更加注重修史,不仅继承了史馆制度,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设立了起居院、日历所、编修院、会要所等多重机构,为修史提供一条龙服务。

宋代重文轻武,史官地位较高,有时连皇帝也要忌惮他们几分。一次,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园弹雀,有人说有急事请见。他忙召见对方,一问事情很平常,就有些生气。对方说:“臣以为这事要急于弹雀。”赵匡胤更生气了,用斧柄撞落了对方的两颗牙齿。这人也不说话,俯身把牙齿捡起来放入怀中。赵匡胤怒道:“难道你还打算告我?!”对方说:“臣不能告您,但自有史官记录此事。”赵匡胤一下子就怕了,忙赔着笑脸赏赐对方金帛,以保全自己的名声。

除了大规模的官修史书,宋代也盛行私人修史,且在内容、体例等方面多有创新。

比如,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他年轻时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目睹洛阳牡丹之盛,遂写下了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该书涉及洛阳牡丹的24个品种,不仅记载了它们名字的由来,还讲述了洛阳民间爱花、赏花、养花等风土人情。

当然,欧阳修写牡丹谱记只是牛刀小试。作为一名史学家,他更具分量的作品是《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北宋开国之初,宋太祖就命薛居正监修《五代史》(即《旧五代史》),总结兴衰治乱之道。此书写得仓促,史料剪裁等较为混乱。宋仁宗时,欧阳修与宋祁等人奉命修撰《新唐书》,前后花了17年时间。此外,他还出于史学家的使命感,自己写了一部《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宋代修撰的前代史书很多,其中,《新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都在二十四史之列,此外还有《唐会要》《九国志》《南唐书》等。

不过,宋代史学的巅峰之作,还是司马光在洛阳主持修撰的《资治通鉴》。

贰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它被视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为修撰这部史学巨著,司马光耗费了近20年的心血。他本是私人修史,自编教材为宋英宗授课。没想到,宋英宗对此非常看重,让司马光挑选助手,成立书局,把史书好好地写下去。

公元1066年,司马光的书局成立了。他选了两位助手,一是刘攽(bān),主编汉史;一是刘恕,主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几年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刘攽被贬出朝廷,离开书局,刘恕则回到江西老家,继续完成书局的工作。

司马光本是王安石的好友,但因反对变法,二人成了政敌。公元1071年,司马光不顾宋神宗的挽留,带着书局离开朝廷,退居西京洛阳,在独乐园中潜心著述。此时,追随在他身边的是范祖禹,主编唐史。

范祖禹是司马光好友范镇的侄孙,年纪较轻。在书局中,司马光最倚重的人还是刘恕。

刘恕比司马光小13岁,家境贫寒,性情耿介。他精于史学,18岁就考中进士,司马光对他推崇备至,遇到疑难问题,都要交给他来处理才放心。

公元1076年,为当面和司马光商量修书事宜,刘恕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在独乐园住了近一年。回去后不久,他就因病去世了,年仅47岁。司马光悲痛不已,只得让儿子司马康加入书局,校检文字。

公元1084年,这部史学巨著终于完稿。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并作序。

《资治通鉴》成书后,历代学者多有续写。其中,南宋李焘(tāo)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被称为“《通鉴》后不可不读之书”,是续书中的佼佼者。

李焘一生清贫,博通经史。他为续写北宋王朝168年的历史,不惜花费40年的时间,一边收集国史、实录,一边大量采用笔记小说、私史、志铭等,使续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不过,为表示对司马光的尊重,他“不敢言《续通鉴》”,只将自己的书称为《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人热衷于修史、读史,使宋代史学取得了极高成就。如南宋初年,郑樵“集天下之书为一书”修成《通志》,这是宋代史学在《资治通鉴》之后结出的又一硕果。

叁 邵雍后人著《邵氏闻见录》

在洛阳,司马光最好的朋友是邵雍。

邵雍比司马光大8岁。当年因爱洛阳的山水及风俗之美,他特意迁居于此,并在安乐窝娶妻生子。洛阳是北宋的文化中心,尽管他不愿出仕,但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家中时常名流云集。

司马光来到洛阳后,平时著书之余,最喜欢找邵雍或切磋学问,或“春看洛城花,秋玩天津月”,分享生活中的乐趣。

公元1077年秋,邵雍去世,留下了23岁的独子邵伯温。司马光对邵伯温照顾有加,司马康也与邵伯温成了知交。后来司马康因病早逝,其子就是由邵伯温抚养长大的。

因随父亲久居安乐窝,邵伯温对西京洛阳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知道“洛中风俗尚名教,虽公卿家不敢事形势,人随贫富自乐,于货利不急也”。因为父亲的关系,他也结交了许多身居洛阳的显贵名流,看到或听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晚年,他将自己的这些见闻著成一书,就是《邵氏闻见录》,又称《河南邵氏闻见录》。

《邵氏闻见录》共20卷,记录了北宋时期洛阳士大夫的生活,内容涉及司马光等人的“前言往行”,包括自宋太祖以来的皇室秘闻、北宋大臣的逸闻趣事等,描写了很多真实、生动的细节。其中,不少内容都是邵伯温的“独家发布”,对后人了解北宋历史很有价值。

邵伯温活了78岁。北宋末年,他入蜀任职,曾在乐山大佛崖壁题“弥勒大像”四字,并将蜀地的寓所命名为安乐窝。

邵博是邵伯温的次子,南宋时被赐同进士出身,他继承父亲的著述事业,为《邵氏闻见录》作了续书。

后来,人们为了便于区分,将邵伯温的著作称为《邵氏闻见前录》(简称《前录》),将邵博的著作称为《邵氏闻见后录》(简称《后录》)。

与《前录》相比,《后录》内容更加繁杂,记载了许多宋代著名文人如欧阳修、苏轼、曾巩等的往事,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