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话是什么?1.松阳话是松阳人的母语,是松阳人的第一语言——生活语言普通话是松阳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工作语言;英语对松阳人来说,是第三、第四语言,是个人发展语言过去的松阳人一出生就学说松阳话,平时交流也习惯用松阳话现在的松阳人也必须会说地道的松阳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松阳话搞笑:记住松阳话记住乡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松阳话搞笑:记住松阳话记住乡愁

松阳话搞笑:记住松阳话记住乡愁

松阳话是什么?

1.松阳话是松阳人的母语,是松阳人的第一语言——生活语言。普通话是松阳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工作语言;英语对松阳人来说,是第三、第四语言,是个人发展语言。过去的松阳人一出生就学说松阳话,平时交流也习惯用松阳话。现在的松阳人也必须会说地道的松阳话。

2.松阳话是松阳人的语音识别码。松阳话是松阳人的另一张身份证——语言身份证。还有什么东西比方言更能证明你是松阳人?在异地他乡,还有什么东西能让你瞬间发现松阳同乡?毫无疑问,是松阳话。如果一个松阳人不会说松阳话,那松阳人跟其他地方的汉人又有什么区别?会说松阳话的松阳人才能算是百分百的松阳人。

3.松阳话是吴方言区丽衢片的一个地方方言,是松阳地方文化的载体。松阳话是古老的语言,更是与时俱进的方言。松阳方言是古代外来移民尤其是北方移民与松阳本地先民经过两千多年的融合、发展和升华,形成的独特的地方方言。它的语言成分包含北方方言、南方吴语、越语、楚语、闽语等。在漫漫岁月长河中,松阳话还通过不断吸收新词语,来丰富松阳话词汇。

为什么要记住松阳话?

1.因为松阳话是上中古华夏语言的“活化石”,是松阳乃至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松阳话是松阳人民最宝贵的语言财富。可以这么说,松阳话是古代中原的官话——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松阳话既古老又独特。如代词“你我他”的特殊双音节表达,全国少见;弗(不)、咥(吃)、洽(湿)、漼(深)、窠(窝)、埘(鸡窝)、揄(看守)、霝(落下)、状(淋)、睏(睡)、忖(想)、囥(藏)、腹(肚子)、候(等)、伆(远)、撨(擦,拭)、厝(房子,家)、箸(筷子)、无涉(无关)、惊觳觫(因惊惧而起鸡皮疙瘩)、盫(密封使其发酵)等一大批古字、古音,绝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不存在;松阳话用名词来修饰程度形容词也很特别,如铁硬、铁实、屁轻、尿臭、墨乌、粥洽、冰凊等;还有一个特别的程度副词“伭”等,举不胜举。

经研究,松阳话有32个声母(普通话21个)、56个韵母(普通话34个)、8到9个声调,没有轻声(普通话4个,有轻声)。松阳话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如没有翘舌音(古无舌上)、没有轻唇音(并母、滂母)等等,尤其是非常完整地保留了古入声。这与《广韵》《集韵》中的注音保持高度的一致。

2.松阳话在发展松阳旅游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松阳古村落离不开古老的松阳话,松阳的古村落失去了松阳话就像一个人失去了灵魂。

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松阳旅游正在起步,正在奋起直追。松阳特色旅游必须融入松阳话因素。“非遗”松阳高腔保留了很多自己的腔谈,这也是它成为古老、神秘、神奇的一个元素。

松阳古村落要活态保护,必须要有会说松阳话的松阳人居住。没有人居住的老房子,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人说的松阳话,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3.二十一世纪,松阳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松阳县有着四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历史,松阳话形成系统也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可是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挽救的话,预计20年后,松阳将有三分之一的人不会说正宗的松阳话,50年后松阳将有三分之二的人不会说松阳话, 100年以后,松阳话只有在书里、语音库里才能找到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从改革开放开始,从村村通公路开始,从外出打工开始,从下山脱贫、城镇化开始,从学校撤扩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开始,从推广普通话、全民学英语开始,不仅是松阳话,其他地方的方言,各少数民族语言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对各地方言、民族语言的冲击丝毫不亚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

进人21世纪以后,很多松阳小孩逐渐失去了教方言、学方言、说方言的环境。为了将来外出谋生,年轻一代从小就被有意识地学习普通话和英语,不再说松阳话了。在家中,往往是祖父母说松阳话,孙辈大致听得懂却不会说,松阳话这种活泼生动、与自然紧密结合的语言即将成为只在老人记忆中的语言。

随着工业文明在松阳大地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受到空前挑战,一大批农耕文明方言词汇(如土木结构房子词汇、老街老厨房词汇、稻田耕作词汇等)也跟着快速消失,一些特殊、特定年代词汇随着一拨拨老年人的过世而永远消亡;大量词语已经渐渐被普通话词汇、新词语所代替。松阳话正在离我们远去,松阳话即将成为我国正在消失的方言之一已经不再是杞人忧天,如再不进行抢救性挖掘保存、干预性研究传承,时间一长,恐怕就真的来不及了。

怎样才能记住松阳话?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的多样化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任何一种语言、文化的消失都是不可逆转的,其损失都是不可弥补的。

松阳话不仅是松阳人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方的,才是特色的。

“宁舍祖宗田,不弃祖宗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如何,松阳话都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嘴里丢失。无论走到哪里,学习和传承松阳话,都是每一个松阳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发展,不管你嫁、娶了哪个地方的人作为你的人生伴侣,都不要忘了自己的乡音,不要忘了祖宗言,不要忘了松阳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松阳话寄托的就是乡愁,松阳话就代表着浓浓的乡愁。哪一天你丢失了松阳话,那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你也丢弃了乡愁。

挖掘、拯救、研究、传承松阳话,目前还停留在个体层面,但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是政府的事,它需要有个固定的场所,有人牵头,有个由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来共同合作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挖掘、拯救、研究、传承松阳话,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仅靠个体自觉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挖掘、拯救、研究、传承松阳话,我们已经不能再等待。让我们像保护延庆寺塔一样保护我们的松阳话,让我们像保护松阳高腔一样保护我们的松阳话,让我们像保护古村落一样保护我们的松阳话。

唯有如此,古老的松阳话本世纪才不会在松阳这片土地上消失;唯有如此,未来的松阳人才能记得住乡音,记得住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