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近几年有什么剧最能揭示家国大义,什么剧最能体现将门之风、庙堂之争,《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一定值得被提名。不止这些,家文化、君臣关系、男女间互相尊重、彼此扶持的故事都在《风起长林》里有被揭示。

同样是《琅琊榜》,为何许多人不愿意去看《风起长林》?

2015年《琅琊榜》的热播带给了我们梅长苏和霓凰的揪心爱情、靖王景琰的坚守和大道,一时间,《琅琊榜》火遍全国。胡歌精湛的演技、逻辑严密的故事情节、鲜活多面的人物设定,都使《琅琊榜》一时间为人津津乐道。或许是《琅琊榜》珠玉在前,许多人都先入为主,在2017年《风起长林》与大家见面后,大家纷纷说出了“没有胡歌的《琅琊榜》坚决不看”这样的言论。

并非《风起长林》不好,只是没被发现他的闪光之处。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第一部的关系(被严重低估的剧)(1)

那么,《风起长林》到底讲了什么,是否值得一看?

大梁朝局安稳,但边境战火不断。 自靖王景琰赐下“长林”二字,已过两代,长林军守护大梁北境,屡获军功,威名赫赫,却遭受朝堂之上无端的猜忌和暗算。

萧平旌与林奚自幼订亲,林奚母亲却带着林奚抗旨出逃,改后换面,她不愿女儿再饱受嫁给征战之人、不知生死、无力相守的痛苦。

北境交战,长林军副帅萧平章被断掉前线补给,困守孤城,身中箭伤,危在旦夕。林奚身为济风堂堂主随黎老堂主前往医治。

萧平旌不喜欢朝堂纷争 ,只身琅琊阁学艺,坚持不肯下山,但听闻大哥战伤,便火速下山联合 林奚携手查案。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第一部的关系(被严重低估的剧)(2)

故事的开始娓娓道来,细致绵长,合乎情理又暗藏玄机。

到故事中期却满是揪心和遗憾:濮阳缨 因灭国之仇潜伏在大梁,勾结琅琊榜第一东海国主墨淄侯,暗中瓦解梁帝势力与长林府,两人于京城四处投毒,疫情迅速蔓延。

萧平旌与萧平章在调查中先后中毒。此时恰逢北境边境急危,萧平章放弃救治,奔赴前线支援、毒发而亡,蒙浅雪守寡,林奚消沉出走浪迹天涯。 梁帝驾崩,大渝大举进犯 ,荀白水与莱阳王萧元启佞臣当道、长林军号被废。萧元启 卖国谋逆。

可以说,《风起长林》完美延续了《琅琊榜》的家国情怀,甚至更甚。 萧庭生、萧平章和萧平旌都继承和发扬了梅长苏 和萧景琰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

《风起长林》的精神高度足够高, 格局足够之大,家国情怀体现地淋漓尽致。在这一点上,它绝对不输《琅琊榜》,甚至更甚。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第一部的关系(被严重低估的剧)(3)

比榜一更痛

许多人看之前的轻蔑 不看好,都转换成了看之后一句“比榜一更痛”。

前期的长林军所向披靡、屡建奇功,最后却被削去军号、除去编制。

萧庭生一身正气、满腔忠义,最后却在朝堂上的满声非议声中病发而死。

萧平章处处小心谨慎,唯恐遭小人陷害;奸佞却无处不在、锱铢不让。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我长林男儿,誓死不退。”

“只要能相聚,自然哪里都好。”

“长林风骨的承袭和延续,并不仅仅是在血脉之间。”

“长林之重,重在保境安民。”

故事的最后,萧平旌终于还是违背了自己少时的景愿,扛起了长林府的大旗,将二十万皇蜀军斩于马下,却跪送自己的父亲离世,看着长林府被卸下长林匾框,至此封府。

或许如同《琅琊榜》结局说过一般:“这里的风,从来就没没有停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