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但它对人体的作用一直以来却都被大大低估近期,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维生素D缺乏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它能降低常见癌症的发生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感染性疾病,还可调节胎盘的发育和功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富含维生素d的疾病?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富含维生素d的疾病(维生素D可skr好东西)

富含维生素d的疾病

维生素D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但它对人体的作用一直以来却都被大大低估!近期,有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维生素D缺乏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它能降低常见癌症的发生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感染性疾病,还可调节胎盘的发育和功能。

维生素D有哪些神奇的效用?哪些人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该如何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邓宇虹来给大家解密。

维生素D真的是“神通广大”

邓宇虹介绍,人体里的维生素D主要有两种,即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前者来源于植物,后者是来源于动物。

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需要通过日光照射才能合成维生素D。人类皮肤中存在维生素D的前体--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

“但是这种维生素D3还不是活性成分,它还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变成活性维生素D。”邓宇虹说,我们吃进去的维生素D2或D3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要经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维生素D被我们熟知的作用就是促进钙吸收,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实它还有很多作用,包括:降低常见癌症的发生率,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感染性疾病等。

此外,维生素D可调节胎盘的发育和功能,这表明孕妇维持较好的维生素D水平可预防如流产、先兆子痫和早产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宫内及婴幼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可降低1型糖尿病、哮喘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

“总的来说,治疗和预防维生素D缺乏,对于所有人群,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整体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邓宇虹说。

维生素D缺乏该怎么补?

哪些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邓宇虹指出有这八类人群: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做过胃分流术的人群;肝病、肾病或消化道疾病,例如节段性回肠炎或乳糜泻;高纬度、生活在北部地区的人;晒太阳少的人;黑皮肤的人;年龄大于等于50岁;母乳喂养的婴儿以及青少年;限制动物性和奶制品摄入的人。

检测血清25-(OH)D是临床上评价维生素D状态的最好方法。但邓宇虹说,大家平时没必要常规监测这一指标,只有出现维生素D 缺乏症状或易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可去医院检查。

如果已确诊维生素D缺乏,该怎么办?邓宇虹表示,这种情况可到营养科咨询,医生会帮助制定最佳的维生素D补充方案。

维生素D的来源包括三方面:日光照射、天然食物和补充添加(强化食品、膳食补充剂、药品)。邓宇虹指出,人体90%的维生素D来源于日光照射,另外10%来源于食物,所以要保持维生素D充足需经常晒太阳,保证足够的紫外线照射。

为了避开剧烈日光曝露,她建议,早上10点之前或者下午3点之后晒太阳,露出头脸部、双上肢、双下肢(暴露体表面积15%以上),日晒时间20-30分钟。但在树荫下、房檐下、玻璃阻挡、防晒霜、衣服遮盖、地理位置、肤色等,都会影响日晒的效果!

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中,但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D很有限,因此可适量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中国营养学会建议,0-64岁(包括孕妇、乳母)每天需补充400IU,65岁及以上每天补充600 IU。

邓宇虹提醒,虽然维生素D对人体很重要,但如果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会产生呕吐、恶心、食欲不振、便秘、体重下降、肾脏受损等等不适反应,因此已确诊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记者】李秀婷

【通讯员】林楚慧 曾婷

【校对】符如瑜

【作者】 李秀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号~医疗~广东健康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