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写了很多篇文章,介绍到了葡萄牙。不过,大多数聚焦在新航路开辟这一事假上。毕竟,这个是葡萄牙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这个崛起于伊比利亚半岛的欧洲国家,曾一度脚踏三大洋四大洲,建立空前庞大的葡萄牙帝国。

现在的葡萄牙,已经沦落为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人畜无害的“逗牙”,虽然葡萄牙仍然时不时的出来蹭一下热度,但是现在能让大家想到葡萄牙的,可能就剩下著名的球星——C罗。

其实,葡萄牙除了“C罗”,还有另外的一张名片也深受人喜爱,那就是葡萄酒。

如何描述葡萄牙黄金一代(开局一水果结局一)(1)

葡萄牙的葡萄酒

说到了葡萄牙跟葡萄酒,很多的人自然会想到,葡萄牙这个国名跟葡萄有没有关系。毕竟是“葡萄长出的芽”嘛!在网上搜索“葡萄牙和葡萄”的时候,就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但是大部分都是不全面的。

今天,填哥就跟大家理一理葡萄牙跟葡萄和葡萄酒的关系。

葡萄牙国名:跟葡萄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葡萄牙国名是葡萄牙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Portuguesa),来源于葡萄牙沿海城市波尔图。这个名称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罗马人来到今天的波尔图之后,发现这个地方是一个不冻港,于是给它取名: Portucale(波图卡莱)。后来演变为Portogal。938年,波图卡莱由莱昂王国委任一个贵族家族进行治理,这个贵族的爵位为伯爵。

经过多年的战争后,1143年,莱昂王国被迫承认恩里克斯为葡萄牙国王。葡萄牙独立,称为Portugal王国。开启了葡萄牙历史上新的篇章!

而中文把葡萄牙国名翻译为“葡萄牙”,其实也跟葡萄没有多大关系。“葡萄牙”是直接从葡萄牙语翻译过来的。

由于跟葡萄牙交往很多,又没有统一名称,于是明清早期对葡萄牙的称呼有很多种,如佛郎机、蒲都丽家、卢西达尼、大西洋、西洋、捕道倪、博尔都噶哑、波耳都欺、布路亚......五花八门。

时佛郎机已并满剌加,益以吕宋,势愈强横行海外,遂据广东香山澳,筑城以居,与民互市而患复中于粤矣。——《明史·吕宋传》

大清国大皇帝、大西洋国大君主,两国彼此友睦历有三百余年,因愿倍敦友谊俾永相安,曾于光绪十三年三月初二日,在大西洋国京都理斯波阿,两国派员会议节略四条。——《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而中国最先出现“葡萄牙”这个国名的,是福建巡抚徐继畲编写的《瀛环志略》,当时他参考的是美国传教士雅裨理的译名。而雅裨理常年居住在闽南,对中国的闽南语比较熟悉,而不熟悉中国北方汉语。而“葡萄牙”这个名称又比较好记,所以就广为流传。到了清朝末年,在文献中,“葡萄牙”这个名称已经广为使用了。

如何描述葡萄牙黄金一代(开局一水果结局一)(2)

世博会葡萄牙馆

所以说,无论中文名称“葡萄牙”还是葡萄牙语Portugal,都跟葡萄八竿子打不着关系。

不过,虽然Portugal的由来跟葡萄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葡萄牙人”的英文翻译Portugieser却是跟葡萄大大的有关,因为Portugieser除了指葡萄牙人之外,还指一种产自奥地利的酿酒葡萄!传说这种葡萄的原产地就是葡萄牙!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就不知道了。

葡萄牙的葡萄发展史

虽然,葡萄牙国名的来源跟葡萄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葡萄跟葡萄牙的关系可就非常密切了。

早在四千多年前,伊比利亚半岛先民塔特希安人就开始种植葡萄。之后,腓尼基人、希腊人、凯尔特人先后来到葡萄牙,并且带来了自己的葡萄品种。

如何描述葡萄牙黄金一代(开局一水果结局一)(3)

葡萄

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大规模进攻伊比利亚半岛。罗马人的入侵,给伊比利亚半岛带来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罗马人在现在的葡萄牙地区兴修水利,疏通公路,推广葡萄、小麦和橄榄的种植,使得葡萄牙的经济,特别是葡萄种植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葡萄种植业的发展,也直接推动葡萄酒业的发展。罗马大军在杜罗河谷大面积种植葡萄,酿成葡萄酒作为军需品和向罗马宫廷进贡的名酒。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得到极快的发展,而葡萄酒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葡萄种植业的发展。

如何描述葡萄牙黄金一代(开局一水果结局一)(4)

波尔图的葡萄种植园

后来,罗马帝国日渐衰落,蛮族纷纷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各个蛮族都对半岛上的罗马势力进行打击,但都不约而同的鼓励发展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业。因为,他们先后都接受了罗马的文化,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葡萄酒。特别是在罗马之后建立起来的西哥特王国。七世纪,阿拉伯人大规模入侵伊比利亚半岛。这本来是葡萄牙葡萄酒业发展的一次重大危机,因为伊斯兰教严禁喝酒。但是伊斯兰统治者发现,这里的酿酒业和葡萄种植业发达,售卖到欧洲各处的利润会非常丰厚。再加上葡萄牙与伊斯兰统治中心中东地区远隔万里,山高皇帝远,因此,极善经商的阿拉伯商人非但没有摧毁葡萄牙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反倒利用自己精湛的技术,积极推动葡萄牙的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

葡萄酒开局

葡萄能吃,能造酒,这个众人皆知。但是,除此之外,葡萄还能振兴国家的经济,这可能让人觉得闻所未闻吧?在葡萄牙,葡萄就有这样的能力。葡萄曾多次帮助葡萄牙渡过危机。历届政府要想振兴葡萄牙的经济,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推广葡萄的种植。

比如在十七世纪中期,葡萄牙经过整整28年的战争之后,取得独立。

独立是好,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棘手了。多年的战争,使得葡萄牙国内千疮百孔,本来就支离破碎的海外殖民地受到严重的挑衅和挤压,庞大的葡萄牙海军烟消云散,航海事业已成明日黄花。而要解决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手里头要有钱。

因此,当时的统治者进行多方面的经济改革,但是都成效不大。最终,他们想到了葡萄。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业,把葡萄酿成葡萄酒,出口到国外,大把的现金就来了。于是,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杜罗河上游成了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大量的经过改良的葡萄酒从这里被生产出来,源源不断地运往英国。葡萄牙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也渡过了独立战争后的那一段艰难的时期。

如何描述葡萄牙黄金一代(开局一水果结局一)(5)

葡萄酒

有了这一段经验借鉴,以后多届葡萄牙政府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展葡萄种植业,推动葡萄酒的出口。比如1750 ~ 1777的蓬巴尔改革。直到现在,葡萄酒仍然是葡萄牙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葡萄酒外交

在葡萄牙葡萄酒的众多海外买家中,英国曾经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在十四现在,英葡两国都是同盟关系,这可谓是世界上时间最长,最铁的同盟了。

为什么葡萄牙能和英国建立这么长时间的同盟关系呢?原因之一,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英国和葡萄牙之间共同的敌人就是西班牙。十四到十七世纪,英葡之间没少联合起来跟西班牙对着干,就算没有联合,有英国的撑腰,葡萄牙在对战西班牙的时候,也硬气了一些。

因此,1368年,葡萄牙若昂一世与英国签署了《温莎条约》,宣称两国建立永久的同盟关系。这个条约到现在还有效。但是仅仅军事、政治上的联系还是不够的,两国都在寻思着,要不,在经济上加强一下联系呗?得,两国一拍即合,开始了在葡萄酒方面的合作。英国和葡萄牙很早就在这方面展开合作。怎奈那时候葡萄牙葡萄酒质量不行,英国酒商并不喜欢。他们喜欢的还是法国的葡萄酒。

后来,西班牙在英法等国家联合打击下,衰落了。而法国却膨胀起来了,于是英葡两国又开始了共同反对法国的斗争。这时候,英国想要从法国得到葡萄酒就比较困难了。于是,英国的葡萄酒商不得不把目标转到自己的老朋友葡萄牙身上。这时候,葡萄牙的葡萄酒商也设法改进了葡萄酒的质量,在葡萄酒中加入白兰地,使得葡萄酒质量大大提高。

英国与葡萄牙因为各有所需,双方都有加强葡萄酒在内的贸易的需求,于是,在1703年,两国签订《梅休因条约》,规定葡萄牙的葡萄酒能够以很低的关税进入英国,从此,葡萄牙的葡萄酒正式打开英国的大门,并成为维持英葡同盟的重要媒介。

正因为英葡同盟以及对英国的葡萄酒贸易的重要性,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葡萄牙一直坚定支持英国,这也是后来拿破仑大军大举入侵伊比利亚半岛的重要原因。

葡萄酒与软木

与日臻成熟的葡萄酒制造技艺相对应的,是日臻成熟的葡萄酒盛放工具的改进。起初,人们大多数用陶罐作为装葡萄酒的工具,然后用漆或者石膏封口。后来,橡木桶装葡萄酒的做法逐渐流行了起来,但是无论是橡木桶装的,还是用陶罐装的,甚至是用皮袋装的葡萄酒,都不能存放太久。早期的葡萄牙与英国的葡萄酒贸易便吃够了葡萄酒不能存放太久之苦。

直到十七世纪,随着玻璃制造技术的成熟,人们才大量用玻璃制造酒瓶。同时,法国人开始用软木塞封堵酒瓶。而这样的做法迅速流传到了葡萄牙。1700年,葡萄牙开始出现软木瓶塞。1770年,波尔图开始出现使用软木塞的圆形酒瓶,软木塞和葡萄酒瓶成了绝配。软木塞和葡萄酒瓶的出现,使得葡萄酒较长一段时间的保存成了可能,大大的促进葡萄牙的葡萄酒贸易的发展。

如何描述葡萄牙黄金一代(开局一水果结局一)(6)

葡萄牙软木制品

其实,从十三世纪开始,葡萄牙就开始生产和出口软木了。但是,在软木塞出现之前,葡萄牙的软木生产和销售一直都不温不火的。而十七世纪以后,随着葡萄牙的葡萄酒的大卖,软木塞的使用量和销售量也与日俱增。并且软木的作用,也被拓展到了造纸、地板、墙板、医疗、航天领域等等许多领域。在葡萄牙,甚至一些高跟鞋和扑克牌,甚至垃圾桶都用软木制造。葡萄牙也因为大量出口软木而有了“软木王国”的美称。

葡萄牙的葡萄酒

说了这么多,也该来说说葡萄牙的葡萄酒了。在中国,葡萄牙的葡萄酒并不是很出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葡萄酒占尽风头。但是,经过多年的沉淀,葡萄牙的一些地区的葡萄酒还是不逊色于法意西三家的。

比如葡萄牙西北部的绿酒。当然,这里的“绿”并不完全指颜色。更多的是指这酒比较清新自然,没有那么高的糖度。因为该地区降雨量多,森林茂密,气温相对偏凉。

比如杜罗河谷产区的波尔图酒。这是占葡萄牙葡萄酒出口量第一位的葡萄酒。也是葡萄牙最负盛名的葡萄酒。杜罗河谷葡萄园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的少数几个葡萄园之一。为了保持酒的价格和质量,产地还给葡萄园划分了等级,并严格控制葡萄酒的销量,限量版的哦!

比如马德拉酒。这酒因为原产地是葡萄牙马德拉岛而得名。但是以一说到C罗,可就如雷贯耳了,C罗就生自马德拉岛。马德拉地区先后发展甘蔗等种植物都被对手比下去之后,决定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产业。马德拉岛气候炎热潮湿,岛内多为山区,采摘葡萄并且经过发酵后,再进行加热,或者用自然的阳光照射,使得储存葡萄酒的仓库升温,从而产生化学反应,制造出葡萄酒。马德拉酒特别抗氧化,因而能够储存很长时间,有一些甚至能够保存200年以上,在它面前,82年的拉菲就是渣渣!

如何描述葡萄牙黄金一代(开局一水果结局一)(7)

马德拉酒

想不到吧,葡萄牙虽然国名跟葡萄关系不大,但是葡萄牙自身跟葡萄和葡萄酒的关系却很大,一颗颗小小的葡萄,竟能左右葡萄牙的经济和外交几百年,以至于现在还对葡萄牙又重要意义。葡萄牙,确实是名副其实啊!

写作不易,希多多点赞、关注、评论,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感谢图片的原作者!

参考资料:《看得见的世界史——葡萄牙》

《明清档案文献中对葡萄牙的称谓》

《软木塞的历史文化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