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都知是神探,谁知还是神仙

王封臣

妇孺皆知的神探

提起狄仁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历史上,他是一位大政治家、中兴李唐的再建功臣;在传说中,他又成为了一个为民伸冤、断案如神的神探型的官员。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1)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以狄仁杰为主人公的《大唐狄公案》(1962年法译本)

狄仁杰成为神探的历史源头是据《旧唐书·狄仁杰传》记载: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就是说,狄仁杰刚当了大理寺丞(相当于法院法官),一年之内断理的滞狱悬案所牵扯的当事人一万七千余人。最难得可贵的是,这些人无论原告被告,经狄仁杰裁断后,都心悦诚服,没有一个再喊冤枉和上诉的。所以,《新唐书·狄仁杰传》则给予了当时人们对狄仁杰断案的评价即“时称平恕”。正是史书上的这句话,奠定了狄仁杰为民伸冤的清官形象,于是逐渐民间开始将其丰富成一个类似后世的包公、海公等断案如神、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的形象了。到了清代便有了《狄公案》这样的公案小说的出现,到了近代著名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以狄仁杰为主人公的《大唐狄公案》一经问世,这才最终把狄仁杰塑造成了一个可以于福尔摩斯、波洛等其名的中国神探。此后,狄仁杰的神探形象经过层出不穷的文学著作、电视电影不断地巩固。使得神探狄仁杰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2)

高罗佩《大唐狄公案》中狄仁杰的形象

对于狄仁杰成为“神探”的发展史,不是本篇论述的重点,我想很多人都已经有所了解了,在此不再累述。

本文想说的是,狄仁杰是神探妇孺皆知,但狄仁杰是神仙,可能很多人不太知晓了。其实,在过去,狄仁杰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并不是他的神探形象(高罗佩《大唐狄公案》之后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变),而是他是禄神或禄星的原型。

禄神或被称为禄星,是中国民间所认为的主管人的禄运的神仙。

什么是“禄”?

《论语》上说:“人有命有禄,命者富贵贫贱也,禄者盛衰兴废也。”

《说文解字》上解释:“禄,福也。”

商周时称接受爵位为“福”,得到君主赏赐为“禄”。也就是说,从君主(统治者)那里得到的任何物质性的财物都叫“禄”。所以,在古时候,最没有禄的就是帝王。这样也解释了,民间常说的“五福难全”,五福指的是“福禄寿喜财”。即便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也是有福而无禄啊。

帝王既然没有禄,百姓的人生目标就可以明目张胆地设定为“求禄”。如果帝王有禄了,一般百姓是不敢去求禄的,那就等于造反,想自己做皇帝啊。这样一来,“禄”就等于做官,做官就等于“贵”。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3)

赐御酒宫花,保佑当状元的禄神形象

在古时,“富贵”是两个词、两个概念。“富”就是有钱,“贵”就是做官。在阶级社会里,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是很低下的,你再有钱,没有功名、没有官职,大家同样瞧不起你,所以很多人富了首先想着花钱捐个官,或花钱给子孙买个官,这叫“改换门庭”,由富而贵了。

所以,《诗经·小雅·鸳鸯》上有“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可见,对升官发财的追求是古时中国人的人生目标。尤其,教书先生孔夫子告诫同学们:“学而优则仕”啊。为啥学习呢?要当官嘛。为啥当官?

《礼·王制》上说了:“位定,然后禄之。”当了官,才有俸禄啊。

所以,中国的“官本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禄星的人间原型

当人们一旦有了追求目标,且一旦这个追求目标成为了大家共同追逐的对象时,必然会产生掌管这个追求目标的“神灵”,这是个规律。人追求长寿,便有主长寿的寿星;人追求福运,便有主福运的福星;人追求生育,就有主生育的送子娘娘……所以,没有与人生活无关的神。那人们追求功名利禄,自然就有主管禄运的神,这就是禄神,又称禄星。他经常与福星、寿星组成一个名叫“三星”的组合,被人把画像挂在家里,象征着三星高照。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4)

《三星图》。当三星在一起的时候,为了突出“老大”福星,禄星就不戴官帽了,而是穿着员外的服饰

中国的很多知名的神仙,都有他的人间原型,所谓“神是人造”。中国大部分知名神仙都不是一出生都是神的,必然经过一番立志的人间经历,然后要么功德圆满,修炼成神仙,要么被百姓敬仰,供奉成了神仙。禄星同样也有他的人间原型。

对于禄星的人间原型,说法不一,有的说禄星就是文曲星,但文曲星可没有人间原型,他倒是经常下界成为一个个人间的人物;也有说,禄星就是文昌星,文昌星又分“天神”和“人神”,天神就是北斗七星中的文昌六星,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文曲星”。而“人神”又分两种,一种是文昌帝君;一种是五文昌。五文昌就有五个人间原型,分别是关公、吕洞宾、张亚子、魁星和朱熹。除了这几个人之外,还有把孔子作为文昌帝君供奉的。也有人认为,禄星其实就是魁星,古人认为魁星主科举文事。所以,古时举子们进京科考前都先去魁星阁拜拜魁星,希望能借助魁星手中之笔,点中自己为今科状元魁首;还有人说禄星的原型是张天师或孟昶的。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5)

魁星阁里的魁星踢斗

但这些说法,都是有问题的。

文曲星,从它主管的方面来看,主要是主管文。别忘了与之相对的还有“武曲星”呢。而且,在中国神话传说当中,这两位星君经常“下界”化作人间一朝的文武栋梁共同服保同时间下界的“紫微星”。比如,传说包拯就是文曲星下凡,狄青就是武曲星下凡,共同扶保紫微星下凡的宋仁宗(当然,也有传说他是赤脚大仙、金身罗汉、南岳真人下凡的,反正不是凡人就是了)。所以,文曲星顶多主文,可做官食禄的可不一定是文官。所以,说文曲星是禄神,不太准确。文昌星也是如此,主要是主持文运功名的神仙。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6)

文昌帝君画像

魁星也如此,他的主要功能在于保佑人科举得中,再缩小一些说,使人科举夺魁。你要想当状元你找他,其他他也管不了。所以,他是禄神也够呛。

把孔子作为禄星,也牵强附会,他这一辈子虽然做到过大司寇,但也没做几天就被人逼下台了,周游列国,无立锥之地,福气不够,难做禄星;孟昶那是后蜀的亡国之君,一种说法是被宋太宗毒死了,怎么能做禄神?他的身份是和送子的张仙合体,成为了一个送子的神仙。当然,这层送子的意思可能是禄神抱小孩的形象的来源。至于张天师,人家是做天师的好不好,捉鬼还忙不过来呢,还去管你能不能做官啊,他自己都没做过官。

综上所述,无论是文曲星、文昌星和魁星还是孔夫子、张天师和孟昶,都不具备禄星的所有特点。

禄神狄仁杰

其实,在中国民间,禄星早有选定的原型,谁?神探狄仁杰。为什么是狄仁杰?有以下几点历史和传说。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7)

狄仁杰画像

第一,大唐状元 正人君子

传说,唐太宗时,山西太原府河阳县人士狄仁杰。丰姿俊雅,学富五车,品行也很好。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大开科举。狄仁杰上京应试。途经临清一个客店住下,夜里展书夜读,忽然门闩响动,进来一位妇人,身材楚楚,容貌妖骄。狄仁杰吓了一跳,就问:"小娘子深夜至此,有何见教?"那妇人嫣然一笑说:“贱妾年轻失偶,今幸郎君光临,特来陪伴。"狄仁杰一看,哦,这店里还有特殊服务啊。但狄仁杰是正人君子,当时就写了一首诗表明心志,诗曰:

“美色至乐人间春,我淫人妇妇淫人,若将美色思亡妇,遍体蛆瓒灭色心。”妇人看罢息止邪念,忙拜仁杰说:“郎君,你真是一个诚实的人啊。”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8)

评剧《马寡妇开店》

就这样,狄仁杰到了长安赶考,进入了殿试。太宗皇帝亲自考试他们,看到举子们走进皇城,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等到考试的时候,太宗皇帝突发奇想,就让有名的术士李淳风算一算今科状元是谁。李淳风算完之后,写下了几个字,唐太宗一看,是“火犬二人杰”。太宗看后不解其意,等到揭榜之日,太宗发现自己钦点状元叫“狄仁杰”,这才知道“火犬二人杰”就是“狄仁杰”三字。李淳风告诉唐太宗,此人未来会中兴李唐,唐太宗委以重任。因狄仁杰是唐朝开科第一位状元,后官居一品,所以被奉为禄神。

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还被古典小说《狄公案》记录。各地戏曲、曲艺中的《马寡妇开店》便是根据这个传说改编而成。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9)

民国时期《马寡妇开店》的海报

但可惜的是,这只是个传说,而不是历史。因为,历史上,狄仁杰并非是大唐第一科的状元。他是在唐高宗显庆年间通过明经科的考试进入仕途的。但,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极广,也可能是百姓更想在狄仁杰身上罩上更闪亮的光环吧。

二、位极人臣,桃李天下

狄仁杰的政治高峰是在女皇武则天时期,他成为了武则天最亲信最尊敬的大臣,我经常说,古时候能做知己君臣的,狄武二人算一对。

武则天一直尊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直呼其名。上朝的时候,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狄仁杰年岁大的时候,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10)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武则天与狄仁杰

当狄仁杰病死的消息传到朝堂,武则天痛哭流涕,大喊着:“天夺我国老何太急也!”又望了望满朝文武,失望地说了一句:“朝堂空矣。”没了狄仁杰,有你们没你们都一样!可见武则天对狄仁杰多么的器重。接着武则天废朝三日,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注意这个追赠,也是狄仁杰被民间封为“禄神”的一个因素。

所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两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尤其是,第二次拜相之前,武则天赐给狄仁杰一件象征官员极品的紫袍,并且亲笔在写上了(有说亲自绣的字):“敷政术,守清勤。升显位,励相臣!”

所以,狄仁杰在武则天时期,位极人臣,受到了皇帝恩宠和尊敬。狄仁杰又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每每直言相谏,纠正武则天的过失。充分体现出一位标准士大夫的职责和气节,成为了读书人的目标和榜样。也就是说,狄仁杰的禄位已经达到极致。宰相是群臣之首,是食禄的最高职位。他有资格成为“禄神”。其他禄神的原型本身都没当过极品的官员,你怎么保佑别人当官?

不但如此,狄仁杰还屡次向武则天推荐人才,其中就包括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像姚崇,这就是唐玄宗时期的有名宰相啊。所以武则天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桃李满天下”就是说狄仁杰的。当然,狄仁杰也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所以,狄仁杰不但自己位极人臣,官做的大。还是个“宰相、大臣批发商”,帮助其他人走上仕途、当了大官。这不正是禄神的职能吗?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11)

禄神独立出现时是戴官帽的

于是,狄仁杰逐渐地就被民间奉为了禄神的原型。您看,禄神的形象(独立出现时)就是狄仁杰的形象,面白如玉,五绺长髯,官袍带履,手脱一顶官帽。哪是孔子,哪是天师,更不是面目狰狞的魁星了。

三、引领舞蹈,加官进爵

在过去,民间有一种舞蹈叫“跳加官儿”,又称跳加冠、跳升冠。主要用于民间进行开业(新业初开)、开台(影剧院落成)、开庙(庙宇新修)、婚寿(结婚和祝寿)、祈福(求子求财)、节庆(节日庆典),祈求盛世六和时举行的节庆祈福仪式。

演员身穿红袍,口叼面具,做醉步状,乐队演奏特制“加官”锣鼓,是戏曲原始表演之遗留。

神探狄仁杰中的第一高手(神探狄仁杰也修仙)(12)

民间“跳加官”

相传,这种跳加官的形式便是起于唐朝。据说,唐明皇喜爱歌舞戏乐,且经常不顾帝王之尊粉墨登场。有一天,大宴群臣的时候,他心血来潮,又让群臣都起来跳舞。唯独年老的狄仁杰认为有失官仪,但钦命难违,不好不跳,狄仁杰只好戴上面具,遮住脸面,也意味着跳舞之人非是宰相,而是“演员”,他趁着酒意、踩着踉跄的碎步、手持笏板、戴着面具、随乐起舞,而舞姿诙谐不失曼妙。从此,这种舞蹈形式传到民间,由于那是能够使人当官加官的狄国老跳的,所以百姓就叫这种舞蹈为“跳加官”,代表加官进禄的意思。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因为狄仁杰在则天朝就去世了,不可能活到玄宗朝。所以,也有传说中,就是武则天下的群臣跳舞的命令。但,为什么把这个传说放到狄仁杰身上,这就是禄神文化的影响了。

因为狄仁杰有这些历史和传说,有这些真相和假设,但无论是真是假,他都和官禄有极大的关系。他本身位极人臣,做了食禄最高的位置宰相;又能提拔人才,让别人也做官。而且他为官清廉,即是清官又是能吏,无论他到什么地方为官,总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他离开任地时,当地百姓总会为他建立生祠而供奉。君王信任他、尊敬他;百姓爱戴他、喜欢他;士大夫们羡慕他、尊崇他。他还有何理由不做这个最符合他的身份的禄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