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辩质询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1)

1. 人可以脱离故乡(的精神文化)而存在吗?(不能,好,达成共识人们是需要故乡的)

2. 故乡有没有家人朋友?(有,故乡有你的人际关系)

3. 人的根本属性是不是社会性?(是,也就是说,社会属性的缺少,人的根本属性是需要故乡所带来的的社会关系)

4. 当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 对幸福生活的精神需要是日益增长的。而故乡正好有所帮助,越来越需要故乡的。)(感觉可以有更好的落点)

5. 如何论证越来越?有无数据和事例的支撑?谁和谁做对比?有什么具体形式?(请后面说明具体如何比较)纵向,横向?(比如对方用XX对比不合适,请说明在同一个阶段)

6. 这个XX形式是暂时性的,还根本性的不需要?(暂时性不能说明越来越,根本性请举例,有哪一个人的成长没有故乡的助力)

7. 离开故乡=永远不需要故乡?(暂时性的选择无法说明根本性,没有比较也说明不了越来越)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2)

8. 越来越吃到饭=越来越吃不到饭?(接触和故乡相关的东西越多不代表越来越不需要故乡,存在因果倒置,是因为越来越需要故乡才越来越接触故乡的相关事物)

9、我在沙漠越来越渴,结果你给我五个不同品牌的电扇,有没有解决我渴的问题?(也就是说,我本越来越需要故乡,你用解决不了问题的事物糊弄我)

10、故乡可不可以发展?(好,故乡和人一样都会或好或坏成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3)

小结(加)达成共识:

1、人都需要故乡,我们主要争议在于越来越需要/不需要

2、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属性(不可否认),由于人在做社会关系的减法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所以我们越来越需要故乡来缓解

3、一辩重点

社会物质发达,精神文化不足,人的社会属性下降;2.迷失在追寻物欲,故乡是良药。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4)

在这个被金钱和物质所充斥的时代,这份牵挂显得尤为可贵,我们和故乡一起成长,在故乡倾注了那么多的感情,也是在故乡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当代人越来越需要这份牵挂,这份情怀。

即使我们离开了故乡,也不代表着我们永远都不会再需要故乡,而是我们暂时性地将对故乡的需要放在了心底,而这种暂时性并不能说明越来越不需要,故乡的所代表的精神文化是一种不可割舍的牵挂,因为故乡有我们心底割舍不掉的人和物。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而我们的精神文化暂时无法与之相匹配,我们就越来越需要从故乡所代表的的精神文化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汲取养分,与之抗衡。

其实无论我们提倡与否,都不能否认中国人对于故乡那种特殊情感。

我们不回家,能够找到100个理由,但是我们回家只需要一个理由,就是我想家了。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5)

预测加回应

1、瓦解故乡的独特性、重要性(独特,重要:不可替代,就好像母爱和父爱不可替代,重要到是人的根本属性的一部分/如何比较,是否合适)

2、缓解不可替代性。(是否有根本缓解作用,治标不治本/什么叫不可替代,我需要水,你给我风扇有用吗/故乡的人际关系是客观的,新的人际关系不可以,如父母的爱不是陌生人可以替代化解的/如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6)

3、物是人非,找不到当年的感觉,故乡越不重要。(故乡的精神文化是客观地在你的脑海中存留,即使物是人非,真正留下的才是核心,是亲情,友情,爱情更是无法替代的回忆)

4、故乡的痛苦回忆。(痛苦回忆也是回忆,甚至还会带给你经历和经验,挫折也是成长)

5、离开故乡寻求更好的,越来越不需要曾经。(刻板印象:故乡不代表一定是落后,只是血缘和地域的共性文化载体,片面的孤立地看待故乡。故乡可以发展,甚至我们发展得好了还可以回报故乡,比如马云让很多人因为他了解了杭州,促进了杭州的发展)

6、故乡无法承载回忆。(真的承载回忆的不是故乡,而是人和故乡的联系,可以是一种习惯,可以是一碗烩面,可以是天津麻花,可以是一首父亲)

7、哪里都是故乡?(不同的故乡可以有不同 回忆亲情,爱情,友情,师生情等等)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7)

九不同

1、 对方辩友混淆了一个概念,那就是需要不等于拥有,我们因为随着物质世界的快速增长,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我们越来越需要故乡那样的状态,但是不代表我们一定能回到那个状态。

2、对方辩友如果能证明越来越的趋势呢?您方全场给出来初速度,不谈加速度也不谈运动放向,如何能知道小球运动的趋势啊。

3、对方辩友把对故乡附加在不同的事物上,看照片看视频仅仅是一种回忆,并不能让我们在具有共性精神文化领域内获得幸福。

4、对方辩友今天的论证无法证明越来越的趋势,您方既不能给出未来的趋势也没有论证现状究竟如何,是怎么能怎么越来越不需要的呢?

5、对方辩友认为离开故乡就代表不需要故乡,对方辩友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发展,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并不为当代人可取,即使你离开了故乡,你冬至依然会吃饺子,十五的时候还是会吃汤圆。

6、对方辩友试图拆分出家乡与故乡的相同性,却又无法确切地论证出家乡与故乡的区别,仅从字面意义上做文章,无视了无论是家乡还是故乡,其本质不变。

7、对方辩友简单地用地理位置作为故乡的定义,忽视了故乡背后除地理位置外承载具有共性的精神文明的一面,失去其承载精神文明的一面,单讨论地理位置将变得毫无意义。

8、对方辩友今天非要得到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我方认为,故乡既可以是东北、也可以在松花江上,更可以是黄土高坡,究其根本,还是要看这个地理位置所承载着的具有共性的精神文化。

9、对方辩友进行了一个缺失性论证,单方面的论证了离开故乡后去往高处如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忽视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物质单方面的不断发展,精神层面缺失,会越来越加剧人们的不幸福感。

渡人更难反方辩论材料(当代人越来越需要)(8)

10、对方辩友今天跟我说,社交媒体带来的共性文化可以弥补人们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差距,对方辩友片面地认为,忽略了故乡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11、对方辩友认为对于中国人的分析,对于当代人没有借鉴价值,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中国人更多人拥有同样共性的民族吗?你更熟悉?更具参考价值的一群人吗?

12、对方辩友如果能证明越来越的趋势呢?您方全场给出来初速度,不谈加速度也不谈运动放向,如何能知道小球运动的趋势啊。

13、当代物质发展迅速,和精神层面的差距愈发加大,当代人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则越来越大,所以,故乡所承载着的具有共性的精神文明越来越被当代人所需要。


编辑@走南闯西北笨小孩

校审 本人

来源:自己参加过的辩论赛,将近一周没日没夜地讨论

目的:为了纪念自己参与过的辩论赛,发这个上面自己文档的里面的就删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