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王剑 叶美琪

老年人身体协调能力变差,易摔倒,加上多伴有骨质疏松,一旦跌倒发生骨折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在老年人的骨折中,以髋部骨折最为多见,而这种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因为有数据显示,老年髋部骨折一年内的死亡率可达20%~30%,致残率更是高达50%,也就是说,有一半的老年人会因髋部骨折而遗留永久的残疾,影响正常生活。

老人发生髋部骨折后,家人常常会陷入纠结,一个声音是尽早手术,另一个声音是老人家年龄这么大了,做手术太受罪,还是慢慢养吧。那么,老人发生髋部骨折到底是静养好,还是做手术好?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主任罗毅文对此进行了解答。

老人髋部骨折不治后果严重吗(老人髋部骨折是静养)(1)

卧床静养会有这些健康隐患

罗毅文主任介绍,髋部骨折与其他部位骨折最大的不同是,髋部骨骼所构成的髋关节是身体的主要承重关节,骨折发生后,大腿活动时,肌肉收缩力和外旋力导致骨折端不稳定,常引起剧烈疼痛,患者基本上只能卧床,疼痛才能减轻。在骨折复位良好的情况下,卧床静养的时间至少在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然而长期卧床会有以下健康风险:

【肺部感染】患者因为疼痛,只能平躺,翻身和坐起都很困难,身心痛苦不说,长期的卧床会导致老人呼吸功能下降,肺部的分泌物(痰)无法顺利排出,时间一长,非常容易形成肺部感染,这是长期卧床后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血栓】很多老年人自身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可以说血管本身的情况就不怎么好,加之长期卧床,势必会导致血流减慢,加速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易发生脑血栓、肺栓塞,这些都是致命的。

【褥疮】采取保守治疗的老年人髋部骨折需要长期卧床,长时间住院也不现实,回家静养的老人常因家属轮换照料,加之缺乏护理的基本常识,很难做到勤翻身、保持身体干洁等,非常容易导致褥疮的发生。看似很小的一个褥疮,却常不易愈合,很多人就是因为褥疮面积慢慢扩大,引发重症感染,最终导致死亡。

另外,长期卧床导致泌尿系感染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这里还要给读者算笔经济账,很多人会以为在家静养更省钱,其实不然。罗毅文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人工髋关节现已纳入国家集采,髋关节置换手术费用大幅下降,一般来说,住院总费用两三万即可解决。老人骨折后如果选择卧床静养,正如上文所说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以小小的翻身为例,如果翻身不专业,每次翻身都可能让老人痛苦异常,甚至造成二次损伤,但如果聘用专业的护理人员,三个月下来费用同样不菲。

老人髋部骨折不治后果严重吗(老人髋部骨折是静养)(2)

髋关节骨折最好48小时内手术

“目前,髋部骨折48小时内手术是现阶段的普遍共识,且入院后手术每延迟10小时,术后1年内死亡率增加5%。”罗毅文主任解释,这是因为如果没有及时手术,除了有上文提到的风险外,老人因为骨折导致疼痛,身体处于应急状态,对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冲击比较大,每迟一天手术,老人的身体机能下降的程度都会加重,即使做了手术,也会影响患肢功能恢复,甚至降低患者将来的生活质量和缩短生存时间。

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后及时手术,并通过快速康复早期离床活动,可明显减少和避免如栓塞、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尽快地恢复患者的行走功能。

老人髋部骨折不治后果严重吗(老人髋部骨折是静养)(3)

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适宜手术

手术对髋部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但并非所有的老人都适合手术,这就意味着手术前的评估至关重要,否则盲目手术,则可能导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死亡率高。

老人髋部骨折不治后果严重吗(老人髋部骨折是静养)(4)

罗毅文主任介绍,医生评估老人能否手术的主要评价指标是老人的基础疾病与身体各项机能情况。比如说,大面积脑梗导致老人跌倒所致的髋部骨折,那么救治的当务之急就不是骨折,而是脑梗。再以血糖为例,如果老人本身有糖尿病,血糖没有控制好,这时贸贸然做手术会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即使没有感染,高血糖也会使伤口愈合缓慢。另外,手术本身也可导致身体的应激反应,若本身血糖异常,再加上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现象,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当然,另一种情况是老人平时没有糖尿病,但骨折后送入医院一检查,血糖非常高,甚至高达二三十,这种情况可能是骨折后身体出现的应激反应,就需要医生加以甄别,如果是后者的话,可使用胰岛素等药物帮助老人快速控制血糖,最佳手术时机就不会错失了。

老人是否正在服用抗凝药,也是能否立即手术的评估指标之一。如果老人一直都在服用抗凝药,立即手术可能会增加术中出血量,一般情况需要停药一周后才能手术。(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校对 | 谢志忠

编辑:何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