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平乐》大火,大家看到了宋仁宗一朝可谓是文豪群集。很多人都被晏殊这位名丞相、千古才子所吸引。同时,晏殊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教出了宋仁宗这个贤明的君主。在电视剧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孔道辅等人都出自晏殊门下。

但是,你知道吗?其实范仲淹也同样算是欧阳修的门生…并且范仲淹还曾用名:朱说。

范仲淹和晏殊交情如何(冷知识范仲淹曾用名朱说)(1)

(《清平乐》剧中晏殊)

晏殊,公元991年生,1055年逝世。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这也是为何晏殊在剧里常被同僚叫作晏同叔的原因。

晏殊幼以便以神童著称,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十五岁的晏殊便已经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可谓是少年才俊。仁宗时期,晏殊曾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到了1054年,晏殊由于疾病,回到了当时的东京。第二年便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谥元献。

范仲淹和晏殊交情如何(冷知识范仲淹曾用名朱说)(2)

范仲淹,公元998年生,1052年逝世,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改嫁长山朱姓,于是范仲淹也姓了朱,名为“朱说”。一直到入仕做官后才开始还姓改名,成为被后世熟知的“范仲淹”。

范仲淹在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中了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皇祐四年,范仲淹去颍州赴任的途中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谥文正。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我们可以看到,范仲淹屡遭贬黜,却依旧壮志不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看出,范仲淹和欧阳修这两位名臣、文豪关系是很好的。但是在历史上,范仲淹和晏殊还有一层关系,那便是,范仲淹也是出自晏殊门下,也就是说,范仲淹其实也是晏殊的门生。

范仲淹和晏殊交情如何(冷知识范仲淹曾用名朱说)(3)

晏殊是个心胸宽阔的人,非常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记载:

“(晏殊)平居好贤,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及为相,仲淹与韩琦、富弼皆进用。”

这段话明确说明了,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都是晏殊的门生。

除此之外,晏殊的门人还有很多,比如王安石,以及著名词人张先等。

在历史上,如果没有晏殊这个伯乐,可能便也不会有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张先等等这么多出类拔萃的“千里马”汇聚一朝。

当然了,是金子总会发光,优秀的人永远不会被埋没。但是如果没有晏殊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的包容、提点和细心栽培,成为布衣抑或天子臣,谁又说得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