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实践波澜壮阔,纵观我们党领导黄冈粮食工作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新时代黄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关粮食的红色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粮食的红色故事(黄冈百年粮食史的经验启示)

有关粮食的红色故事

百年实践波澜壮阔,纵观我们党领导黄冈粮食工作的百年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为新时代黄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回首百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把解决好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坚持党的领导,是黄冈粮食生产从“百废待兴”到“岁稔年丰”的根本保证。一代又一代的黄冈儿女正是在各级党组织的团结带领下,在大别山水之间纵情耕耘,描绘了一幅幅嘉禾千里的壮美画卷。“全省第一个农民运动组织——黄梅蒋家咀农民研究会在党的领导下成立”“十月人在党员干部带动下让穷山恶水变成一块块高产良田”“鄂豫边区党政军领导人带头开荒种地”“红安干部种试验田”“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农人走出了新‘稻’路”……一部“党史上的黄冈粮食”,正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共同治山治水、自力更生、克难奋进的历史。

黄冈粮食的百年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命运,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最根本的就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百年来的黄冈人民才能在鄂东大地上打土豪、分田地、办合作社、交爱国粮、修水利、战洪魔、反贫困、建小康,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年年稻谷飘香的丰收喜悦背后,蕴藏这样的启示:风雨来袭之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披荆斩棘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最坚强的领导核心。细读百年黄冈粮食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而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必须坚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湖北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黄冈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作出了巨大贡献。从革命战争时期“最后一把米送去做军粮”的泛黄借粮证,到计划经济时期每年净调出粮食3至5亿斤,支持上海、武汉、黄石等地经济建设;从改革开放后在全省率先放开油脂收购、放开粮食批发业务,到农业龙头企业崛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链强链;从网红带火农产品走向全国,到“新农人”用生态农业照亮乡村振兴道路……不管是支援国家的每一石公粮,还是选育的每一粒“黄冈良种”,亦或是买全国卖全国的每一笔粮油订单,见证的都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黄冈初心”和“黄冈担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冈认真践行“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在压实地方粮食安全主体责任、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质量品种选育、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全面发力,把“中国饭碗”捧牢捧稳。

黄冈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创新政策机制,激活粮食生产新动能,不断提升价格、补贴、保险等措施的政策效能,建立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保障机制,更加有效地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健全粮食应急保障,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增强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建立健全高效安全可控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从适应新时期消费需求出发,关注“舌尖上的安全”,从吃饱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转变,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不只保数量,还要保多样、保质量,推动粮食生产由“积累量”向“提升质”跨越。食为政首,谷为民命。我们必须以“国之大者”的视野来观照粮食安全问题,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让压舱石的作用更加稳固,从而拥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十足底气。

(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生产更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必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民生福祉,紧盯农业发展,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守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粮食工作一头连接着千家万户的种粮农民,一头连接着千家万户的消费者。纵览百年黄冈粮食史,人民始终是主角:人民公社初建,放手让群众自己制定生产计划;白莲河、岩河岭、大坳、马鞍山……一座座水库的修建来自人民的肩挑背扛;从在鄂东率先推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大包干”,到被评为“全省农村二轮承包政策落实先进单位”,再到走进田间的大学生、直播卖土货的“网红”第一书记……“敢喝头啖汤,敢打第一枪”的黄冈儿女总是走在粮食生产发展的前列。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粮食工作必须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更加积极地发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作用。以前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就必须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上大力作为,让种粮农民不吃亏、多获利,让农民愿意种粮、种粮赚到钱,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稳定,让种粮农民更加有干劲、有底气,让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到节约粮食、保护粮食安全中来,弘扬节俭风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

(四)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从革命战争时期的临时土地政纲,到红安县干部下乡种试验田;从土地流转的“黄冈模式”,到黄冈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百年的粮食史即是百年的改革史,新时代必须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深化粮食改革,打造完整粮食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生产更好更快发展。

深化机制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平抑粮价、备战荒年的重要举措,做好粮食储备就是保障粮食供给的坚强后盾。要按照中央深改委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加快建设市县两级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不断优化储备品类、规模、结构,完善储备模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在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加速融合提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党政抓粮“两个积极性”,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优化完善粮食产业体系,做实做强粮食产业发展文章。以项目为抓手,整合粮油加工、国有粮库和产业园区等现有资源,通过品牌强农工程,提升黄冈粮食产业龙头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优质粮油市场覆盖面,努力打造放心粮店,调动和发挥粮食产业在增加种粮收益、稳定粮食生产、提升供给质量、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必须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

从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上,毛主席首次明确表明要普遍推广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到如今黄冈粮食年产量保持在50亿斤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黄冈人民始终在孜孜探索粮食生产的更先进技术。上个世纪,黄冈就不断革新推广新技术,将水田由一季改两季、两季改三季,实现“油(菜)稻稻”“麦稻稻”一年三熟三高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黄冈培育出了珍米、香米等优质品种,再生稻、三熟三高产技术走在前列,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种粮大户。新时代,黄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专家 大课题 大产业”科技协同攻关和创新发展体系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再生稻香米品种培育、“粮改饲”转型新模式等13个攻坚课题。2022年4月浠水县陈庙河流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无人插秧机作业完成“首秀”。黄冈从生态化种植到智慧化种植,再到无人化种植,演绎了一场触摸未来的科技之变。放眼黄冈广袤田畴,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配套,农业与科技正在深度融合,“藏粮于技”正在释放磅礴力量。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新农人队伍建设,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黄冈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粮食工作来不得半点“假把式”。回望黄冈百年粮食史,我们也出现过急躁冒进、大跃进、浮夸风、放卫星等现象,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报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在1.016亩播种“江西早”种子的早稻田里,放出了平均亩产干谷36956斤的惊人高产“卫星”。但黄冈人民在党领导下勇于自我革命,及时纠正错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粮食生产不断取得新进步,为黄冈建设、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六)必须坚持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

黄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铸就的“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革命老区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特质元素。黄冈是大别山精神的发源地,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形成地,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实践地。在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广大黄冈人民以“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的奉献牺牲,为缔造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丰富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中国成立后,黄冈革命老区精神接续传承,历久弥新,不断推动新时代黄冈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万众一心,紧跟党走。实践证明,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根本保障。只有始终把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和加强党对粮食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变化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牢牢把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黄冈力量。朴诚勇毅,不胜不休。坚持人民至上,把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贯穿到粮食事业发展全过程,发扬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精神,在任何时期都敢于尝试,积极探索更加先进的种粮方式及种粮技术,努力提高粮食产量,从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从统购统销到全面放开粮食流通市场,从生态化种植到无人机种植,从“八七”扶贫、精准脱贫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在黄冈大地上消除绝对贫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勇于推进改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黄冈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中国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速主城崛起,加快全域振兴,努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功能区,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黄冈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