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我们对书中的一些细节会忽略而过,其实,仔细品味会别有意趣。比如《金瓶梅》中的武大郎,为什么叫做“三寸丁,谷树皮”呢?

武大郎简介什么时候死的(武大郎为什么叫)(1)

 武大郎为什么叫“三寸丁谷树皮”?

许多时候,我们对书中的一些细节会忽略而过,其实,仔细品味会别有意趣。

比如《金瓶梅》中的武大郎,为什么叫做“三寸丁,谷树皮”呢?

武大郎的这个称呼,并不是来自《金瓶梅》,而是来自《水浒传》,来自罗贯中。那么,罗贯中为何给武大郎取这样一个外号呢?

在百度中,有如下解释,这个解释应该代表了比较多的人对武大这个外号的印象。

“三寸丁”意思是没用的男人,古代的尺比现在小,约为23厘米,“糓”是一种树的名字,树皮当时是造纸的原料,没有别的用,“糓树皮”意思也是没有用。因“糓”左下角是木,与“榖”左下角是禾字形相近,误当成一字,现在“糓”简化为“谷”就成了“谷树皮”。

这种理解似乎是对的。不过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三寸言其身材矮小,很好理解。丁是什么意思?

有位学者说,丁应该是北方的土话,称呼小为丁,就仿佛说一丁点。

不过,我觉得这个“丁”还是应该做人来理解,比如古代有所谓“人丁兴旺”“抓壮丁”等等,也可以和后来的“谷树皮”的“皮”相呼应。

在清朝初年的公案小说《小五义》中,有个叫做皮虎的人,身材矮小,擅长使用躺地刀,外号叫做三尺短命丁。这样三寸丁,就可以理解成身材极为矮小的男人了。

那么“谷树皮”呢?

在古本《水浒传》中,“谷”确实是写成“糓”,这种树也确实可以造纸。但是谷树可以造纸,却又认为谷树无用,这不是很矛盾吗?

其实,查找资料就可以知道糓树,除了可以造纸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这种树的表皮经常是斑白的,皱褶的。以此来比喻武大,不正可以表现出武大不但身材矮小,并且皮肤皱巴巴的,还仿佛长了白癜风一般。可以说又矮又丑。

于是,面对如此又矮又丑的武大,潘金莲出轨也就比较可以接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