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流传至今的最佳范例,其镶嵌画、大理石柱子及装饰等内景布置极具艺术价值。圣索菲亚曾经获得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的赞美,它在西方建筑界、文化界、历史界以及宗教界的地位甚至已经超过了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它就是印刻在欧亚大陆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

索菲亚大教堂建造过程(土耳其终于下手)(1)

(精美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装饰)

但如今的基督教世界事实上已经再无圣索菲亚,根据土耳其最高行政院于7月10日颁布的内阁法令,圣索菲亚大教堂从1934年至今的博物馆身份彻底终结,即日起将成为一座清真寺。

根据如今土耳其政府的最新规划,圣索菲亚清真寺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参观区和礼拜区,前者专门向各国游客开放,促进旅游业;而后者仅供穆斯林参拜使用。埃尔多安希望借此来让圣索菲亚这座世界遗产重新焕发生机,用新的方式来拥抱世界所有人。

索菲亚大教堂建造过程(土耳其终于下手)(2)

(圣索菲亚大教堂如今已经结束大教堂和博物馆的身份,成为一座清真寺)

别看只是一座建筑使用性质的改变,但是欧美国家几乎对此高度震惊,甚至认为土耳其此举已经彻底脱离了西方,英法德干脆要因为圣索菲亚的变化对土耳其展开制裁,比如说更加激进的邻国希腊。7月10日,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对此强烈谴责,称土耳其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建为清真寺的决定冒犯了所有承认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世界遗产的人,并影响希腊、欧盟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

索菲亚大教堂建造过程(土耳其终于下手)(3)

(圣索菲亚的"改功能",激化了土耳其和欧美的矛盾)

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公元537年,可以说"亡于"2020年,那么为何土耳其要将一座历史悠久的大教堂改变宗教身份呢?

【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始建于公元6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实是东罗马帝国的遗产,也是东正教的遗产,蕴含有浓浓的基督教色彩在其中。随着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人鸠占鹊巢,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顶部插上了新月旗。自称继承了奥斯曼庞大帝国基业的土耳其,同样也有着野心,自然希望和中世纪时期一样和欧洲分庭抗礼,而不是屈身其中。

索菲亚大教堂建造过程(土耳其终于下手)(4)

(圣索菲亚的易主,要追溯到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陷落)

中世纪时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尚有能力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因为胜利者拥有一切话语权。但随着一战结束之后帝国的分崩瓦解,土耳其为了避免激怒欧洲,还是乖乖地将圣索菲亚帝国清真寺改成了土耳其博物馆,直到今年。

但这显然无法长久,1996年土耳其对外扩展军事影响力的野心再次萌芽,随着繁荣党上台,土耳其的伊斯兰强权政治兴起,随后埃尔多安于2002年开始执政。

索菲亚大教堂建造过程(土耳其终于下手)(5)

(埃尔多安是一个十分有雄心和抱负的人)

【对抗西方:埃尔多安的"奥斯曼帝国"梦】

埃尔多安是一个韬略极深的人,他一心想要光复奥斯曼帝国的荣光,虽然如今的世界已经不允许土耳其发动大规模扩张性军事行动,但这并不妨碍土耳其输出政治和军事影响力,比如今天的叙利亚还有利比亚,都可以看到土耳其军队的影子。

但西方对于土耳其的态度一直不咸不淡,一方面依赖于土耳其对抗俄罗斯,成为北约的前线;一方面不愿意过多地接纳土耳其,因为毕竟存在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不同,这也就注定土耳其无法加入欧盟。

索菲亚大教堂建造过程(土耳其终于下手)(6)

(由于意识形态存在明显分歧,土耳其注定无法加入欧盟)

既然欧美能够考验土耳其,那么土耳其也能试探欧美各国。所以埃尔多安近年来屡屡做出和欧美意见相左的选择,比如购买俄罗斯的S-400、因F-35问题和北约闹僵、和塞浦路斯以及希腊爆发冲突、在叙利亚和美俄互相搏击等等。政治军事方面土耳其已经探到了欧美的底限,那么如今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清真寺,就是文化和宗教领域的底限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