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日常的生活中,淡水鱼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食材,虽然我国的海岸线比较长,但还是以内陆地区的淡水养殖为主,人们一般的生活中还是以较为常见的普通鱼类为主。鱼肉以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矿物质为主,肉质入口细腻,脂肪含量较少。相对于其他肉质食材来说,鱼肉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鱼肉特有的矿物质含量对儿童的发育有着良好的帮助,同时还对身体虚弱的人有滋补的功效。鱼类菜品不仅常常出现在家庭的饭桌上,各种宴会席面上也是出镜率较高的菜品。再加上我国的历史文化,家家户户都爱得个好的年年有“鱼”彩头,基本上鱼成为了每家必备菜品。

体型长得最快的观赏鱼(常误认是观赏鱼)(1)

常见鱼类的区别

我国幅员辽阔,山川河流众多,淡水资源也是非常丰富,鱼的种类也随之多了起来,家庭中常见的有鲤鱼、草鱼、鲫鱼、鲢鱼这四大类。在我国一些离水源比较近的村庄,还能看到更多比较珍贵的鱼类,比如刀鱼、鳜鱼等,因为营养价值珍贵而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反观一些体型比较小的鱼,可能体现的价值很高,但却常被误认是观赏鱼或者小杂鱼。比如泰山赤鳞鱼,体型就很小,况且3年才能长9-10厘米左右,目前人工养殖的市面价格在600元一斤,但很少有人知道。

体型长得最快的观赏鱼(常误认是观赏鱼)(2)

泰山赤鳞鱼

泰山赤鳞鱼,可能很多人看到后都会惊讶,这不就是湖泊里普通的小鱼吗,为什么价格这么贵呢?对于没有来过泰山的人来说可能不知道,赤鳞鱼只产在泰山水源地,而且还是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水生动物。在古代还是五大贡鱼呢。虽然现在大部分见到的都是人工养殖了,但价格一直也不便宜,10厘米左右的鱼市场价格可以卖到30元左右一条。

体型长得最快的观赏鱼(常误认是观赏鱼)(3)

赤鳞鱼形态

赤鳞鱼属于鲤科,身体呈梭形,鳞片呈现微黄色且排列紧密,腹背鳍以及尾鳍呈现橘黄色,眼睛为青黑色,眼圈为金黄色。而且会随着季节的变化鱼鳞呈现不同的颜色,俗称“变色鱼”,所以不仅食用价值高,观赏的价值也很高。

体型长得最快的观赏鱼(常误认是观赏鱼)(4)

赤鳞鱼对生存环境严格要求

赤鳞鱼形成出现在3000万年前,属于我国的原生物种,赤鳞鱼对生存的水质要求非常高,不耐寒也不耐高温,水温最高不能超过28度,最低不得低于2度。但凡水质发生变化或者周围声响噪音较大,鱼就会逃离此水域。赤鳞鱼只生长在泰山600米左右,水质稳定无污染,幽静的山林深潭中,即使在山中捕捉到了赤鳞鱼,带下了山很大程度上也难成活,当地就有“赤鳞鱼不下山”的说法。

体型长得最快的观赏鱼(常误认是观赏鱼)(5)

赤鳞鱼的价格

赤鳞鱼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贵?人工养殖了也没便宜多少?首先赤鳞鱼对水质的要求实在太高,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长缓慢,3年才能长9-10厘米左右,人工养殖比较困难。其次,赤鳞鱼的蛋白质、钙、磷、脂肪含量都非常高,肉质细腻,入口鲜而不腥,有滋阴补肾、明目的药用价值。

体型长得最快的观赏鱼(常误认是观赏鱼)(6)

赤鳞鱼的高价值

赤鳞鱼与大理弓鱼、富春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国内四大名贵淡水鱼,无论从食用还是药用的价值上看,赤鳞鱼都有着特别高的价值,而随着人们对赤鳞鱼价值的认知,过度的捕捞行为,再加上当地水质的变化,野生的赤鳞鱼已经越来越少了。是时候要保护珍稀物种了。你见过赤鳞鱼吗?对赤鳞鱼有什么认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