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金寨县,在1932年以前,没有县治,属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三省边界的金家寨镇,是连接豫南、皖西、鄂东的重镇,鄂豫皖三省边区的乡绅、民团,时常蚁聚在这里,出坏主意,欺压百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金寨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金寨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边区有名的)

金寨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现在的金寨县,在1932年以前,没有县治,属于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位于三省边界的金家寨镇,是连接豫南、皖西、鄂东的重镇,鄂豫皖三省边区的乡绅、民团,时常蚁聚在这里,出坏主意,欺压百姓。

1929年,丁家埠等地的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在立夏节的晚上,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土豪,分田地,镇压反革命,成立苏维埃,沉重打击了哪豫皖边区的反动势力。一些乡绅、民团,纷纷逃来金家寨镇,一面避难,一面招兵买马,妄图东山再起,向人民反攻,夺回他们失去的天堂。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些反动派恨之入骨,一致要求消灭这帮反动派。

1929年阴历5月19日上午,我立夏节起义后建立的红军第三十二师,由师长周维炯带领,首次攻打金家寨。但由于三十二师建立才不到两个月,名义上是一个师,实际上只有100多人,又只有半数人有钢枪,其余都是大刀、矛子。而敌人有500多人,全是钢枪,又有坚固的工事。红军攻了半天,才夺下一条街。虽然打死打伤不少敌人,但自己也有不少伤亡。战斗到下午,守敌汪东阁率残部溃逃。我们怕人少守不住,当夜也主动撤出,金家寨又很快被敌人占据。战斗以后,敌人不甘心,我们站士不服气。敌人说:“要知道就那几个土红军,真叫他有来无回。”我们战士说:“既然把敌人赶跑了,就该守住,怕他几个熊团丁!”

1930年8月,肖方、项陂带领独立旅200多人,二打金家寨。因人少枪少,不但没打开,还有伤亡。那时,金家寨镇里盘踞着以大恶霸汪东阁为首的鄂豫皖边区的八大民团一千多人,什么朱母公子、王大花鞋、杨马虎子、易八叉子、小罗成等等,就是这八大民团的司令。此外还有国民党范熙绩四十六师一部分。他们看我们第一次打开没守住,第二次又没有打开,气焰更加嚣张。他们大吹大擂地说:“金家寨固若金汤,几个土红军,休想动我一根毫毛!”他们夺下海口说,“我们是蒋委员长在大别山的精锐,要剿尽红患,为国雪耻!”他们因处作恶,大肆奸、掠、焚、杀,疯狂破坏我苏堆埃政权,很多革命家属被杀害,房屋被烧毁,财产被抢光,年轻妇女被践踏。鄂豫皖边区,被摧残得满目焦士,庐舍成墟,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巩周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很多群众到处找红军。

1930年春,中共中央为了统一鄂豫皖边区党组织和红军的领导,派郭述申同志来鄂豫皖边区,将鄂东、豫南、皖西三块根据地党组织统一组成“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别委员会”,郭述申任书记,将在鄂东成立的红31师、斑竹园成立的红32师、流波䃥成立的红三十三师,统一组成红一军,军长许继慎。原红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分别改编为红一军第一、二、三师,红一师师长徐向前,红二师师长漆德玮,红三师师长周维炯。

党组织和红军的统一领导,有力地推动了红军和根据地发展。在鄂东的红安、豫南的汤家汇、皖西的金家寨建立3个道区(相当现在的地委和行署机关)组织领导地方工作;红军发展到2000多人,地方赤卫军发展到3000多人,整个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出现了一派兴旺景象。

但这时党中央出现了左倾错误,一心想攻打大城市,命令红一军离开根据地去攻打武汉,并限打到武汉过中秋节。 这时在南京的蒋介石由于各地不断告急也坐卧不安,除了加强武汉防守外,并组织了10万人马,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围剿这就是历史上讲的蒋介石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由于根据地红军主力都外调攻打武汉,仅有些县、区革命武装和赤卫军防守,根本无法阻止敌人的大部队进攻。不到3个月整个根据地大部分被敌人占领。共产党员、红军家属近万人惨遭杀害。鄂豫皖边区重镇金家寨也被敌人占领。当时留在地方坚持斗争的肖方等领导地方赤卫军(后改教导师)两次攻打金家寨,不但没攻下来,自己还负了伤。10月份,中央“左”倾路线被纠正,放弃了攻打武汉的计划。正在武汉江边滕家堡的红一军,听说根据地被敌人占领,来人被敌人杀害,个个义愤填膺,要求打回根据地。红一军决定立即回师,先打金家素敌人,收复金家寨。12月12日晚,全军动员,采取远程奔袭的战术,攻打金家寨的敌人。

当时金家寨被国民党4 6师2个营和边区八大民团1000多人盘踞,奸虐焚杀,无恶不为。其中一个叫王大花鞋的女民团头子,每天要砍几个人练力,人们称之为“杀人的母妖精”。就在这些杀人如麻的恶魔得意忘形之际,红军却从天而降。12月14日午夜,周维炯率红3师先遣将金家寨敌人团团包围。拂晓时,红1、2师也全部赶到,向城里敌人发起猛攻。敌人开始还只当和第一、二次攻打金家寨一样,是少数红军和赤卫队进攻,根本没当回水。当红军攻到城里,这帮吃人恶魔才惊慌起来,虽然拚命抵抗,却怎么也经不起红军的勇猛攻击,经半小时激烈战,敌人被歼大半,只有少数盘踞在一些坚固的房舍继续顽抗。为了减少部队损失,红军开展了“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的火线宣传。经过一阵阵喊话,顽抗的敌人纷纷缴械投降。经过清点,八大民团头目,除打死的外,只有王大花鞋未找到,原来她带了两个卫兵藏在珍珠庙里,红军再三喊话,她不但不投降,还朝外打枪,我红军战士刘大有跳到窗台下,连向屋里投了几颗手榴弹,这个吃人的女魔王终于一命呜呼!

第三次攻克金家寨,是鄂豫皖红军和根据地兴旺发达、走向全盛时期的起点。

从此,金家寨又回到人民手中。这就是鄂豫皖边区有名的“三打金家寨”战斗。

来源:中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