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户纷纷“跌倒”,东田微难以独善其身,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富士康和天马微有关系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富士康和天马微有关系吗(智能手机产业链进入阵痛期)

富士康和天马微有关系吗

大客户纷纷“跌倒”,东田微难以独善其身。

撰文 | shanshan

2022年5月24日,东田微正式在创业板上市,本次发行价22.92元。截至当日收盘,东田微报41.96元,涨幅83.07%,总市值33.57亿元。

01 产业链遭遇大洗牌,业绩波动明显

东田微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光电薄膜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具备镀膜材料自研和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摄像头滤光片和光通信元件等。

招股书显示,东田微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2.84亿元、4.58亿元、4亿元;净利分别为2017万元、6783万元、6914万元。

从产品角度看,过去三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摄像头滤光片,占收入比例在88%以上。

其中,红外截止滤光片是一种用于过滤红外波段的滤镜,利用精密光电镀膜技术在光学基片上交替镀上高低折射率的光学膜层,从而实现可见光区(400-600m)高透,近红外区(700-100m)截止或反射,使感光芯片能够模拟人眼的视觉范围成像,消除红外光对成像的影响,是高性能摄像头的必备组件。

东田微的产品和终端应用市场主要集中在手机领域。

目前,智能手机产业链正在经历大洗牌:

一边是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公开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3.71亿部、12.92亿部、13.55亿部。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偏弱,产业链上的公司或将会遭遇估值和业绩的双杀。

一边是5G规模商用创造的新动能。在5G时代,光学屏下指纹方案、3 sensing、传感器超大感光以及潜望式镜头等各种光学技术创新,将为全球智能手机恢复增长。

其中,3D镜头是确定性较高的技术趋势,VR、AR、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等概念均需要依靠3D摄像头来落地。而在手机全面屏的趋势下,屏下指纹识别也开始成为手机的常见配置。

从下游市场需求看,光学玻璃滤光片应用场景丰富。目前,车载摄像头需求强劲,全球监控镜头的快速增长也给红外截止滤光片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除了巩固摄像头滤光片业务,东田微也在持续布局光通信元件业务。光通信滤光片和TO管帽主要应用于光模块,光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实现光电转换,是在5G基站和数据中心等领域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器件。

伴随着新基建政策的推进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5G基站和数据中心等下游应用领域将不断发展,光模块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在这两大势力的博弈下,东田微业绩波动明显。自2017年以来,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47元、0.11元、0.38元、1.21元、1.15元。

今年以来,受疫情叠加全球地缘政治动荡、通货膨胀、全球智能手机终端消费市场需求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东田微预计1-6月业绩略减,归属净利润约2800万元至3200万元,同比下降14.48%至25.17%,营业收入约1.92亿元至2.15亿元,同比-9.62%至1.21%,扣非净利润约2700万元至3100万元,同比下降11.90%至23.26%。

02 客户“跌倒”,增长瓶颈亟待突破

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整个手机摄像头产业可以大致分为:零部件——封测——手机。上游主要是配件厂商,中游主要是封测厂商,下游主要是整机厂。

目前,东田微已进入全球知名摄像头模组厂商和智能手机品牌厂商的供应链,与欧菲光、丘钛科技、信利光电、舜宇光学、盛泰光学、同兴达等中游厂商建立了直接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东田微前五大客户收入占当年营收比重近70%。虽然客户的行业实力都不弱,但是资金实力却并不强,导致东田微应收账款高企。

其中,“头号”客户欧菲光在应收账款列表中是常客。2017年-2018年,欧菲光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导致公司债务压力大幅增加。后来,公司又出现被苹果“踢群”的消息,欧菲光的资金负担可想而知。

另外两位大客户丘钛科技、舜宇光学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公司股价一直走下坡路。

舜宇光学在2021年迎来了上市以来首次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就是因为手机镜头的出货量下滑,以及手机镜头、手机摄像模组的平均销售单价下降所致。近期人民币急速贬值,也对舜宇持有6亿美元债、机摄像模组毛利率表现及估值指标均带来短期压力。

根据丘钛科披露2022年4月主营产品销售数据,当月摄像头模组销售合计3362.4万件,同比减少21.5%;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3337.7万件,同比减少21.6%。

有分析人士认为,摄像头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依赖下游应用的生意。随着下游终端产品(比如手机)的切换,会发生大规模迭代,从而产业龙头也会改变。

技术是硬科技公司最大的护身符。截至2022年3月底,东田微拥有7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61项。

目前,公司已掌握高强度超薄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窄带滤光片、旋涂红外截止滤光片(0—30度转角偏移量小于2纳米)生产技术和超强度无微裂纹切割技术、抗弯曲玻璃刻蚀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同时,公司还已成功掌握CWDM滤光片窄带制备技术以及旋涂红外截止滤光片的生产工艺等,并保持较高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根据招股书,本次创业板上市募资,东田微计划投资于光学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光学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光学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年产红外截止滤光片组件2.6亿个、光通信元件3500万个,项目达产后可新增年营业收入3.77亿元。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突破公司的产能瓶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产品交付能力,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巩固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