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明 编辑排版:驽马 崔贯利

小明语录:

一个真正的大师会创造出一群专家而不是追随者。一个真正的师父会把你抛回你自己,让你独当一面,因为你已经倚赖千百万年,一个好的精神分析师会点亮一盏灯,相伴依旧走在暗夜里的灵魂。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1)

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之“建构”。

建构,其实是拉康精神分析叙事治疗、后现代主义哲学治疗里面的一个概念,在传统的精神分析里面并不谈建构。

不过,我认为,拉康可能是在精神分析里面,首一个谈建构的精神分析流派了。这里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建构?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2)

1、建构代表着新的含义产生

建构,首先是建构主义的一种哲学取向。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件事都可以重新通过交互产生的,比如咨询师和来访者通过互相谈话产生新的意义。

可是意义本身不是提前设定好的,而是通过互相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3)

实际上,意义并不是固定的。

每一次和不同的咨询师、或和同一个咨询师进行不同的谈话、或多次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时间的讨论,都可能会产生新的建构。

所以,建构代表着有新的一些含义产生了。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4)

2、传统精神分析与拉康精神分析对建构的不同认识

过去我们传统的精神分析,主要是通过依靠咨询师对来访者做一个解释,然后通过咨询师似乎拥有着的一种无比正确的、了不起的洞见的力量。

这往往是错误的做法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5)

到了拉康流派的精神分析,特别强调来访者对自己的创伤进行新的解释,对那些固化的概念进行拆开再重新建构的过程。

来访者不但可以换一种语气来重新讲述他的故事,可以换一个版本、一个剧本去重新实践他的人生,同时来访者可以通过和咨询师的互动过程中,重新、最终建构起自己关于自我认知、他人认知、自己的自体表象、客体表象等等类似的新的内容。

这些都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6)

3、建构的特点:咨询师在建构过程中的审视过程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做精神分析不是咨询师简单地对来访者做解释

而认知行为流派的咨询,并不是我们用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把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教授给来访者,而是我们和来访者产生互动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7)

这时的来访者拥有主体性资格,他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出关于他的创伤的认知、他的创伤的意义,建立起关于他自己问题的理解,此时的咨询师在一旁更像是一个审视的过程。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8)

那么,咨询师审视的是什么呢?

咨询师审视的是来访者明显错误的部分,咨询师通过和来访者的讨论、协作、交流,来促使来访者产生更多新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建构的特点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9)

4、断开是为了来访者更好地重新建构

具体而言,在拉康流派的精神分析里面,建构是如此产生的。

首先,我们假设来访者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固化的结构、某些问题固定的语言范式。

作为咨询师,应该把那些固化的东西打破,于是,拉康的精神分析里面就产生了新的概念,比如说拆分、破除、断开、阻断等等概念。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10)

这里着重说说断开,断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来访者从那些固化的结构中断开后,才可能生长出新的意义。

至于咨询时间,拉康流派的精神分析采用了不设定结束时间咨询设置,可能是5分钟,可能是20分钟,或者45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任何时候都可能会突然结束。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11)

但是他们结束的地方,就是想要去破除来访者固化结构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在这里结束,就是因为想在咨询结束之后,来访者能够回来,能够反思、内省,进而产生新的建构,思索出一些新的意义,这就是建构在精神分析,特别是在新精神分析里面的应用价值了。

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核心概念系列23)(12)

小明语录:

法国人的思维还是有深度的,至少他们不仅是效仿全世界去抄袭美国式好莱坞的风格。在《神圣车行》这部电影里,你可以看到萨特的存在质疑,拉康的镜像与虚空,我们不能尽懂导演的寓意,但它引发你思考自己的世界。

原创公众号:心伙伴(ID:xhbe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