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

南汇是个古老的名字

上海南汇地区成陆于唐代前后,《旧唐书》记载,由“扬子江水出海后受海潮顶托,折旋而南,与钱塘江水在此交汇”而成陆,因该地曲突入海,形状如嘴,故称“南汇”“南汇嘴”,曾称“海曲”、“南沙”。

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1)

南汇不等于惠南镇

惠南镇原名三团,1726年,南汇建县定县治于此后,三团是原南汇县所在地。惠南镇之名启用于1934年南汇县实行保甲制之后,以“有惠于南汇”之意而得名,最早源于镇上的惠南书院。再说了,南汇8424,南汇水蜜桃也并不等于说就是惠南镇所产的,可见,南汇是一个区域概念,南汇不等于惠南,南汇除了“惠南镇”,还有其他13个镇。

南汇“土”?北京还都是“坟”呢

不喜欢某个地方的名字,其中最莫名其妙的是嫌“土”,改个自认为洋气的。不能不产生个疑问:所谓“土”是某个人的意志还是整个区域百姓的共识?今天看着“土”的名字,很可能是五十年前的时尚名称;今天感觉“洋”的名字,没准五十年后就被嫌弃太“土”。

ps:北京带"坟"字的地名,多大100个,除"坟"字以外,还有"陵"为名的地方也不胜数。

语言陋习:请把“去上海”改成“去市区”

在上海郊区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不少上海本地人(特指郊县人)觉得自己虽然在“上海”但也觉得“上海”跟自己没啥关系,所有本地人去市区都说去上海,你自己算是外地人?你身份证不是310打头的嘛?

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2)

保留“南汇”的名字就是保留上海本地文化

原生态地名,保留的是其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和所传承的文化。非常欣慰地看到,在浦东的开发建设中还是颇为尊重地名的源起,有些行政区域不存在了,其地名却得到了慎重的保留。

1992年12月31日,浦东改革开发开放,川沙县撒销,历史性地划入浦东新区。川沙的名字在川沙镇也就是此前的八团所在地原样保留,五年后,川沙镇与东城镇同时撤销,合并建立了新的川沙镇,今天的镇东南一角还留有几十米当年修建的城墙,依稀露出曾经的容颜。

2001年4月国务院决定南汇区域划入浦东新区,因为南汇不像川沙那样有个同名的镇,所以为了延续南汇这个历史地名,就把这个名字给了申港街道和芦潮港镇合并建立的镇—南汇新城镇

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3)

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为什么上海会有人不喜欢南汇这个名字)(4)

川沙和南汇这两个名字,生动地反映了“浦东是从海里长出来”的地理特征。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记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不要让上海本土文化消失,每一个地名都带有一段文化,带有一缕乡愁,乱改地名,就是丢失了城市的文化记忆,说严重些,就是割断了城市的历史。地名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地名不可避免地发生变更,但有些原则不能忽视。地名承载着大量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坐标。其重要性从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将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可得到充分印证。因此,不仅要按照地名普查的要求,充分挖掘、系统整理地名文化属性信息,抢救保护优秀传统地名文化,更要从制度上对地名的使用和变更加以规范,免得人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像北京至今仍保留着“公主坟”“车公庄”等地名一样,毕竟这里是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是曾以桑麻翳野而令古人惊叹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