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距离或路程用千米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吨作单位

时间单位或长度单或重量单位的正确使用,关键在于找对参照物。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基础卷(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检测卷)(1)

01

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或重量单位,关键在于找对参照物。如鸡蛋的重量,想想家里的鸡蛋,一般8个左右为500克,那一个应该是60克左右。而卡车的载重,想想我们的书包,装上书后面约10千克,卡车装的东西肯定不止这么点,所以用“吨”。

题2与题3则考查我们对重量单位、长度单位的进率的了解以及进行加减计算的理解掌握。

题4考查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对尺子刻度的认读掌握熟练程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基础卷(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检测卷)(2)

02

判断题以实例的方式来考查我们对长度单位之间、重量单位之间的转换、计算和大小比较。统一单位之后再计算是保证正确率的最好方法。

选一选与比一比一样,在比较计算之前,最好是统一成一个方便比较的单位,不同单位统一后,我们只需比较数据的大小即可。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基础卷(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检测卷)(3)

03

所画线段长度不是题目已知,则需要我们列算式计算出来,而画线段时的具体步骤:1.先确定一个端点,左手按住尺子,让刻度0与端点对齐。然后在对应长度处画两个端点,再把两个端点连线。2.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开始画,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3.最后在线段周边标写出线段的长度。

量线段的具体步骤:直尺的刻度0要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应用题

题1旨在考查学生用直尺测量物体高度的测量、认读、加减计算能力。如图,在测量时的始端不是从刻度“0”开始,那物体的实际高度为未端数值减去始端数值的差。

题3是一道标准的“几个几”问题,一般用乘法最简便,注意最后一句“合多少千米”,即需要把结果米转换成千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基础卷(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检测卷)(4)

04

坐电梯问题的解题思路:先把13位乘客的体重和的单位“千克”转换成“吨”,或把电梯的载量单位“吨”转换成“千克”,使单位统一后再比较数的大小,若电梯载量大,坐得下;若乘客体重和大,则坐不下。

租船问题,需要认真审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题①的意思是每船不能有空座,不是指每种船都要租,租船方式有好几种,我们列出其中一种即可。如7条小船,4x7=28;1条小船和4条大船,4+4x6=28;4条小船和2条大船,4x4+2x6=28。

题②最省钱,指花钱最少把人运过去。10÷6=1(元)…4(元),8÷4=2(元),从平均数据来看,租大船划算,即尽可能多租大船最省钱。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基础卷(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检测卷)(5)

05

参考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测试基础卷(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检测卷)(6)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