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个月,今日的沪指再度失守3000点,成为“不确定性”的又一鲜活注解。
而在国庆节前的一个月时间内,央行更是先后两度降息,货币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进一步加码。
不断增加的变量,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动力,于是,作为最具确定性的金融产品——储蓄型的人身保险,开始逆风飞扬,受到更多消费者青睐,增额终身寿更成为标杆性产品。
不少业界人士直言:当下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发展增额终身寿,行业有望迎来一波保费小高峰。
不过,他们往往也会补充一句:资产荒加剧,投资压力增强,IRR高达3.5%的增额终身寿卖得越多,利差损风险越是不容忽视。
尤其值得关注的信号是,就在节前,精算师协会还在官微发布一则风险提示,警示增额终身寿的销售误导风险。
01
逆风而上,增额终身寿、增速终身寿,还是增额终身寿
提及当下保险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就是“承压”:负债端承压,资产端承压,两端承压……业界人士提及保费、绩效,也几乎个个长呼短叹,但与“承压”形成鲜明反差的却是一种人身保险产品的热销。
增额终身寿,从2020年开始,因为疫情冲击保费大盘,逐渐开始受到一些公司关注;进入2021年,新定义重疾险的销售急剧萎缩之后,保险公司迫于业绩压力,加注银保渠道、储蓄型产品,增额终身寿又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大中小型公司纷纷推出新品。
进入2022年,伴随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收益稳健的增额终身寿优势进一步凸显。慧保天下梳理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重点宣传的产品信息,其中,大多数几乎都是增额终身寿。
从银保渠道的行业交流数据来看,这一趋势体现得也尤为明显(当下银保渠道主推产品就是增额终身寿)。前6月,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实现新单规模保费约1900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5%。远高于同时段人身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整体增速。
在市场步入降息通道,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之时,“确定性”就成为了增额终身寿最大的卖点所在。
收益确定:目前市场主流的增额终身寿险IRR普遍在3.1%-3.6%之间,较香港增额型产品和大陆传统的年金 万能产品组合略低,但收益相对稳定安全。
刚性兑付:在大资产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等金融产品无法保证刚性兑付,而增额终身寿等储蓄型保险产品依然可以。
时间锁定:增额终身寿作为一种长期产品,其能帮助客户锁定长期稳健收益。
除此之外,增额终身寿还独具一重风险保障功能,这也是其他金融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02
第一重风险:降息通道,利差损如影随形
探究增额终身寿热销的原因,绕不开的一个词,就是“逆周期”。
简而言之,处于加息通道,资本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银行理财、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收益一般也处于高位,储蓄型保险产品竞争优势并不突出;反之,进入降息通道,资本市场行情差的时候,诸多金融产品投资收益率快速下调,储蓄型保险产品因为具有滞后性,反而可以凭借相对稳健的收益吃到一波保费红利。
对于人身险公司而言,比较理想的状态就是充分把握每一个时机,在降息通道,卖收益稳健产品;在加息通道,则重点强化保障型产品销售,利用长周期优势,抹平利差波动,实现稳健盈利。
逆周期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负债端可以吃逆周期红利,但资产端却是顺周期的,一端亢奋,一端承压,利差损风险将不断加剧。尤其资本市场的波动或许是短期的,但利率走低却是长期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存款利率一直在波动中下行。尤其是疫情开始之后,为提振经济,降准降息的节奏进一步加快:2020年3次降准、2021年2次降准、2022年至今4次降准降息……
对于中国人身保险业而言,昔日的利差损风险依然历历在目。1992-1996年期间,中国GDP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不断飙高,同期,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一般都达到7%-10%之间。
但从1996年5月1日开始,银行利率进入下行通道,一直到1999年6月10日,3年时间内,经历7次降息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从10.98%的高点快速降至2.25%。
彼时,销售了大量高预定利率寿险产品的寿险业不得不着手应对天量利差损问题。事后有数据显示,中国寿险业彼时的利差损达到了数百亿之巨,至今,个别公司仍在消化着当年的利差损风险。
03
另一重隐患:销售误导多发,精算师协会发文称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
面对狂飙的增额终身寿,保险公司感受到的是利差损风险,消费者感受到的则是销售误导风险——业界人士不太愿意面对的一个话题是,部分客户其实是把IRR3.5%错误理解成了保费复利3.5%。尤其是当保险公司业绩压力愈发沉重,针对销售动作变形的担忧也愈加凸显。
节前,精算师协会的一则发文引发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其详尽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揭示了当下增额终身寿产品销售中最常见的两类销售误导行为,成为业界对于销售误导风险担忧的一个典型事例。
文章明确表示:“目前,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该类产品过程中涉嫌误导性宣传,请消费者予以警惕”。
同时文章还从专业角度出发称,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
警惕一:保额增长率还是投资收益率?概念差别大,不可混为一谈。
“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5%”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这里的3.5%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终身寿险的保额是指在被保险人身故或者全残时,受益人可以领取到的保险金额。保额是每年不变、每年递增还是每年递减都只是参数的设计方式。在保险费等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每年保额递增的终身寿险,其首年保额较低,会远低于每年保额不变的终身寿险。保额增长和投资收益概念差别大,请予以警惕。
警惕二:增额终身寿险是理财首选?终身寿险主要功能是保险保障,养老、储蓄应选择年金保险。
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保险消费者如果中途退保,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增额终身寿险的现金价值一般在前5年低于累计所交保费,之后才会逐渐超过累计所交保费。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请保险消费者注意是否与自身预期相符。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精算师协会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不盲目跟风,综合考虑家庭情况、收入情况,根据自身需求确定投保何种保险产品。
04
静待监管靴子落地,“何时出手”“以什么方式干预”等细节问题成争议焦点
回溯行业历次利差损风险,关键时刻,监管政策的调整都起到了一招定乾坤的作用,而具体监管工具则包括强制要求险企降低产品预定利率,以及合理确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等。
例如,1999年6月10日,银行又一次宣布降息当天,原中国保监会悄然下发《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紧急通知》,全面叫停高预定利率产品,强制寿险公司将寿险保单(包括含预定利率因素的长期健康险保单)的预定利率调整为不超过年复利2.5%,并不得附加利差返还条款,即日开始实施。中国寿险业的高预定利率时期戛然而止。
监管部门最近一次对人身险公司利差损风险进行干预则是在2019年。那一年,考虑投资收益率下滑、利差损风险加大,针对预定利率4.025%的年金险产品,银保监会先后三度出手,先是在开门红期间窗口指导叫停备案,之后是在8月出台正式文件将年金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从4.025%下调至3.5%,到11月又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全面叫停已备案产品的销售。那一年,定价利率4.025%的年金险产品彻底退出市场。
如今的人身险业又面临着和2019年类似的情景:负债端承压,投资收益率下滑,市场利率不断走低,利差损风险逐渐加大……在此情景下,“监管一定会出手干预”几乎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争议只在于“何时出手”“以什么方式干预”等细节问题。
这注定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当下行业负债端承压,不仅保费难收,由于代理人大量脱落导致的自保件、互保件退保激增,保单继续率快速下滑等问题也非常突出,尤其是对于很多定价激进的小公司而言,强制或者变相调低产品收益率,势必会加大其现金流压力……
而如果落锤时点一再推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险企将缺乏主动下调收益率的勇气,期间累积的保单越多,在未来漫长的降息通道中,险企所承受的利差损风险也将越大……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