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有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语?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语(论语笔记不愤不启)

有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语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解读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学习要有主动性,分别体现在意愿、过程和应用三个方面。

不愤不启。态度要主动,即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在过程上,不悱不发。这其实很好理解,如数学课,老师给出一个题目,总是先给学生几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不是直接给出解答;语文课,如讲古诗,老师读完诗,也通常让学生先思考一下诗的内容意思,然后讲标准的理解。这几分钟思考,其实就是在调动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反之,如果跳过这个环节,效果是差很多的。

最后是应用:举一反三。现实的案例和应用有很多,老师不可能穷尽,因此在案例(应用)环节更体现积极性的重要了。在这个环节,当下的学生是通过做作业,解习题来实现。无论是数理化生还是史地政,做得都不错。而对于已经工作的成人的学习,估计只有少数人能在应用方面“反三”。为什么大多数人做不到?是因为能力不足吗?不是,因为没有了作业,而又不主动给自己布置作业而已。

小结

总之,本句话孔夫子提醒我们学习的三个层面的积极性:开始的意愿要主动、过程中的思考要主动、最后的实践练习要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