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不惑之年还是很迷茫(感到一丝小确幸)(1)


身边有很多同事是年轻人,二三十岁,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激情四射。看到他们,自己有点悲哀,步入中年,体力不支,缺少激情,没有锐气,不那么勇敢。


不过,反过来想想,也很知足。这群年轻人,面临的工作、婚恋、抚育等问题,也不轻松。在单位,他们要处处争先,否则就被认为年纪轻轻不思进取;在业余,他们要不断充电备战,以防被淘汰和二次就业;在家里,他们要么被催婚,要么被催生,要么被熊娃娃们搞得焦头烂额;还要面临巨大的房贷车贷……


有失必有得,我们中年人没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磨砺出了温婉平和的气质;没有了风风火火的激情,却有了处世冷静的理智;没有了单刀直入的锋利的锐气,却有了全面权衡曲径通幽的智慧。我们也在成长,从青涩走向成熟。


年轻时犯过很多错,说过很多不着边际的话,出过很多丢人现眼的的洋相,得罪过很多不该得罪的人。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之后,幡然醒悟,这在年轻时,是绝对不会认识的。这是时间的力量,也是成长的收获,是中年人在历经年轻时的迷茫和痛彻之后的巨变。


高晓松写过很多经典的歌,也是一个成功的音乐人,但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自己的困扰。高晓松在一档访谈节目上,他就这样说到:我现在去看,回顾四十岁以前的自己,我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主持人问:不靠谱?高晓松思索了一下说:反正狂妄,就那种膨胀,那种不知天高地厚,那种自以为是,那种天是老大自己是老二的感觉。


像高晓松这样著名音乐人、导演、演说家、旅行家、清华才子,在年轻时都犯过如此低级的错误,何况我们这些凡人。


而不惑之年,就像一本书前面的情节已经翻阅,是艰辛或是精彩已然不重要,岁月的风霜渐渐把我们容颜侵蚀,时光把我们性情慢慢的打磨,但我们逐渐成熟和稳重。这是值得庆幸的,不该悲观,不该哀声叹气。


中年甚至老年之后,我们可以利用的时间多了,资源多了,人脉多了,阅历多了,财富多了,智慧多了,知识储备多了,这都是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我们可以成就很多大事,可以成为更厉害的创造者。


像袁隆平、屠呦呦、任正非、巴菲特、芒格,还有郑州那位94岁下半夜卖煎饼的老奶奶,他们都是老人家了,但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所做的贡献是多少年轻人都无法超越的。


我觉得只要你有一颗火热的心,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天天向上的劲头,一个康健的体魄,就还能做好多有意义、有价值,被别人欣赏需要,同时自己满意的事情。


所以不必悲伤,不必嗟叹,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中年人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或许将来儿孙们会把我们当宝贝对待,为了这一天好好准备吧。

我要心怀这样的“侥幸”和小确幸,继续我的不惑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