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橙黄绿蓝,五彩的欧若拉…”

2019年底,短视频平台里胜屿翻唱的《欧若拉》突然爆火,恍惚间,我仿佛穿越回到了2004年。这首《欧若拉》承载了太多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里的青春回忆,要知道那时候最常用的听歌工具只是个MP3,小巧玲珑特别方便。

那年夏天的风原版(夏天的风吹回2004年)(1)

然而19年底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杨千嬅的《处处吻》也在短视频平台上登上热榜,一时间,网友们都在录制自己翻唱的《欧若拉》和《处处吻》,前者还好,翻唱后者的粤语确实需要一定的功底才行。细心的吃瓜群众会发现:这些翻唱者大多都是95后出生的人,这很正常,因为04年的95后都快小学毕业了,这是实打实的童年经典啊!

其实这种老歌新唱又爆火的例子在几年前就有了,《我是歌手》第二季里邓紫棋翻唱了黄家驹的《喜欢你》,突然间这首90年代的老歌就在2014年流行了起来,而邓紫棋更是瞬间爆红。另外2014年6月,邓紫棋唱的《后会无期》多少也算老歌新唱,毕竟原作是60年代的美国歌曲The End of the World(2017年的腐国高分丧剧The End of The Fxxxing World第一季用它做结束曲),原唱Skeeter -Davis是在2004年去世的。

那年夏天的风原版(夏天的风吹回2004年)(2)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也是2019年底爆火的一部短视频,缅甸神曲《清新的小女孩》作为BGM,80年代朱时茂和丛珊老师主演的电影《牧马人》的片段,一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正所谓“情到深处自然伤”,网友们结合着如今的环境,五味杂陈地发自肺腑调侃着这句话并将这部经典又红火了一把。同样都是经典重放,放到现在总是有着特别的效果。

那年夏天的风原版(夏天的风吹回2004年)(3)

而且最近又有沙雕网友把徐克的《青蛇》给鬼畜了一下,“大威天龙”的恶搞之下其实是对当今难出优质电影的隐晦讽刺。

那年夏天的风原版(夏天的风吹回2004年)(4)

现在也到夏天了,巧合的是最近短视频里翻唱温岚2004年的歌曲《夏天的风》又爆火了,又是2004年的歌曲,19年底到20年上半年的几首热歌里,04年的老歌就占据了一半,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04年的老歌到今天会这么突出?我简单地分析了几点原因。

那年夏天的风原版(夏天的风吹回2004年)(5)

属于95后的回忆

90后在慢慢老去,95后已经到了人生中的第二轮了。大多数95后的压力开始增加了,工作之余随便刷几条短视频,听到了儿时喜欢的歌曲,顿时心里就会百感交集,想起夕阳下的奔跑,那是自己回不去的童年。996的工作、卡里那仅存的4位数余额还要应付花呗和贷款,看着自己如今的样子,难免会让人对儿时的无忧无虑产生美好的思念。而这些因素正好推动了老歌在今天的流行。

经典的保质

为什么现在火的是这三首歌,而不是04年的其他歌曲呢?不妨来看看这三首歌:《处处吻》是林夕作词,《夏天的风》是周杰伦谱曲,05年张韶涵更是凭借着专辑《欧若拉》入围了第16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演唱人奖。不难看出,这三首歌都是内容颇丰的作品,不是单纯的流行歌,这种高质量的歌曲就是令人喜欢的经典。

歌坛的没落

其实我自己是很不想承认华语歌坛没落了的,但是好像我们能拿得出手的华语歌手只有周杰伦和陈奕迅了,但他俩都是70后的“老人”了,华语乐坛要想长久的保持高水准是不可能只依靠老一辈的,那么我们的新生代华语歌手呢?华晨宇吗?他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自己才能扛得起这杆大旗。


看着各大音乐平台的榜单销量统计,从蔡徐坤的《Wait Wait Wait》到肖战的《光点》,我不是否认他俩的创作能力,我只是觉得凭这种饭圈自销产生的噱头纪录,压根儿就不是华语乐坛的一种正常现象,很多网友都在调侃“你敢信《光点》大火,然而我都没听过一句歌词的尴尬吗?”的确如此,资源都被饭圈给占领了,真正优秀的高水准歌曲又有谁来买单呢?甚至连《惊雷》这种“喊麦”都敢碰瓷音乐领域,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华语乐坛的新生代优质作品一定是那种能引起绝大多数人心灵共鸣的歌曲,仅凭圈内自嗨的艺人是不可能成为华语乐坛的代表人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