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历史原因,现代人大多不了解儒家文化,对孔孟之道、论语大学中庸心学等,大都是一知半解。
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很有意思,说是“请不要从别人的口中了解我,否则别怪我看扁你”,可见误解往往来源于一知半解、不够了解。
许多人提起儒家文化,第一反应会是,不就是那些之乎者也、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吗?或者说哎呀已经是千百年前老掉牙的东西了,早已经不适应21世纪的新时代了。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你有没有谦虚谨慎、深入地了解过它呢?今天,青竹君就从儒家最经典的“仁、义、礼、智、信”,为您简单地剖析一下儒家文化的真相。
仁
仁,会意字,从人从二,本义是指人和人互相亲爱,泛指博爱。后来演变为一种道德观念,核心指人与人互相亲爱。
《说文解字》:仁,亲也。
《春秋元命苞》: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
《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
《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礼记·丧服四制》: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我们从以上典籍的记载中看“仁”,可以提取出几个重点词汇:亲,爱。我们在考察一下这两个字。
亲,本义表示关系相近的人经常相见,表示感情深、关系近。
《广韵》:亲,爱也。
《说文解字》亲,至也。
可见,亲的意思大约是:基于血缘关系或者非血缘关系而形成的关系相近的人之间的爱。
爱,最初见于《说文》小篆,原作“㤅”,像是一个人双手捧“心”,张大了嘴,在诉说心中的爱。
《说文》㤅,惠也。《左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正韵》仁之发也。
《诗·小雅》心乎爱矣,遐不谓矣。
可见,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好。
综上所述,我们再来看“仁”,《论语》有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指上慈下孝,就是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弟,即悌,指兄友弟恭,兄弟姐妹平辈之间相互恭敬友爱。这句话的意思是:孝悌是仁的根本,一个君子,是会致力于务本的。
孝悌思想在儒家扩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整个社会人们之间的和谐友爱。
所以,这个“仁”,真正的意思可以分为两重内涵:
一是指人们之间发自内心、纯真无邪的互相尊重和友爱,用佛家的话讲,叫做“慈悲”“喜舍”。
二指圣贤的一种品质,也可以说高人、高能量、高纬度的一种品质,就是没有分别心地对待每一个人,用佛家的话讲,叫做“众生平等”“菩提之心”。
《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有光明的德,人们学习大学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要使这“光明之德”彰显,就是“明明德”。然后要亲民,要有爱、有仁心地对待每一个人。最后达到最好的善。
可见,“仁”心,就是“明德”,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用佛家的话讲,叫做“本自具足”。也就是说,每个人生来就有“仁”,只是被物质世界给蒙蔽了,需要通过学习圣贤文化,我们也可以叫修行,而得以彰显,找回我们的“仁”。
通常和“仁”一同出现的是“爱”、“善”、“亲”、“德”几个字,他们的相通之处在于,“爱”“亲”通常指对自己关系近的人,而“仁”、“善”和“德”,则是无分别心地对待大众、众生,换句话说,“仁”“善”“德”就是“大爱”、“大亲”。
儒家讲究内修和外修,内修即修心。
当然不止儒家修心,道家、佛家也修心,这就是哲学在高级层次上的殊途同归。
孔夫子讲“里仁为美”,就是内在的仁是最美的。又讲“君子求诸己”,君子“学而时习之”,讲的就是君子最重要的、贯穿一生、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内修。
所以,内修,就是修内在,修内在的仁、德、善、大爱、大亲。
义
义,初见于甲骨文,把羊头放在长柄的三叉武器上面,表示一种“威仪”。
《说文》,己之威仪也。
《注》臣铉等曰:与善同意,故从羊。
《释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
《易·乾卦》利物足以和义。
又《说卦传》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可见,“义”的基本含义为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如正义、义不容辞等;引申为合乎正义或公益的行为,如义举、义务等。
“仁”和“义”通常会捆绑出现,所谓大仁大义,仁义为怀等。孔夫子讲“君子喻于义”,又说“君子以义为质”,也是此理。
儒家讲的“义”,可以分为两层意思:内在的义,是和仁同义的,所谓仁义之心,就是此理;外在的义,是内在的仁义的外在表现,是基于仁义之心而做出的合理言行举止,比如义举等。“义”是联系内在和外在的枢纽。
礼
原作“豊”,字形像是一个礼器里放着两串贵重的玉,用以祭神。后作“禮”,本义是敬神、礼神。
《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释名》礼,体也,指得其事体也。
《韵会》孟子言礼之实,节文斯二者盖因人心之仁义而为之品秩,使各得其叙之谓礼。
故,“礼”的基本含义为由人的内在仁义之心导引而出的、有利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道德规范的行为体系,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彬彬有礼、礼仪、婚礼、葬礼等)。引申为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封建礼教,今不取)。
儒家是非常注重“礼”的,孔夫子一生最大的功绩之一,就是在《周礼》的基础上编订了六经,其中的一部《礼经》,就是专门讲“礼”的。又如《论语·八佾》通篇都在讲一个“礼”字等,可见“礼”在儒家文化里的重要地位。
儒家的“礼”,用一段话总结,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其一,就是君就要有做君子的样子,儒家讲君,其标准可是很高的,也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仁、义、礼、智、信”,所谓仁德之君,就是这样的。其实仔细想想,这样的素质,还真的是不容易做到的。
其二就是做臣子的就要有做臣子的样子,对于君要恭敬顺从,对于工作要勤谨负责。
以上两点其实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它的深意推而广之,就是我们再正常不过的社会生活呀,比如一个单位里,做领导的,是不是就应该有做领导的样子?要体恤下属,关爱员工,还要有领导的智慧,能够带领大家做好业务等;而做员工的就要有做员工的样子,对领导要尊重,要恭顺,做事情要尽心尽力,做好、做精自己的工作等。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大家想想,如果大家都这样负责任了,各司其职,那么一个单位、一个团队,一个事业能不兴旺发达吗?否则,那这个单位或团队则一定是一团稀乱、没有前途的。
其三就是做父亲的要有做父亲的样子,要对子女慈爱,要用自己的德行引导、教育好孩子。
其四就是做子女的就要有做子女的样子,要对父母长辈尊敬、恭顺、有爱,要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要将自己尽量修的优秀,不让父母担忧我们的生活和前途。
以上两点,推而广之,就是范仲淹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对待年长的人要尊敬有加,对待年幼的要慈爱有加。如此,不就是和谐社会吗?否则,就会有以下词汇像臭鸡蛋一般砸向你:为老不尊,又老又坏,大逆不道,不孝逆子,没素质,没道德,素质低下等等。
我们前文讲过,儒家讲究内修和外修,内修是指要修“仁”“善”“德”的内心,“义”为连接内外的纽带,那么“礼”,则是“仁”“德”“善”的外在表现,也就是外修。
孔夫子曾大声疾呼:“人而不仁,为礼何?人而不仁,为乐何?”可见,“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是“仁”的外化。有“仁”才有“礼”,内外兼修,才是君子。
当然,到了具体的“修”上,其实是内和外的关系应该是互根互用,互相促进的。比如一个有大仁义大仁爱的人,那他行事一定是有礼的。反之,一个人一直在谦虚谨慎地修“礼”,也就是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他也会逐渐地完善内在的“仁善德”。内外并进,形成良性的成长轨迹。
智
智,如上图所示,是知道、明了的意思。
《说文》识词也。
《释名》智,智也,无所不知也。
《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谓之智。
可见,“智”的基本含义,应该是在“无所不知”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一种明辨是非的智慧和能力。
佛家里的“智慧”“般若”,是指一种极高的境界,达到了无我、无他、无分别、大慈悲、普度众生的大智慧境界。
而儒家的“智”,是指在“仁善德”心的基础之上,修得的明辨是非的智慧和能力。两者也是很相似的,有共通之处。
“智”对一个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许多人对传统文化,对儒家文化又误解,就是完全忽略了这个“智”。
有“智”的“仁善德”,才是“真正的仁善德”,否则就是“伪善”,就是烂好人;有“智”的“孝悌”才是“真孝悌”,否则就是“愚孝”“愚悌”,其实也是等同于“逆”。
所以,就内修而言,“仁智”才是完整的修心,缺一不可,同等重要。
这一点,孔夫子说得很明白,比如“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大概就是不受坏人的陷害的意思。
比如有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意思是我们用“礼”的目的是为了与人为和,为了和谐的,但是也不会为了和气而和气,如果碰到不符合“礼”的行为,也就是被坏人冒犯,那也不能妥协、将就、吃亏着和谐。
《论语》里有这样一则对话,有一个不大成器的弟子问孔夫子:老师呀,你一天到晚地教我们学“仁”,到底这个“仁”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有人告诉我们那个井里面有“仁”,那我们听了他的话是不是就要跳下去呢?
这时孔夫子回答说:你为什么要这样问呢?你可以当着我的面欺骗我,我也能够接受,这不是因为我真的笨,而是因为我仁慈,我不忍心当面拆穿你。如果你连这么点骗人的小把戏都识不穿,那就是真正的笨蛋,那还谈什么君子呢?
孟子有言:君子可欺之以方。意思是君子你可以光明正大地欺骗,言下之意是:君子有他的智慧,你欺不欺骗是你的事,他能不能被欺骗那是他的智慧。
所以,君子、高能量的人、高级的人,一定是内外兼修的,其内在一定是仁智并举的,这就是大道,就是强势,就是强大。
再比如,现代有人提到上文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会嗤之以鼻,那就是缺乏智慧的表现,也是对于儒家文化不甚了解的缘故。
比如一个单位,一个团队,一个下属很努力,晋升得很快,然后成了他以前上司的上司,有人会说这不是“越礼”的表现吗?到底是值得提倡呢?还是值得提倡呢?
再比如一个老人很坏,不懂事,没有道德心,对子女也不好,那子女可不可以纠正他呢?这是不是也是“违礼”的?
孔夫子说:“君子求诸于己”,“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说的就是君子当然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内在、言行素养、工作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得到提拔、重用,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只要不是损害他人的恶意竞争,正当的竞争当然值得提倡。父母无德,子女当然不能效仿,当然可以纠正。
君子之争和小人之争的根本区别在于:君子之争是通过不断地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德行、言行素养、学识、工作能力而竞争;而小人则是通过损害他人而恶意竞争。这就是智慧。
信
《说文》信,诚也。
《集韵》信,悫也,不疑也,不差爽也。
《易·系辞》:人之所助者,信也。
《左传·僖七年》:守命共时之谓信。
我们再看看“诚”字。
诚,从心从成,表示真心地成全他人,说出的话要做成,要实现。
再看看“悫”字。
悫,从壳从心。
《说文》悫,谨也。
《广韵》善也,愿也,诚也。
“信”通常是和“诚”一起用的,所以“诚信”的本义应该是真心地对待他人,真心地成全他人,对别人说出的话要兑现,要实现。
所以,孔夫子说“敬事而信”,做事情要严谨、有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朋友要有诚信,说出去的话都要实现。“主忠信”,要具备忠诚、信用的品质等等。
总结“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大集成、大总结,也是儒家文化千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代言词”之一。
我们上文讲过,儒家讲究修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是其它更高方面的基础保障。
而“修身”,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修心”和“修行”。一个指内修,就是修内在,其中“仁”“义”“智”“信”都是修心;另一个是“修行”,就是在内在认知、智慧的基础之上修正行为,修正言行,其中“义”和“礼”都是修行。
如上文所言,内、外是互根互用、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互相成全、互相影响的良性向上的局面,以将我们修成一个高能量、高层阶、强大的、智慧的人,这就是儒家讲的君子。
再总结一下:儒家文化的真相,可以用四个字作总结,就是“修内”和“修外”,或者“修心”和“修行”。
再总结一下,就是“修内在的仁、义、智、信”,和“修外在的礼(行)”。
学圣贤文化,享自在人生!
朋友们好!我是青竹,一枚致力于国学研习并身体躬行的修行人和创业者,在头条记录并传播自己的悟道成果,希望给迷茫和焦虑的您以借鉴。
计划今年以内主要以解读《论语》为主,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请点赞并关注我,我们一起修习、精进!!
相关链接:
精解《论语》之“学而时习”篇,找对方法,体验学习的乐趣
《论语》新解之《学而》篇一
《论语》新解之《为政》篇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