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岛战役战将和战斗英雄(牺牲于西峡口抗战的鲍允超青山埋忠骨)(1)

鲍允超生前照片(资料图片)

“爸,爷爷打日军牺牲在西峡,我们把他带回家了,您安息吧……”9月3日清晨,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金竹园小区的一户居民家中异常肃穆,58岁的鲍建华和家人举行“告乃翁”仪式,迎接在对日最后一战——西峡口战役中牺牲的爷爷鲍允超“回家”……窗外,万家欢笑,盛世安康。

将目光转回千里之外的西峡口战役旧战场,西峡县五里桥镇封湾村56岁村民刘党强,又一次向前来拜祭的人们讲起那令人泪目的抗日战争细节……

英勇抗战 鲜血染红了山坡

如果让电影导演来展现1945年3月在西峡口的日军,那肯定是一连串“穷途末路、焦虑不安、垂死挣扎”的镜头。

史料佐证了这些,西峡县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在2012年编撰的《抗日战争在西峡》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的全貌:1945年3月开始、历时5个月的豫西鄂北会战,是抗日战争最后的大规模战役,主要战场在鄂、豫、陕三省交界,包括老河口、南阳、邓县(今邓州市)、西峡口(今西峡县)等地区。而西峡口战役则是豫西鄂北会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同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因主战场在西峡口一线而得名。

在时任国民革命军一一O师三二九团三营副营长徐建铭的回忆录中,那段悲壮历史瞬间关于鲍允超烈士的描述异常清晰——1945年3月,日军一部妄图打开进犯陕西的大门,向豫西重镇西峡口进犯,派一部日军迂回蛇尾沟,出其不意地进击西峡口侧背。当时正坚守在庙子、栾川一带的一一O师接上级命令兵分数路,迎击日寇。

3月31日,三营受命在蛇尾沟附近布防,将营指挥所设在山神庙附近。五连连长杜希武奉命带领全连战士携两挺重机枪在蛇尾沟以西一条南北山岭上设防,阻击日寇西犯。其余各连在蛇尾沟(隔河)北面山上布防,阻击日寇北犯,兼顾用火力侧击进犯五连防区的敌人。

杜连长带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后,迅速侦察地形,部署兵力,构筑防御工事。日寇以“攻其不备、速战速决”之策,向五连阵地发起猛攻。敌佯攻我之右翼,主攻左翼。左翼阵地很快被敌军突破占领,杜连长带队实施反冲锋不幸牺牲。据一排长回忆:“杜连长白刃拼杀时被敌人刺中腹部,哈哈大笑说了句‘刺得好’壮烈为国牺牲。杜希武不怕死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品质让人永世不忘。”这场阻击战是一场惨烈的混战,日寇利用夜色掩护很快突破五连阵地,西窜人马岗。天明打扫战场,五连共伤亡二十来人。紧接着三营受命向人马岗进发,追击敌人。

与此同时,师部命令抗日期间曾负过伤的安徽人、副团长鲍允超带领一个营兵力经人马岗向蛇尾沟前进,与三营合击进犯之敌。

人马岗地形险要,两边是南北夹峙的陡山,中间的羊肠小道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东西有百余米长,南面是接连不断的山岭起伏地,北面临河。午夜零点左右,尖兵行至此与日寇遭遇,战斗进入白热化的肉搏。不时发出战斗指令的鲍允超成为敌人关注的焦点,被敌人围攻,壮烈为国殉难。后日寇占领有利地形,掩护其部队连夜窜出人马岗,继续西行。

此次人马岗遭遇战,我军伤亡官兵四五十人,而日寇也遗弃十来具尸体。老兵徐建铭在回忆录里写道:“我和日寇交战多年,还是首次看见日寇遗弃尸体,其狼狈可想而知。”

随后,徐建铭所在的三营奉命打扫战场时,战士们眼泪淌不停,鲍允超和战友们的鲜血染红了那个仅有四十多平方米的山坡……

青山埋骨 帮助抗日英雄寻家人

讲述完这些悲壮的历史细节,在山谷间,刘党强和前来拜祭的人们低头默哀。鲍允超等官兵血染人马岗的悲壮也被真实地记载在历史里,西峡县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张永祥查阅资料后给予佐证。

西峡口战役是中国14年抗日战争最后的枪声,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唯一举行战地受降仪式的地方,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牺牲在此的抗战官兵,将英魂留在这里,没有碑、没有留下名字,甚至可能都没统计在内,但他们始终被世人铭记着。

在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的支持下,刘党强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会,专门从事西峡口抗战研究和抗战遗物收藏;以平顶山人李晓黎为代表的志愿者们,则将帮先烈“回家”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来做。

通过查找史料发现,鲍允超是在西峡口战役中牺牲的中国军队最高军阶军官,由于资料相对翔实,成为众人帮助抗战英雄寻找回家之路的首选目标。

“出生于1906年的鲍允超是安徽寿县人,生前是国民革命军第一一O师三二九团中校副团长,193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第三期,1937年6月4日晋升为陆军步兵上尉。历经国民革命军一一O师所有对日作战,包括台儿庄大战。其一一O师师长廖运周是中共特别党员,是西峡口抗战指挥官之一。据抗战老兵讲,鲍与廖关系密切。”

查看着好不容易寻来的烈士照片和资料,众人发现西峡口战役有共产党人的领导和参与。大家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为先烈寻找回家的路,借此告慰为国家民族牺牲的英灵,同样也告诉世人,若再有那么一天,中国人都如当年的抗日英雄一般,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以史为鉴 吾辈更应奋发图强

努力总会有回报。可喜的是,在安徽淮南市鲍氏宗亲联谊会会长鲍广忠的积极帮助下,今年5月份,鲍允超的后人终被找到。其两个儿子均已去世,目前,鲍允超86岁的儿媳周瑞珍和两个孙子58岁的鲍建华、47岁的鲍建武以及63岁的孙女鲍耀华均在深圳幸福生活。前段时间,其后人专程赶赴西峡拜祭,特意取了一捧先烈牺牲地的热土留作纪念。

选择在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鲍允超的后人们举行仪式迎接英灵魂归故土。仪式过后,鲍家10岁小男孩鲍泽缠着父亲鲍建武要再听一遍老爷爷抵抗日寇的故事……鲍家的大人们说,明年9月3日,全家人会再去西峡,去缅怀那些抗战英雄。

“抗战英雄们在生死抉择面前,把生命置之度外,国家和民族放在首位,出生入死,把鲜血洒在他乡,许多如鲍允超一样的英雄如今长眠在大山之中不为世人所熟知,很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应该被铭记。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谴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当下,我们更应勿忘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警醒世人奋发图强,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西峡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丽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全媒体记者 于欢)

编辑:王冕 审核:黄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