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阶段,实在忙的不可开交,有点对不住自己,更对不起关心自己的朋友们。

但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要求有所下降,当年最忙碌的季节,不也保持了很好的日更吗?

但有时不服不行,每天忙碌的工作之后,常常是疲惫不堪,早上一觉醒来,竟然腰酸不疼,当年那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看来真的相去甚远了。

但笔耕不辍带来的诱惑,却不时在眼前掠过,既如此,每天还是挤点时间,来上一段吧。

毕竟,即使再忙碌,好好地去挤,时间总会有的!

师傅说要学会做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1)

开学季,跟大家聊点学习能力方面的事儿。

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

在我们的概念中,高手往往是那些传统的民间艺人,在自己的领域之内,在相当普通的条件之下,却创造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成就。

有个老哥们,当然小的时候,要称其为小哥们了。

小哥们小的时候,家境一般,学习成绩也一般。

老爹很有眼光,既然不是上学那块料儿,那就学门技术吧!

老百姓常说,技不压身,就如当年的理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老爹把小哥们送到了一个当地还算有名的木匠师傅那里,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学徒工做起。

我们都知道,在某些工艺传承方面,师傅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开始,往往是师傅手把手的教,徒弟们一点点的悟,待到徒弟们稍微上手之后,师傅才开始逐渐放手让徒弟们去干。

在这个过程中,师傅们往往要把最拿手的绝活保留到最后。要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经常发生,师傅们的这种担忧也很容易理解。

但这个小哥们的经历有点特别。一开始,小哥们学得还算中规中矩,但越往后面,却逐渐表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实力水准,很早就把该学的技术学完了。

老师傅一看不对劲儿,如此能干的徒弟,留在手上早晚要砸自己的饭碗,还是早点送走为好。

任小哥们怎么哀求,师傅就是不肯再继续教他。

无奈之下,小哥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师傅。

与此同时,老师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但老师傅记得了上句的教训,但却忽视了下句的忠告,那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关键还得看小哥们将来的造化。

师傅说要学会做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2)

接下来,小哥们走上了自我摸索的道路。

这一摸索不要紧,没过多久,小哥们倾其所力亲手精雕细琢的一套家具隆重上市,因其结实、耐看、经用,一上市便受到广大顾客朋友的广泛推崇。

从此,小哥们在家居领域一炮走红,一发而不可收,其产品也逐渐在市场之中站稳了脚跟。

师傅傻眼,懊悔不已,要知如此,早就应该了阉了这小子!

正当所有人一致看好的情况下,小哥们转行了,全身心投入到更高水准的机械化领域。

后来也功成名就了,此处省略其历程5000字。

许多人可能会说,这小哥们,真乃天赋也!

此话好似不假。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天生是有很大差异的。

有的人,别看平时吊儿郎当,但一到关键时刻,经常往家里拿大红花。

有的人,别看平时很用功,吭哧吭哧很努力,但最后的成绩却经常是一塌糊涂。

人与人之间,差别咋那么大呢!

真的是差别大?

这种以成绩为载体所体现出的智商水准,人们往往会以为是天赋的差别,但实际上却忽视了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内因。

有位小兄弟,跌跌撞撞进了大学门,成绩一直不咋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也经常对其嗤之以鼻。

突然有一天,小兄弟开始良心发现,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这样过,人生就得前思后想,想好了你再做!

说做马上做,小伙子4个月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全力以赴的准备,没日没夜地忙乎着......

突然之间,小伙子放出了一颗卫星,成功地上位为数不多的研究生,所有人开始刮目相看!

许多人可能会愕然惊讶,但却忽视了其背后所包含的必然。

早有研究表明,若论聪慧程度,这个世界上99%的人都须归类到普通之辈,所谓的天赋和倒数,现实中只是相当的少数。

师傅说要学会做人(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3)

这种少数,一般人很难想象的到,更难直观感受的到。

人们所常见的,更多地是普通之辈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更多的表现是学习方式、钻研程度和思考水平的差别。

智商重要,但努力更重要,方式方法也重要,用心钻研太重要。

每个人都要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不能仅仅一味地徒劳拼命,也不能只是一味地羡慕他人。我们要做的,是对勤学善思、乐于钻研的精准把控。

背后的付出和做派,只有自己最清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是师傅太弱,而是徒弟的修行升了级,换了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