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罗之飏

今年夏天,堂妹喜得贵子,趁国庆假期,我决定回老家去探望大半年不见的妹妹和这个新得的侄儿。

据说,人类三岁之前几乎没有记忆。

但妹妹有记忆就好!

临行前,少不了要思考选什么礼物。老家朋友说,准备一个红包就好,并建议了几个数额,想来想去,我选了一个中间数字。

一来,数额太大,我作为上班族难以承受;二来,在省城混迹多年,数额太少,又容易被瞧不起。

中庸之道,深得我心!

那个傍晚,去妹妹新家,把柔软粉嫩的侄儿置于掌中反复把玩,和妹妹、妹夫一家拉拉日常,得了不少天伦之乐。

临别时,掏出那份“蓄谋已久”的红包,妹夫半推半就,我也有些慌乱。

道别、下楼、打车,寒风中,天空下起小雨,刚才送礼的窘境,让我想起一段送礼往事。

上世纪90年代,和妹妹一起生活在奶奶家。家中有一个带三个抽屉和两个柜子的淡黄色桌子,有点像放大版的课桌,叫“写字台”。

由于个子很小,写字台几乎没法用来写字,倒是经常爬到凳子上,去看写字台上的各种照片,黑白的、彩色的,姑姑伯伯从外地寄回来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拍的,照片全在玻璃下压着,保护地很好。

写字台有个柜子靠近房门,经常上锁,里面装的东西很贵重——家中要送给别人的“礼”。

有什么礼呢?主要有两大类:白砂糖和白酒。

白酒如今可能仍然是贵重礼物,白砂糖在今天已经不值钱,在那个年代的中国西部山村,这两样都是好东西。

奶奶要去兄弟家,或去参加别人家的红白喜事时,会把钥匙给我,让我取两包白砂糖和一瓶白酒装袋提上,这便是我最早参与“送礼”大事。

那个年代,白酒多是本地酿的高粱酒,不是大牌,但比一包白糖贵,两包糖配一瓶酒,便宜的和贵的组合,对送礼人来说,表达了心意,不寒碜,总体负担也不重;对收礼人来说,荤素搭配,便宜的贵的都收了,一收两得,这也是我当时见到最好的礼品搭配。

送礼多发生在寒冬腊月,这段时间,村里没有农忙,节庆又多,每逢要送礼时,我便格外高兴,因为去别人家,少不了会招呼一顿好吃的,遇到大方的,还会当场撕开一包白砂糖,冲一碗糖开水请我喝——

咕噜咕噜,一大碗甜水滚下喉咙,是那时候最好的滋味。

然而,收礼方更多时候会把糖和酒收进和奶奶家写字台相似的柜子里,作为他们家今后给别人送的礼物,当然,这也是奶奶家一柜子礼品的主要来源。

礼尚往来,那时候村里没有发达的礼品市场,但早有了循环经济。

到后来,这样的循环经济仍在循环,不过礼品形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8岁那年,在外打工的小姑姑回家过年,临别时,她走进我房间神秘地对我说:来,送你一个新年礼物!

有人送我礼物,我当时高兴地有点不知所措,但是,那时候我又不会喝酒,糖嘛,老师说吃多了对牙齿不好……

随后,小姑姑从她红色的时髦小皮包里掏出了一张绿色的纸——10元钱。

“这是给你的压岁钱,今后要好好读书!”

所有关于送礼的浪漫想象戛然而止!

此后,在我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送钱,逐渐成了送礼的主要形式,特别是每逢过年,长辈会拿着一大叠花花绿绿的纸给家中小孩挨个挨个发。记得有一年,大姑父过年喝醉酒,掏出几十张50元的纸,给在场每个小孩发一张。

当时的豪气场面至今记忆犹新!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里我还是收到过不少压岁钱,但每次都被父母以各种名头收走,用当下的话说就是——

“得到过,但又没完全得到!”

现在想想,这些钱也许被父母拿去送给了亲戚家的小孩,如果真是这样,那还是一种循环经济。

挺好!

不过,我一度认为送钱这种方式很俗套。在外地上学时,每逢春节回家前,我会买一些不值钱的小东西送给家人,有牛奶片、俄罗斯套娃,甚至还买过哈达……

当然,那时候也确实没钱可送!

到省城工作之后,送礼仍是每年春节回家前让人头疼的事情,送烟送酒?不利于健康;挨个挑礼物?很多年没在一起生活,根本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而且又很耗时间……

最终还是选了送钱!

过年回家前,当把红色的纸,装进更红的纸袋子里时,我都默默安慰自己:没事,他们会拿去买他们喜欢的东西。

挑选新年礼物,渐渐变成了挑选哪个款式的红包。

去年大年初一,当我再一次把一个又红又大的红包塞给年近90的奶奶,并祝她长命百岁时,她坐在院子里,哆哆嗦嗦地把里面的红纸扯出来,对着太阳照了照,笑得像个孩子——

“这个纸,是不是可以买很多白糖和酒啊?”

我一时语噻,不知道是送礼方式真的变了,还是我们的距离远了。

2022年是成都大运年,我们尝试解决送礼的困惑。

即日起,川观新闻将发出“成都伴手礼征集令”,诚邀成都23个区(市)县推荐具有成都特色、彰显“成都制造”品质的伴手礼产品。

第一期,我们来到“鹃城”郫都,寻找到了三款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印记的礼品——

蜀绣、豆瓣牛肉酱和唐昌布鞋。

它们有的很贵,有的只值几元十几元钱,作为礼物组合在一起,就像当年的“白糖配酒”。

希望这些精挑细选、诚意满满的伴手礼,能承载你对亲朋好友的热情,帮你找回送礼的初心。

蜀绣

蜀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早在汉代就誉满天下,晋代被称为蜀中之宝,到唐宋时期蜀绣在工艺、销量上已独步天下,近代以来,蜀绣已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知名度甚高的民间工艺品牌。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成都什么伴手礼最好(成都伴手礼①送礼往事)(1)

成都什么伴手礼最好(成都伴手礼①送礼往事)(2)

郫都区安靖街道是蜀绣的发源地之一,素有“蜀绣之乡”的美誉,明清以前就呈现“家家绣女,户户针工”景象。2009年以来,安靖街道立足“蜀绣之乡”的优势,围绕打造成都蜀绣产业核心发展区目标,充分整合资源力量,深度挖掘蜀绣文化内涵,大力推进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品牌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步探索出了生产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路。

“鹃城牌”豆瓣牛肉酱

该酱料精选上等的牛肉和香菇,再搭配上自然发酵一年以上的郫县豆瓣,经过非遗大师及其团队的悉心配比炒制,真材实料,酱香浓郁,百拌开味,是健康佐餐的绝佳伴侣,豆瓣牛肉酱开盖即食,可以拌饭、拌面、凉拌菜、炒菜、蘸食等。

成都什么伴手礼最好(成都伴手礼①送礼往事)(3)

说到中华老字号“鹃城牌”郫县豆瓣,消费者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川调烹饪的调料,但是随着“懒人经济”的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享受方便即食的美味,鹃城豆瓣基于“郫县豆瓣 ”的研发理念,推出了豆瓣牛肉酱,豆瓣牛肉酱凝结了郫县豆瓣特有的酱香滋味,拓宽了美食爱好者的应用场景,实现了郫县豆瓣从“厨房”到“餐桌”的华丽转变。

唐昌布鞋

唐昌布鞋是中国千层底布鞋的一个分支流派,是中国南派布鞋的代表。唐昌布鞋属川西布鞋流派。唐昌布鞋用料考究,早期以纯棉面料为主,后期发展为各类直贡呢、丝绸缎面,近年也用帆布、亚麻、超细纤维等新型材料进行尝试。

成都什么伴手礼最好(成都伴手礼①送礼往事)(4)

川观新闻记者 衡昌辉 摄

在技法上,由于特殊的磨毛边工艺,唐昌布鞋至今沿用不含化纤成分的纯棉白布纳底进行“六刷六剪”的毛边处理;为了秉承传统手工布鞋贴脚舒适的理念,依旧遵循独特的“托里托面”“三翻口”等技法;为了在外观上坚持“肥帮瘦底、立挺有型”的要求,一直保留“内绱”和“叠跟”等工艺。

成都什么伴手礼最好(成都伴手礼①送礼往事)(5)

川观新闻记者 李向雨 摄

2021年5月,唐昌布鞋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视频和图片由郫都区委宣传部提供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