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脚掌和胫骨连接角度差不多是90度,脚掌与地面贴合,足内翻的人脚踝呈“<>”形态,简单来说就是脚踝向外撇,足底向内扣,当出现了这种情况,可能你就有足内翻啦。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1)

造成足内翻的原因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2)

1.外伤后足内翻: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遭到损伤后引起肌肉,韧带和神经损伤,导致脚踝肌力不足,影响走路姿势。

2.继发性足内翻:有反复扭伤史,韧带损伤,本体感觉下降等引起的姿势不良,需要及时锻炼相关肌肉修复肌力与修复韧带。

3.姿势不当引发足内翻:例如葛优躺、二郎腿、久坐低头等,容易劳损酸痛,酸麻等,肌力失衡导致姿势不良。

4.病理性足内翻:高足弓(脚掌内侧无法碰到地面)或者一些先天性发育不良引起的关节畸形,肌肉韧带发育畸形等。

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看看你是不是过度足内翻

1 .看鞋底

在正常的步行(步态)过程中,脚后跟的外侧或外侧边缘略微撞击地面,这就是为什么在该位置鞋底特别容易磨损。查看一下自己的鞋底磨损情况,[3]如果鞋底磨损位置似乎直接在脚后跟中间位置,或者更糟的是位于后脚底的内侧或内侧(中间)边缘,则您走路时很可能有足内翻的情况。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3)

磨损模式最容易在带有橡胶底的旧跑鞋上看到,因为这种材料磨损得更快。

请记住,鞋底后脚掌位置的最外(外侧)边缘的磨损情况可能表示完全非正常的足内翻,并且脚踝和/或足弓的刚度过大,这被称为过度内翻(足旋后)over-supination。

过度足外翻的人往往跑步不是特别快者,因为他们的脚踝和脚塌陷并且不会向腿部传递推动力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4)

2. 确定足弓的空间

站立(承重)时,脚内侧下方应有足够的空间插入手指,而不会过分用力或不适。

因此,当站在平躺的地板上时,请朋友将食指伸入内侧足弓下方来测试一下,如果可以轻松插入食指而不会感到不适,那么您可能拥有正常的足弓并且不会过度足外翻over-pronate(至少在站立时)。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将手指轻易滑到足弓里面,则可能是扁平足的情况,这是一个主要指标,可能导致过度外翻。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5)

最好裸脚站在坚固的地板(例如木头,瓷砖或油毡)上进行此类测试。

站立时保持正常的足弓并不一定能保证步行时保持正常的外翻。尽管脚踝关节在行走和跑步过程中会翻滚和过度外翻,但过硬的足弓可能不会塌陷,但这是比较罕见的情况。

同样,站立时保持足弓有些平并不一定意味着自己的脚一定是过度外翻。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6)

足内翻Supination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7)

足外翻Pronation

3 弄湿你的脚,在纸板上走一下。

观察自己是否过度外翻或有扁平脚的一个很好的客观测试是“湿脚”测试。

用水浸湿脚底,然后走过一些硬纸板,厚纸或任何明显可以显示出湿脚印的表面。确保获得双脚的印记并仔细观察。

具有健康足弓和正常前旋量的脚会留下脚后跟的痕迹,该脚后跟由前掌连接,前掌的宽度约为脚底外侧宽度的1/2。

如果过度外翻,那么整个脚底都会在显示出来,因为走路时脚的整个下侧都与地面接触,这是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去专业的足踝中心确诊。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8)

在这种测试中,足弓的出现方式很好地表明了脚的前旋状态,但不能保证过度外翻,因为有些扁平足的人走路时不一定过度外翻。

通常,两只脚会留下相同的脚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先前的脚/脚踝受伤或腿长不同会引起差异。

4 照镜子

检查负重和走路时脚踝和脚如何动作的另一个指标是站在全身镜前看自己的姿势(主要是腰部以下)。

换上短裤,看看你的腿、膝盖和脚踝。通常,膝盖非常靠近或站立时接触的人(称为膝外翻或X型腿)通常会因双脚扁平而过度外翻,更多的压力施加在脚的内侧。

同样,看看脚跟附着到小腿肌肉的粗跟腱,它应该是笔直的,但是在过度外翻中它几乎总是弯曲并且横向偏离。

居家检测是怎么回事(居家四招检测小技巧)(9)

通过这4个居家自测办法,大家就可以从中判断了,如果有上述情况,及时矫正哦,特别平时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二郎腿,葛优躺....该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