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评论饶毅(当代34)(1)

120年前,晚清政府治下的中国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外有强敌,内有苛政,救亡成了当时大多数有志青年的梦想。

当谭嗣同在午门外被问斩之前,在狱中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情。国家要想富强,必当有清明的政治与强盛的国力,国力的强盛离不开学术的发展。

当年革命志士谭嗣同为了寻求政治的清明举起了革命的旗帜并被后人称作"伟丈夫"。

而今天同样有一位当代的"伟丈夫"为了廓清学术之风,怒斥当代中国的科研环境与学风之坏,同样扛起了呼吁改革的大旗,他便是当年他就是放弃美国国籍,归国任教的饶毅教授。

北大教授评论饶毅(当代34)(2)

天之骄子

饶毅教授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小就表现出对于科学和未知领域的好奇与热情。上学以后饶毅就一直是当时学校里面最为刻苦且优秀的学生。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年仅15岁的饶毅见许多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们纷纷走入了高考的考场。

学习成绩优秀的饶毅萌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要在第二年完成高中的全部课程像那些哥哥姐姐们一样踏入高考的考场。第二年饶毅就通过了高考。1978年,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饶毅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江西医学院。

在当时一个正常高中毕业的学生如果在高考中能够考取一个大专都是一件极为了不起的事情。而第一次参加高考的饶毅不但考取了本科,并且这一年他才只有16岁。

进入了大学之后,饶毅表现出了与其他人不太一样的想法。当时的大多数人报考医学院其目的还是希望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饶毅却是想要一直这样学习下去,去研究别人不曾涉及到的领域。

北大教授评论饶毅(当代34)(3)

1983年,毕业之后的饶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上海第一医院,在这里攻读医学硕士学位。在当时我国的医疗领域一直落后于国外,科研环境更是没法比。

还在读研期间,饶毅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去往美国,在这个当时世界上医学领域发展最为尖端的国家学习最为先进的医学技术。

于是在整个硕士研究生阶段,除了医院的工作以及日常的学术研究、论文撰写外,饶毅的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英语的学习上。

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年,饶毅也同时收到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offer与美国签证。

在那里有着全世界最为顶尖的神经外科研究机构,这时候的饶毅心怀壮志的踏上了前往美利坚的求学之旅。

饶毅当之无愧的成为了那个时候的明星人物,在八十年代中期能个前往美国留学,并且是学习最为尖端的神经科学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北大教授评论饶毅(当代34)(4)

在很多人心中都暗自认定,这样一位风华正茂的优秀医学天才在前往美国之后就不会再回来了。但是当饶毅临出国之前却斩钉截铁地对家人说到:"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报效祖国"。

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饶毅的一时意气之言,到了美国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将这一切都抛于九霄云外。但事实上,饶毅兑现了他的诺言。

1991年,经过5年的辛勤与刻苦,饶毅终于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又在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

1994年博士后毕业的饶毅并没有急于回国,因为在当时国内还不具有神经外科与分子生物方面研究的环境。

于是,饶毅就留在了美国执教,并一直工作在该领域研究的最前沿。虽然没能马上回国,但是,饶毅却始终专注着国内的医学动态与发展。

在他的心中,一直想要兑现当年临行的诺言,只是需要一个时机而已。都说:"宁恋故乡一捻土,不恋他乡万两金。"

北大教授评论饶毅(当代34)(5)

在饶毅心中无时不刻不在想着的一件事情就是:回国。200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成立,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的饶毅立刻做出了回国的决定

当时饶毅执教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为了能够挽留饶毅开出了许多优厚的条件,但是最终都被饶毅一一拒绝。

从这时起,饶毅的的心中燃起了一个理想,除了兑现当年报效祖国的诺言之外还要将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提升到世界顶尖水平。

国士之悲

回国之后的饶毅立刻将全部的身心都用在了科研之上,对于饶毅而言恨不得将一天的时间当作两天用。但是在与多个团队磨合又辗转多个研究单位之后,饶毅发现国内的研究环境远要比他想象的复杂。

这并不是说课题有多难,而是离开祖国多年的他难以适应国内的学术生态环境。饶毅发现,国内的学风存在着很多问题。

北大教授评论饶毅(当代34)(6)

实验数据作假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是让人最为反感的事。真正让要以感到头疼的是,在国内做学术有着很多的人情世故。一个研究结果出来先不说能不能顺利的发表,立刻就会有领导来找到饶毅谈话,今天这篇冠名加入某某领导,明天冠名加入某某主任。

与这些人共同发核心成为了许多国内科学家讨好上级的一种普遍做法,而那些不懂得官场权变的人则一律被煽到阴山背后。

早已是著作等身,在学术上又是最为顶尖学者的饶毅哪里见得腐朽的学风。一心报国的饶毅联合了国内许多著名的学者专家,一起高举学术改革的大旗,对那些陈腐的风气作出了勇敢的斗争。

因为饶毅的勇于斗争,让其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但是也同样遭到了许多人的暗自记恨,各种诽谤的流言此起彼伏。但是饶毅对于这些并不在乎。

饶毅曾就怒斥道:"在我国有的学校,几个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转"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做人情世故,而真正做研究的时间又在哪里。

北大教授评论饶毅(当代34)(7)

错失院士

在几年前,饶毅在竞选中科院院士的时候意外出局。之后饶毅就表示再也不会参与中科院院士的评定。

许多人在饶毅的话中都解读到了其对于学术本位主义和门第关系的不满。虽然没能选上院士,但是饶毅依旧工作在我国医疗领域的最前沿。

去年,饶毅任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饶毅表示,这一次他将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开启一个学术清明的新时代。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你一生真正的抉择只有一次,你应该被梦想照亮,还是被金钱照亮?"。

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星辰与梦想,饶毅教授才敢直面学术界的诸多不平之事

试想,如果当初饶毅教授能够多动的一些人事,或许今天还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成就。但这还是那个心怀坦荡立志报国的饶毅教授吗?

文/李清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