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六腑之一,位于下腹前部中央,呈囊状。其主要功能是贮存水液,经气化排出尿液。在哺乳类,它是由平滑肌组成的一个囊形结构,位于骨盆内,其后端开口与尿道相通。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有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的排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膀胱疾病。
病因
感于外者多因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从下窍上犯膀胱,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下注小肠,传入膀胱。生于内者,多因过食肥甘酒热之品,脾胃运化失常,积湿生热,湿热流入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
分型论治
1、膀胱湿热证
以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尿黄短少,小腹闷胀,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为主。可兼见发热,腰痛,尿血或尿有砂石,或小便不通等。湿热内蕴,气化失司,排尿不利为其基本病理变化。
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加减。
2、膀胱虚寒
膀胱虚寒的病变主要表现如下两个方面:
膀胱气化无权。尿液的排泄,虽属膀胱的功能,但受肾气的气化作用的控制与调节。肾气充沛.则化气行水,尿液从膀胱正常排出。若肾阳不足,命火衰微,则膀胱虚寒,气化无权,可致小便滴沥不爽,排出无力,甚则癃闭等。
膀胱约束乏力。膀胱除有排泄尿液的作用,尚有贮藏、约束尿液的作用。若肾气虚衰,固摄无权,则膀胱失约,开合失度,而引起小便清长,尿频数,或滴沥不尽,或小便不禁,甚则遗尿。无论膀胱失约或膀胱气不利,总肾阳不足,肾气不固使然。
治宜温肾固摄,方用桑螵蛸散加减。
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女,65岁。初诊日期:2008年7月20日。从2007年起,她在膀胱排空和憋尿时,脐以下呈管状痉挛性疼痛,曾到数家中西医院就诊不效。患者自得病以来,只能每日待在家中不能出门,甚至不能坐公交车,每天都需要不停的喝水之后排尿,然后立刻喝水来缓解疼痛,每天疼痛数次,不分昼夜,夜晚只能喝水以保证膀胱充盈缓解疼痛,同时又不得已而不断的排尿,因此严重影响睡眠,心情烦躁,非常痛苦。此种疼痛在白天和黑夜均无明显差异。西医检查无膀胱炎和尿道炎等其它炎症,B超显示无占位病变,并且排除器质性病变,无药可用。
中医诊断:膀胱痛。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委阳、委中、太溪、归来。针刺得气以后,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患者未施其它中西药的治疗,针刺5次以后可以出门坐公交车,10次以后夜晚排尿减少,15次以后可以保持2h左右无需喝水也不疼痛,20次以后疼痛明显减轻,排空后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一共针刺30次,患者膀胱疼痛感完全消失,并且随访半年未复发。
养肝如养命,这些信号提示你,再不养肝就晚了
黄芪补的是哪里的气?是这么个补法?适用于哪15种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