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视频剪辑 卢成汉

通讯员 冯夏雪

关爱环卫工共建美好家园(共建美好家园感谢有你)(1)

汉口黎黄陂路上有支“橙色护卫队”

4月26日晚上8时,武汉市江岸区黎黄陂路上,华灯初燃,夜色迷人。

复古的欧式建筑在现代霓虹灯映照下更显风情,甜品、餐饮、咖啡等风格独特的各式商铺鳞次栉比,不少网络大V在路边直播表演,熙熙攘攘的游人或在网红地标前拍照打卡,或在路边茶饮店“围炉煮茶”。

关爱环卫工共建美好家园(共建美好家园感谢有你)(2)

黎黄陂路街景

这里有着与闹市区截然相反的闲适与安逸,时光在这里仿佛也慢了下来。

在这条“慢生活”街区上,有一支“橙色护卫队”在日夜奔忙。他们就是负责黎黄陂路清扫保洁工作的江岸环卫清扫一公司黎黄陂路班组的环卫师傅们,每天凌晨4点到夜间11点,他们在路面清扫、日常保洁、垃圾收运等岗位上从不停歇,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守护着这条街的街净巷洁。

调整作业时间不扰民

关爱环卫工共建美好家园(共建美好家园感谢有你)(3)

黎黄陂路街景

早上6点,黎黄陂路环卫班组“片长”刘佳和工友们正在例行开展晨间保洁。她已经在这条街工作了近十年,早已是附近居民和店家们的“老熟人”,见了面总免不了寒暄几句。

“早啊,李爹爹,今天这么早就出来遛弯啊!”

“哎呀,年纪大啦,睡眠不好。”李爹爹回应说,“每天早上四五点就醒了,你们清垃圾的声音,我都听得一清二楚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本是一次家常闲聊,李爹爹的话却让刘佳心中一动。晨间保洁每天凌晨四点开始,按照既定的作业模式,在对路面进行全面清扫的同时,还有小型冲洗设备对路面进行冲洗清洁,垃圾清运车则将夜间残余的垃圾进行清运。这些作业的声音并不大,大多数还在熟睡中的人们并不会注意到它,但在黎黄陂路这种路面紧邻着住宅的老城区街巷里,特别是对于睡眠较浅的老年人来说,可能确实会带来一些噪音的困扰。

关爱环卫工共建美好家园(共建美好家园感谢有你)(4)

黎黄陂路街景

由此,刘佳便开始留心,在和附近居民、商户闲聊时,会主动问问他们对环卫工作的意见。就这么一个月“聊”下来,还真收集到不少建议。比如,不少商户提出,随着天气转暖,打烊时间也有所推迟,但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到22点结束,剩余的垃圾只能留到第二天再清理,影响了店内的环境。

刘佳将这些建议向清扫一公司反映,引起了公司的高度重视,经研究之后,对黎黄陂路作业时间进行了更人性化的调整。

在晨间保洁时,尽量以声音较小的清扫、擦拭等作业为主,声音较大的冲洗和清运环节则推迟到6点钟之后开展,同时加快作业进度,确保在7点之前完成,不影响居民的早间出行;夜间保洁作业时间延后至23点,待商户打烊之后再“收工”,确保垃圾能够及时清理不过夜。在保洁水平不降的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居民和商户的需求。

“胡师傅,我店里垃圾快满了,要麻烦你们提前来清一下。”下午3时许,正在某餐饮商家收集垃圾的胡正友师傅,微信上又收到了另一家茶饮店的“下单”信息。

关爱环卫工共建美好家园(共建美好家园感谢有你)(5)

橙色护卫队夜间保洁

“收到,马上来。”接到“订单”的胡正友立马驾驶着小型收运车上门,将店内垃圾处置完毕。“垃圾警报”解除,店家高兴地为胡师傅点赞。这,就是这群环卫人为服务商户而想出的“订单式”收运服务。

黎黄陂路上的餐饮商户众多,每天产生的垃圾数以吨计。餐厨垃圾体量大、油污多、易腐坏,如何收集处置,不仅困扰着商家,也一度困扰着这群环卫师傅们。

为破解黎黄陂路垃圾收运难题,前期,江岸区城管、环卫经多方调研,在黎黄陂路相邻的珞珈山街上建起了一座新型环保垃圾屋,作为附近的垃圾集中清运处。垃圾屋内配备除臭、消毒、清洗等功能,解决了以往的露天垃圾容器满溢、外漏、异味扰民等问题。

但在商户向垃圾房投放时,垃圾中的油污、脏水等还是免不了会滴落在路面上,久而久之,垃圾房附近地面泛起一层黑色油污,既影响美观又打滑,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

如何打通垃圾清运的“最后一公里”,让垃圾在商户和垃圾房之间无缝衔接?胡正友和工友们决定“主动上前一步”,他们根据商户的经营时间,所在地段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出一条巡回收运路线,和沿线商户逐一定好时间,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如果遇上垃圾较多的应急时刻,店家还可直接联系胡师傅“下单”,立即上门帮助清理。这样,垃圾“出店就上车”,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拖泥带水”。

同时,他们还借鉴了夜市摊点防油垫的做法,在每晚大型垃圾车对全街垃圾进行集中清运时,在收运车和垃圾桶下垫上一块彩条油布,彻底隔绝垃圾与路面接触。

改动虽小,但效果甚佳。悦兴小厨店员张女士说:“以前每次丢垃圾时觉得脚底打滑害怕摔倒,现在就不用怕了,而且路面也变得干净美观了。”也正是一次次的“小改进”,带动了黎黄陂路的环境面貌的稳步提升。

自我“找茬”让环境更洁净

“珞珈山幼儿园门前路面上有垃圾未及时清扫,请迅速处置。”“收到。”每晚,在黎黄陂路班组的微信工作群中,不时会出现这样的提示信息。

夜间是环卫工作的重点时段,今年3月份起,江岸环卫成立了7个夜查小组,每晚6点起,对辖区内路面不洁、容器满溢、垃圾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各类环境卫生问题进行全覆盖、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转办处置。对于夜生活颇为丰富的黎黄陂路来说,也是他们夜巡的重点点位之一。

关爱环卫工共建美好家园(共建美好家园感谢有你)(6)

收运垃圾时,铺设油布隔绝路面油污

“通过巡查,发现了不少以前未注意到的工作短板。”江岸城管环卫科负责人陈思介绍说,在巡查中,他们发现,随着天气转暖,黎黄陂路上夜间游人渐多,原有的保洁力量逐渐难以满足需求,对此,他们对作业频次进行调整,垃圾收运频次由原来的每日两次提高到四次;路面和垃圾容器的清洗在原有的高压清洗车每天固定清洗两次的基础上,增加了三轮小型电动车在附近随时待命,一旦发现问题随时清洗,时时刻刻做到路净桶洁。

同时,为了让刘师傅、胡师傅们有更好的作业环境,保障他们的夜间作业安全,今年4月起,江岸环卫对职工作业装备进行全面升级。环卫师傅们身穿整齐划一的橙色制服和闪光背心,驾驶着崭新的电动三轮保洁车,车上特别配置了夜间作业警示大灯,在保障了夜间作业安全的同时,也吸引来了游人的目光。

“没想到这条街上的环卫工人这么有范儿。”来自江西的游客张女士感慨道。

当游客们的相机镜头不时对准环卫师傅们,这些黎黄陂路的护卫者,也成为这条街上的别样风景线。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