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集 战国风云之屈原沉江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的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一雪前耻。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了封信,请他到武关(今陕西丹凤县附近)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屈原简介介绍(上下五千年第二十八集)(1)

秦昭襄王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得欺负不止一次,主公一去,肯定进入他们得圈套。”

屈原简介介绍(上下五千年第二十八集)(2)

忧国忧民的屈原

可是楚怀王得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地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很多土地,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去秦国会约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肯放人。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客死他乡了。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的欺负,客死他乡,心里很是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楚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新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楚顷襄王面前搬弄屈原的是非。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主公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主公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能不亡国呢?主公,您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了。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mì)罗江(今湖南省东北部)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屈原简介介绍(上下五千年第二十八集)(3)

汨罗江上的屈原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的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夫,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夫。渔夫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般田地?”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许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清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夫不以为然地说:“既然你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都喝醉了,那么你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弹弹身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进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躯跳进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地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得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江洋大水,哪有屈原得影儿啊。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夫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着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着小船改为赛龙舟。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欧巴们,你们看一看这端午节是有渊源出处的,啥时候,屈原成了你们的人了,端午节也是你们的了?公元前278年,你们那块有正常的人生活吗,应该全是各种野生动物呢吧?)。

屈原简介介绍(上下五千年第二十八集)(4)

屈原与《离骚》

屈原死了,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