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4日至5日,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64名党员组成的党史学习团在党委书记王小恒的带领下走进大别山区,追寻红色足迹,学习英雄事迹,弘扬革命精神。位于大别山的鄂豫皖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之一,诞生了多支红军主力,在白色恐怖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了深化党史教育学习成果,重温战争岁月的艰辛历程,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让红色记忆永驻心间,学校党委组织了这次红色研学之旅。

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宣传片(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1)

  7月4日下午,学习团的同志们首先来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听取了红军将士的感人事迹。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奉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命令,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何家冲出发长征,历经千难万险,付出惨重代价,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被誉为“北上先锋”。之后,全体党员在何家冲红色地标广场,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并踏着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通过重走长征路,再过英雄桥,亲身体验、情景再现了红二十五军在何家冲古银杏树下开启万里长征的光荣时刻。

  随后党史学习团乘车来到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在东岳村文化接待中心,东岳村村支部书记杨长家亲切地接待了大家。东岳村位于光山县西南24公里,属于浅山丘陵地形,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5户598人,通过发展油茶,水稻,茶叶等生态产业,2018年东岳村实现整村脱贫,成为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东岳村村支部书记杨长家在谈到乡村巨变时深情地说,党员同志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样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学习大家都深刻领悟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宣传片(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2)

  7月5日上午,党史学习团来到光山县砖桥镇王大湾会议旧址。1947年9月2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旅以上高级干部60多人在砖桥镇砖桥街文氏祠堂参加会议,这次会议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转折,对于重建大别山根据地,打破蒋介石的“总体战”战略,加速全国革命胜利的进程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纪念馆,同志们参观了展示刘邓大军的丰功伟绩的丰功园、将军厅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教育主题馆。一幅幅记载革命事迹的珍贵照片,一件件镌刻奋斗岁月的物品,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让大家深刻了解了刘邓大军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领略到刘邓大军的丰功伟绩。

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宣传片(中牟县第二高级中学)(3)

  之后,学习团又来到位于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的邓颖超祖居。邓颖超是周恩来总理的夫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祖居馆陈列了邓颖超珍贵照片200余幅、用过的物品70多件、书籍100余册,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名流题词碑廊,展示了周恩来、邓颖超的爱情、亲情、乡情和友情。巷子里的邓颖超遗嘱和祖居馆内的邓颖超亲笔题词,更加深刻地展现出她高尚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深情。

  大别山两天之旅让党员同志们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革命奋斗历程,感受了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和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情怀。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走好新的长征路,继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党育人才,为国育栋梁。(冉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