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這句话道出了圣人在金钱富贵面前那种坚守道德的信念,一句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道出的是孔子为人处世中保持自己高尚节操的决心,一句“人不知而不愠”道出的是孔子追求君子的思想境界。古人尚且明白“义”字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作为文明社会的我们,更应该明白精神上的富有对人生及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物质上的富有,简而言之:见利勿忘义,这是我们要牢记的。

不义且富而贵于我如浮云全文(谈不义而富且贵)(1)

记得圣经中的耶稣说过,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子一样,否则你们绝不可能成为天国的子民。的确,当今的人们都功于名利,将生命的本真当做垃圾扔掉,虚伪之风越演越烈,我们不得不自问:如何才能在世俗中找回自我,回归生命的本真呢?

要想回归天真无邪的自我,首先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洁,做个干干净净的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灰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由此可见,孔子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抱有乐观的心态。孔子的这种乐观心态令人向往。的确,我们的快乐来源于心灵而非物质。在此,让我想到了当今文坛巨匠莫言,在获诺奖前他面对喧嚣緊华的世界,并没有动摇;面对写作的枯燥,也没有彷徨,而是选择了坚守,坚守自己灵魂的朴素与宁静,用对生活的观察与对人性的思考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登鼎于世界文学巅峰,以中国诺奖第一人的身份笑傲文坛。显然,要想回归天真无邪的自我,就必须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在自我愉悦中生活。

回归天真的自我,还需要我们拥有淡泊名利的胸怀,站在人生的至高点,领略古今中外名人的胸襟,我们看到诗仙李白的“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篷篙人”,从中我们不难看见诗人对“名利”的鄙夷,对权贵的嘲弄。从诗词大家苏东坡的“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儿”的乐观心态中,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看淡和鄙视。值得一提的是核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竟然把别人眼中至高无上的奖章,拿给孩子当玩具玩耍,当别人向她投来异样的眼光时,她解释说:“荣誉名利这类东西最终只能象玩具一样,万万不可看得太重”。淡泊名利,你不会功于经营;淡泊名利,你不会活在忧郁和烦恼之中。如此,才能回归“人之初、性本善”的天真无邪。

回归生命的本真,还需要我们的刚直不阿与浩然正气。陶渊明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还毅然坚守“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仙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這声声浩然正气的呐喊,是生命的呐喊,是灵魂的本色!刚直与正气,你方可无愧于天地;坦荡做人,才能寻回生命的本真。

然而,我们痛心地看到,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正如周国平所言:“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有几个能听到生命的声音,至于灵魂的声音,就更别想听了”。是的,能听到自己灵魂声音的人,死了以后能升天堂的人越来越少了;相反,挤身名利场的人日渐飙升;固守清贫宁静的心灵少了,盲目虚伪的心灵多了。长久以往,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历练,该如何回忆呢?朋友,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开启寻回生命本真这灵魂工程的序幕,净化心灵,脱身于功名利禄之外,屹立于天地之间,打造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