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广西桂林兴安县游记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3年1月16日写于2020年6月3日
我们从广西桂林市龙胜龙脊梯田回到桂林市区后,想去猫儿山,马上又坐车到兴安县,在兴安县汽车站坐车去猫儿山。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
在兴安县汽车站买好去猫儿山最后一班车的票后,已经下午1点多了,在等车的这2个多钟,我们决定去灵渠看看。然后,我们马上在站前的街上租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去灵渠,兴安县汽车站到灵渠约4.5公里,我们于下午2点27分到了灵渠大门口。
在大门口拍了几张相片就进景区.
快速买票后,在大门口拍了几张相片就进景区。大门口有幅对联,写的是:国宝并辉北望长城一万里,仙源可辨南流人海二千年。落款是:黎达睿题。
灵渠的分水坝,建于海洋河上,而海洋河,就是古人所称的湘江上游河段。海洋河发源于海洋山,大致地从南向北流淌,最后注入洞庭湖。而灵渠的建成,改变了部分河水的流向,汇入了漓江,其流向变为南流。
下联的意思是:仙源在这里可以分辨,向南流淌于人海之间,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说也奇怪,很多人将“南流人海”看作“南流入海”,从上下联的词性上来看,长城对人海,更为恰当点。
走进灵渠景区,广场中间有一个石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八二年批准桂林漓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间2个红色的大字“灵渠”。
前行不几步就可见到水流清澈的灵渠。我用眼估摸了一下,灵渠水面宽度约10米左右,水深似乎不到2米。水渠内外坡均用条石砌筑,两岸绿柳浓荫,树影婆娑,这里倒像是一个不错的城市休闲公园……
广场边就是灵渠。是灵渠四贤祠码头。我们沿着灵渠北上,灵渠两岸的风景很有江南小镇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两岸风景优美,水清如镜、古树参天、文物古迹众多。这里没有了喧嚣的贸易,灵渠两岸的树木也繁茂了起来。走进灵渠,杨柳、榕树等各种树木参天,遮住了水面,与水中的水草一起,把灵渠化作一条绿色通道,行走中间,忘记了春夏秋冬,也忘记了人间百态。
夏天的灵渠,呈现出一幅清流潺潺、垂柳幽幽的娇俏模样。这时候游客很少,灵渠边的小路干净又清净,邻水而居的人家就在水边洗菜、洗碗、洗衣服,烟火气息浓郁。
渠水两边的邻居一边洗涮一边聊着家常,分享着今天买的菜是不是新鲜,偶尔也看见有情侣坐在幽静的廊亭内,窃窃私语、浓情蜜意。这一切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但又分明有着浓浓的秦风古韵,恍惚间让人分不清身处何年何地。
灵渠与长城,同为我国伟大的古代建筑工程,素有“南有灵渠,北有长城”的说法。
兴安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通三江、贯五岭,沟通南北水路运输,两千多年始终发挥功用,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工程主体包括铧堤、南北渠、秦堤、陡门等,完整精巧,设计巧妙,通三江、贯五岭,沟通南北水路运输,两千多年始终发挥功用,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分36郡。始皇当年即出兵岭南。但3年不得攻克,皆因军饷转运困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其在兴安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开始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这就是灵渠,用以联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运载粮饷。
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的当年,秦国的军队就统一了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
灵渠也称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全长约37公里,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原来秦时开凿的广西北境运河,史称秦凿渠,因漓江的上游为零水,故又称零渠、澪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秦并6国(韩、赵、魏、楚、燕、齐)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每军要占领五岭一个主要的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
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
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反叛朝廷,光武帝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继续疏浚灵渠。
唐宝历元年(825年),渠道崩坏,舟不能通。桂管观察使李渤下令垒石建成犁铧形的拦河坝,即大、小天平,使河水分流进入南、北渠道。并在南、北渠道上设置壅高水位以利通航的建筑物陡门。秦监御史禄凿渠时灵渠的工程设施,只能从通航的可能性来判断拦河坝的存在,经过李渤的改建,才有了关于拦河坝和陡门的记载。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为什么叫南陡阁?1941年10月,李宗仁先生参观灵渠后,,指令兴安县政府在南陡的北岸建一座观景阁,1942年观景阁建成后,由李宗仁先生命名为南陡阁,亲笔命名南陡阁和撰联一副"南北关山展,陡流云汉横"。
登亭远眺,大小天平、铧嘴等美景尽收眼底。 这里的陡门,号"长天下第一陡“。河水从这里进入南渠,而通往漓江,通过沟通湘江与漓江将长江与珠江水系联在了一起。
这桥写有天下第一陡,"天下第一陡"的来历,因其闸门修建在渠道最水浅、流急及陡峭的地方口故称为陡门。
建造陡门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宝历元年(8 2 5年)李渤所筑,至今有1 0 0 0多年的历史。被世界水利专家誉为“世界船闸之父”,同时又由于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一一灵渠南渠入口的第一座陡门,故被称为“天下第一陡"。过去听人们说这里为“天下第一陡“,感觉不陡,觉得与实际不符,看了这样的介绍,才恍然大悟。灵渠,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是立了大功的。许多先贤为些付出了心血、汗水,甚至生命。
灵渠的开槽实现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联通,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
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
南北两渠共有陡门36个(其中北渠4个,南渠32个):南陡、马氏桥陡、大湾陡、祖湾(阴湾)陡、太平陡、铁炉陡、禾上(和尚、禾尚)陡、三里(乌龟)陡、印陡、大路陡、君嘉陡、霞云(下营刀板)陡、黄泥陡、沙泥陡、门限(门坎)陡、十四陡、十五陡、十六陡(洗衣陡)、十七陡(大虾蟆陡)、霞幔(小虾蟆)陡、新陡(晒谷陡);牛路陡(破陡)、林山(灵山、云山)陡、星桥陡、竹头(竹根)陡、青石(青泥)陡、小陡、大陡、古牛(牯牛)陡、鸾塘(老滩、上陡)陡、滑石(新滩、下陡)陡、牛角(牛角湾)陡 已毁、北陡、湾陡(湾桥陡)、晒禾陡、何家陡。
灵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集中了古代先进的航运技术和水利技术,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人的高超智慧。
无论是仅为灵渠所有的“三七分水”的渠首枢纽、巧激七十里的渠道、独创的陡门,还是精确的分水系统、巧妙的弯道代闸技术、先进的泄洪系统、古老的船闸技术、精当的施工技术,都体现了中国秦代航运水利技术的伟大成就。
这些工程设施独特的形式和风格使灵渠成为我国古代水工建筑物中的代表作之一,绝妙华夏。
从前听说:兴安高万丈,河水两边流。后来才知,有世界最古老的运河灵渠将这两条河流沟通了。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远观灵渠主体工程之一铧嘴状分水工程,在南陡阁看灵渠小天平:鱼鳞石组成。跨越分水岭渠线的选择。跨越分水岭,就是将湘江的源头水,越过湘江和漓江分水岭,引入漓江。
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一是开凿始安岭,直取三里陡;长度500-600m,相对高差约30m。二是劈开太史庙山,直抵铁炉村;长度约370m,相对高差约20m。灵渠工程选择了后者,是综合考虑了湘江和漓江分水岭的最低和最窄处,使越过分水岭的渠道开凿工程量大为节省。
铧嘴的布置。铧嘴位于大小天平的前方,偏向海阳河的左岸,锐端所指方向与海阳河主流方向相对,从而将海阳河劈分为两支,约三分之一的河水从左侧一支顺南渠流入漓江,剩余河水从右侧一支经北渠汇入湘江。
铧嘴由巨石叠砌而成,高约6m,长约74m,宽约23m。主要作用是分水和导水,还兼有保证分水塘不被山洪冲毁的作用。
大小天平布置。大小天平与铧嘴紧接在一起,由700多块石灰岩石结砌而成,高约6m,宽约17m。铧嘴右侧的大天平长约380m,左侧的小天平长约120m,两者的长度比例近似7:3,配合铧嘴将海阳河的河水“湘漓七三分派”。
灵渠铧嘴上有一座碑亭,亭中有乾隆五十六年查淳撰书碑一通,上书"湘漓分派"四个大字.显然,撰碑者和立碑者都认为灵渠是"湘漓分派"的标志.现在,灵渠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常给游客大讲"湘漓分派",并且拿出"湘漓分派湘漓从此相离去"的"。
“湘漓分派”指的是河流在灵渠铧嘴被三七分派。原来同一条河的水,经过铧嘴就被派分。古人感慨同源同流的水,从此相离,遂将“相离”二字各加三点水,为新流命名。即北去为湘江,而南流为漓江。湘江、漓江之名均由此而来,“湘漓分派,湘漓从此相离去”,扣合了“湘漓”二江的名称由来,又在感慨同一条河流突然就分道扬镳,天各一方,有了不一样的坎坷,不同的生命之路。水的幸运与悲壮都在不言中,此时此刻我们静默沉思,真可谓:
秦皇毕竟是雄才 北筑长城南岭开
铧嘴劈湘分半壁 灵渠通粤上三台
江山一统泯畛域 工匠三人叠主裁
传说猪龙深作孽 英雄伟业费疑猜。
1941年8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了灵渠,后国民党兴安政府在铧嘴之上建亭一座,命名美龄亭以示纪念,亭中有清朝的"湘漓分派"和明朝的"伏波遗迹"两块石碑。亭两边柱子上的对联是:逆水而来顺水去,卸帆仍是挂帆时。
灵渠“南陡”石碑。
铧嘴返回,来到了秦文化广场,秦文流觞景区是兴安古北门的所在地,也是水街的另一入口。觞是古代的酒杯,“流觞”是中国古代一种趋吉避灾的祭祀仪式。秦文流觞取“代承秦汉文化、祝愿百姓吉祥”之意,它由一品居、三槐第、九井坊三组古建筑群组成。秦文化广场中矗立着高达3.9米的中国第一壶——龙耳方壶,壶身夔纹装饰,显得华贵庄重,具有皇家气势;另立有当时秦始皇号召天下归一的诏版,记录了灵渠的修建对促进中国南北统一的贡献,有细说湘漓同源的石鼓文,有天下统一后的度、量、衡、文字、货币等,显示了浓厚的秦朝文化。
秦文化广场的龙耳方壶解说碑。
灵渠秦文化广场的秦代货币半两,在现在的历史认识中,秦半两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战国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圆形方孔的秦半两作为统一后的货币。自距今2336年到距今2206年,秦半两一共生产流通了130年。后世历代的钱币造型均沿用了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造型。秦半两,没有了中间的小圆,就没有了千古以来的标准,只有表示“所有、一切”的大圆和中间的方孔。那么“方孔”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将原来的小圆改成后来的方孔呢?
秦半两 看看秦始皇兵马俑身上的刻字,再看看秦半两钱币上的“半两”二字,你就会知道秦半两上的文字不是小篆文字,而是金文大篆!而是写法与秦始皇诏书文字完全一样的文字! 事实说明: 秦朝不是没有铸造钱币的技术,也不是没有控制造币的能力,圆形方孔不是战国首现,而是东周就已有之,秦半两上的文字不是小篆,而是金文大篆!那么,为什么有技术、有能力、有权力的秦朝会铸造出重量和含铜量不一的钱币呢?很显然秦半两违反了货币等重、等量、等值的重要标准,由此我们可以大胆的怀疑秦半两不是货币,而是其他的某种文明意义或思想意义,因为古人不会造没有意义的东西。意义的体现就在秦半两的造型和文字之中!
据说秦半两,半两为十二铢,秦的1铢重0.65克,半两为7.8克。但在现代考古发现中秦的半两钱币大多都比规定的7.8克要轻。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内发现的一枚秦半两只有4.1克。秦始皇陵北侧鱼池村出土的500多枚秦半两最重的是6.01克,大多都在2.2克-3.8克之间。秦始皇陵西侧刑徒墓出土40余枚秦半两,重量超过7.8克的只有一枚,其余的都在2克-4克之间。
秦半两的实际出土发现使得秦半两的货币性受到了质疑,很多人认为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并没有控制住铸币权,要不然为什么秦半两的重量和含铜量会出现枚枚不同的现象呢?还有人认为,这种重量和含铜量不一的普遍情况很可能是铸造不合规范而造成的。 对于秦半两圆形方孔的造型,现在的人们大多认为来自于“天圆地方”的观念,也有人认为是来自于生产、流通、储藏的需要。秦半两之名来自于钱币上的半两二字,此二字被认为是小篆文字。
后人为了纪念古人的丰功,修筑了“三将军墓”、“四贤祠”等。四贤祠又名灵济祠、灵济庙。位于距南陡下游约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筑。因供奉秦监御史禄、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四位将军而得名。
四贤祠:史君才气,指史禄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功绩。灵渠四贤祠联:“咫尺江山分楚越,史君才气卷波澜”。
位于距南陡下游约半里的南渠北岸,是座庭院式的建筑,内有对灵渠有过贡献的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半身塑像。四贤祠又名灵济祠、灵济庙,始建于何时,史说不一。
乾隆《兴安县志》记载:"元至正乙末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道光《兴安县志》也记载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廉访副使乜儿吉尼建。但元代人黄裳在《灵济庙记》中称,乜儿吉尼建祠之时,原来已有四贤祠、只因原祠"庙貌简陋,不称神栖",乜儿吉尼"撤敝为新,易卑以崇",加以改建而已。
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曾修葺四贤祠。咸丰二年四月初四日(1852年5月22日),太平军攻占兴安,四贤祠被火焚毁。
供奉秦监御史禄、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四位将军。灵渠--广西桂林兴安县游记
供奉秦监御史禄、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四位将军。
秦监御史禄。
汉朝伏波将军马援。
唐桂管观察使李渤。
桂州刺史鱼孟威。
光绪十四年(1888年)再建,为二殿并列共6开间,宽24米,深11米,东西北3面砌墙,南面有雕花木门36扇,西殿前临灵渠有门楼,建筑面积共280平方米。解放后,四贤祠房基下沉,殿内木架为白蚁蛀空,行将倒塌。广西壮族自治区拨款重建,于1981年12月1日开工,1985年4月30日落成。新祠为五开间,上下2层,宽21米,深11米,高12.3米,基础深4米。院内增建了回廊、住房、售货厅及东西院门等。全部建筑面积为743平方米,主体建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民族形式。四贤祠内除保存有元明以来10余方石刻外,院内尚有大重阳树一株,树身横吞乾隆年间石碑一块。古树吞碑,为四贤祠内一大奇景。
古树吞碑。
三将军墓,在粟家桥附近的灵渠南岸,系明朝封张、刘、李镇国将军的神墓。清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岁(1791年)季春月上水关众等立墓碑,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县张运昭砌以石,并立碑记。
墓为圆形,高约2米,直径为4米。清乾隆五十六年立的三将军墓碑刻,文为:"三将军墓由来久矣。其遗事记未详载,据说明朝时期,先后派张、刘两位将军修复崩塌的灵渠,由于未能完成灵渠的修复工作,耽误粮草的补给,导致战事失败而被杀。之后又派一位姓李的工匠修复灵渠,这位姓李的工匠考虑到自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的功绩,有愧享受高官厚禄,在庆功宴上自杀了。
他们筑堤有功,敕封镇国将军,卒于吾邑,合葬东北山阳,三公一冢。则是生为当时良佐,死为后世福神。故吾邑立庙崇祀者二处,其墓虽有碑记,载事亦略,矧世远年湮,土崩石裂将至颓泯。吾侪不忍坐视,重修立石,以垂不朽,庶神圣名播千秋,而吾邑福隆万代。铭记这三位修渠功臣,为他们修筑坟墓,封镇国将军神墓,即三将军墓。
灵渠
飞来石在四贤祠西约半里的灵渠北岸边,是一座突出堤上的天然岩石,略成方形,上平如砥,高约4米,周约20米,上有四季桂一株,有石级可以攀登而上。
石壁各方,前人题咏石刻很多。传说此石是四川峨嵋山飞来的仙石,修渠时这里有猪婆精作怪,渠堤白天修好,夜晚猪婆精拱倒,使修渠误工,领工被杀,民夫受累,飞鹤大仙便将座下蒲团石飞来镇住猪婆精,渠堤始成。
飞来石
灵渠飞来石亭内的一块石碑上,书写着“秦堤”二字。是李济深题写的。
灵渠
万里桥,位于兴安县城中水关的灵渠上。为昔日往来南北必经之道,据说该桥距唐代都城长安水路约万里,故称万里桥。桂管观察使李渤于唐宝历元年(825年)修灵渠时所建。桥上原无亭,为虹式单拱,只有1层斧刃石发券砌成,两边桥栏的石条是后来所置。
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县曾孔传构亭复桥。成化九年(1473年)重修桥亭。成化十二年,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桥亭。嘉庆年间亭毁于火,寻复修葺。民国33年(1944年)冬亭毁于火。
1964年兴安县人民政府依照原样重修万里桥,原桥面长7.45米,北(偏东)桥堍9级,斜坡长3.7米,南(偏西)桥堍7级,斜坡长3.4米,桥高4.5米,宽6.05米。桥拱半径3米。
重修后桥面长6.25米,宽6米,北(偏东)桥堍11级,斜坡长4.5米,南(偏西)桥堍9级,斜坡长3.75米,桥拱半径3米。1985年,县人民政府建成仿古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四阿顶的桥亭,用款1.5万元。
沧浪桥又名天后桥、娘娘桥,位于万里桥下游约80米的灵渠上。是一座虹式单拱石桥。康熙七年(1668年)监生石琴国捐建。桥面长6.5米,跨度6米,拱高5米,宽6米。桥上原有亭,亭内供天后像。
民国22年(1933年)桥亭因演戏倾圮,砸死32人。1985年重修沧浪桥和重修桥亭。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琉璃瓦、双重檐、四阿顶,当年12月竣工,用款2.1万元。
洗心亭,原建在灵渠泄水天平 西北 秦堤之上,面 临湘 江故道滔滔流水,是文人聚会的地方,亭上有副楹联:“洗不尽诗情画意,心常怀鱼跃鸢飞”。
洗心亭前,有一块碑记:灵渠洩水天平,记载文字说:为灵渠的重要建筑之一,它可把进入灵渠的洪水排回湘江,保证中下游安全,由于它起到平衡渠水的作用,所以称为天平。
洩水天平长42米,上堤宽63米,下堤宽11.5米,上下用巨石砌堤,中间用条石直插,块块相叠,形似鱼鳞。所以称作鱼鳞石。用这种方法砌成的堤,经久耐用。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水利建筑上的创造。
接龙桥位于兴安县城下水门的出口处灵渠上,距沧浪桥约50米,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建,是虹式单拱石桥,桥面长6.1米,宽7米,东桥堍10级,水平长5.9米,西桥堍已被拆城垣的泥土填平,上通石阶,拱高4.8米,跨度6米。1988年在桥上增建水泥钢筋桥亭,用款1.79万元。
粟家桥在兴安县城东门外的灵渠上,不知建于何时,虹式单拱石桥,桥面长7米,宽2.6米。北(偏东)桥堍15级,水平长4.9米,南(偏西)桥堍10级,水平长3.5米,券洞跨度长约7米,拱高5米。
三里桥,在兴安县城西的灵渠上,建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虹式单拱石桥。桥面长12.2米,宽6米,西桥堍9级,水平长9.5米,东桥堍6级,水平长10.9米,券洞跨度约8米,拱高7米,用1层斧刃石发券,券两侧用青石块随势填平,齐券顶平砌1层厚约0.3米的石块,上铺约0.12米的桥面石,很坚固。
灵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也曾有过无限的风光;它灌溉土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达两千多年而不怠。
两岸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除上述的铧犁、泄水天平、大小天平、南北二渠、陡门、苏堤、飞来石等外,还有四贤祠、状元桥、二战美国飞虎队遗迹纪念馆和秦文化广场等景点。同时,灵渠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当下,灵渠已成为南方最值的旅游胜地之一。
走过灵渠三公里,穿过历史两千年。而今,灵渠已无通航效益,更不做军事使用。但仍是灌溉、城市供水和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大到国家所需,小到百姓生活,灵渠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灵渠也早已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
灵渠景区这条历经千年的堤坝,任河水冲刷千年依然运作良好,古往今来见证了多少世事变迁,又有多少的文人墨客、市井小民,也像我一样在这堤坝上感怀,忍不住感叹自己在这时间的长河里是多么的渺小,我们又该如何安身、立命?
作为世界最早的人工运河,灵渠曾经导引过无数南来北往的舟船,也曾有过无限的风光;它灌溉土地,济世济人、泽及天下达两千多年而不怠,在无数人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今天,它安详得就像一位饱经风雨变化已无忧,见惯世道兴衰而不惊,安然避世于山野的隐者化身,从容淡泊于海阳山下,终日以清清流水为伴,任天上流云往来舒卷,岁月匆匆流逝一去不还。
与桂林山水胜境的繁华、热闹相比,古老的灵渠确实就显得有些沉寂、落寞,很有点风光不再的味道。但是,灵渠的魅力绝不需要依靠热闹来体现,灵渠的价值和吸引力也并不以游客多少来衡量。
它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岁月,经历了众多的朝代更迭之后,仍在沉静中释放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使走近它的人变得心境平和 。
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来证明它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
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
灵渠驿站。
出来已是下午3点22分,坐上来时租的电动三轮车(来时下车后叫她在这里等我们)往兴安县汽车站赶,到兴安县汽车站离开车时间还有10几分钟。背起行李(我们留了一位战友在这里看行李)进站上车,前往猫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