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年,《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在药店中,无意发现了一些刻在“龙骨”上的奇怪图案,而,这些图案则成了打开中国文字源头的钥匙。

大家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依附于黄河、长江流域,以草原为线以高山为绳,建长城拓江河,但,它的风帆上少有侵略者的血腥,它的脉搏上也鲜有占领者的洋洋自得,它不外侵也不远征,它守着一方静土养育着万万千千的民众。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1)

中国文明可能不是最早的,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而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人们,他们都饲养家禽和发展文字,但苏美尔、古巴比伦和亚述文明在很早以前就消失了,而中国文明则是六千至七年前,诞生在黄河流域的那种文明的延续。

文明要延续和传承,文字成了最好的载体,中国的汉字大约起源于五千年前,它产生后,经过了“象形、表意、形声”这几个阶段,应该在夏朝就有了,例如王朝谱牒,而在当时世界的其他地方,则出现了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埃及人的象形文字。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2)

伏羲最早制作了契,把字刻在木头上,黄帝最早用刀书写,而舜用漆书写,在中古时代最早是用石头磨墨汁书写,黄帝最早在鼎、彝等祭器上铸字,周宣王最早在石头上刻字,五代时的和凝最早用梨木板刻书。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殷商文字)

何为甲骨,公元500年人们在安阳郊外的小屯处发现了一个大土堆,在那里农民挖出了大量的“龙骨”,但是当时没有人注意到上面的图案,他们把这些“龙骨”拿到城里去卖钱,因为农民不识字,很多的“龙骨”都被他们磨去了图案。

到了1928年人们开始对小屯进行首次科学性的挖掘,在那里发现了丰富的兽骨和龟骨,它们最后被统称为甲骨。

最早的甲骨出现在商朝,而被认为是古时的人们用于占卜时而使用的,当时的人们认为那些死去的灵魂一直围绕在他们左右,而与这些灵魂之间最好的联系方法,就是这些写在动物骨头上的图案,他们通过这种灵魂方式的传递来与祖先达成某种默契,最早使用这种方法的应该是商王,商王把包括征战、狩猎、建筑、祭祀、天气、年成的丰欠、还有生老病死等,都拿来向它询问。

而那些问卜的人,首先会选用那些大型动物的肩胛骨或乌龟的腹部,在上面挖上一排一排的深槽,他们先是大声地把要向祖先询问的问题喊出来,然后再把一根烧得通红的铜棒放在那些深槽里,由于太热这些骨头便会出现裂纹,并且还会发出一些清脆的声音,这时他们就会说这是祖先的灵魂在与他们进行着对话。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3)

反正不管这些答案正确与否,而这些骨头都被保存了下来,在这些用过的甲骨上,人们现在还可以看到上面出现的不同的裂纹,比如说“卜”字与现在的这个字就十分的相似。

甲骨文的消失,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商朝灭亡了,他们那时的档案馆、祖庙还有其他的所有建筑全部都塌陷了,当时又是恒水河在疯狂的泛滥之时,所以,那些废墟被厚厚的黄沙与泥土深深地掩埋了起来,这一被淹没就是三千年。

甲骨文属于汉字的早期阶段,具有以下特点:

1、笔划的线条细瘦,直画居多,折笔常刻成两刀,几乎没有弯转;

2、字形瘦长,直笔较横笔为长,这与握刀的手用力的难易有关;

3、形体结构因笔划多少而改变,大小不统一;

4、存在大量异体字,尤其是象形字中,一个字常有多种写法;

5、合体字中偏旁的位置可以互换,说明当时形体结构还不固定。

而通过这些甲骨文,人们能够清晰地确立中国的古代史,同时也确立了中国文字的历史,为后来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4)

金文(钟鼎文)

1928年,人们在小屯的挖掘主要是找甲骨文,但是在整个的挖掘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大量惊世的精美青铜器,后来证明,这些青铜器是用于人们盛放那些给祖先神灵美酒佳肴的器皿。通过对这些器皿的研究,人们发现了上面出现的“铭文”,而这些铭字通常只有一个字,但也有比较长的字,到了70年代人们经过统计,整理了大约五千多件带在“铭文”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在这些铭文中出现了近两千个与今天汉字相对应的文字,最后,人们把这些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5)

“金文”作为“甲骨文”的后续产物,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它比甲骨文进一步稳定、规范、简化和符号化了。

2、有了部分字的笔画增减与偏旁部首的安排,但很有随意性。

3、在字体的结构与疏密度间,比甲骨文方正整齐。

金文,是汉字第一种标准字体小篆的源头。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6)

小篆

小篆是公元前200年被确定下来的,当时的秦始皇征服了黄河流域一些小的国家,后他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他的地位并有效的管理国家,他下令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统一文字。

他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当时的秦国给三千个常用的字规定了一种统一的形式,这就是小篆。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7)

小篆字体比较优美,但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免有些呆板,因为,它的所有笔画必须一样宽,而且所有的字也要一样的大,所以,后来它的局限性就越来越强,后来,就出现了一种新的自由的字体”隶书“。

但由于小篆的字形比较优美,所以一直受到后来书法家喜爱,现代不少书法家也对小篆造诣颇深,由于小篆的结构复杂而且形式新奇,故,一直还在印章刻印上使用。

小篆这种字体也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1、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2、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由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3、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园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4、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8)

楷书

从汉末到现在楷书一直是中国的标准字体,它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人们在汉朝的时候就开始用毛笔蘸着墨来书写,而毛笔具有其独一无二的柔性和韧性,只要用手稍微改变一下对纸的压力,就能使字的笔画由细变粗,或由粗变细,这也就引出了后面两种更加自由的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出现,但是,无论它们如何草,如何行,都离不开楷书的规范。

对于楷书《辞海》中这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也是南北魏到晋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楷书具有“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和特点”,它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古人说,“楷法欲如快马入阵,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要的是严整飘扬、犀利飞动“。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9)

草书与行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在现今,草书又分大草和小草。(可以理解为非常潦草和比较潦草),现多在艺术和书法界内流行草书,而我们大多数人根本就辨别不了。

行书是在楷书和草书的基础上,各取精华,去其糟粕。包含了楷书一般的工整平直,也保留了草书一般的行云流水,保证了书写速度,又能轻易辨别,是现今最常用字体。行书又有偏向楷书的字体,称为行楷,偏向草书的,称为行草。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10)

简化字

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简化了两千二百多个汉字,从此,简化字就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字体。

写在最后

尽管几千年来,书面上的文字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但,最初的象形字仍然是书面文字的基础,它仍然保持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与形象,因为,一旦人们记住了它们,理解了它们,它们就会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们不仅是了解书面文字的钥匙,还是了解现实的钥匙。

中国的文字不仅仅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也不仅仅是为了写文章和做诗作,做为以字这载体的书法,它赋予了文字以平衡、清楚、激情、力量与生命,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最高雅的艺术形式。

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在的过程(走进汉字的世界)(11)

,